张达德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已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板书口述教学法已很难适应当前的学生,而且很难使教师的工作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混合的模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教育事业往现代化方向持续迈进,在此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线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展开对学生的教学与互动,而线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信息工具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上,需要化学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更全面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以此构建更有效、科学、开放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具体要如何做呢?
一、精心备课,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很多学生对课前预习这项工作并不重视,而教师也不太看重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设计,导致课前环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影响了后续正式授课的效率和质量,而学生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在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完整化学学习,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环节,基于对微课这一新授课形式的利用,展现其优势。通过课前精心备课,研读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把教学内容的精华,包括基本任务、主要问题、课外资料融入微课课件中,教师再通过线上交流工具把微课课件分享给学生,以此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前指引,使学生能自主完成预习工作,完成基本概念的认知,探索问题的解决,适当拓展一些课外阅读。这样学生有了提前的认知和准备,就能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做好基础,教师也可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对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集中性难题的讲解上。
例如,在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笔者就在微课课件设计中落实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首先,笔者在分析了本课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硅、硅的存在、硅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针对这些基础知识,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些视频和图片,主要展示了硅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水晶、玛瑙、沙子等,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建立对基础概念的认知,了解其基本应用。其次,学生在完成了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后,能自主利用网络工具来收集、整理相关资源,再一次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拓展更多课外知识。最后,要求学生在完成了我所布置的问题及任务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成立线上讨论小组在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和交流。
二、開放教学,有效引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正式化学课堂的线下教学阶段,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工具来构建智慧化学课堂。
(一)趣味导入
以“化学能与热能”为例,在上课前,笔者先通过线上交流群和学习平台对学生在预习阶段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形象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导致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也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于是笔者便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为依据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一定的调整。在正式讲课的前几分钟,笔者先针对学生无法感知、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一问题为其创设了趣味情境,从生活角度入手,笔者导入了日常生活中工人炼钢时的情境、自热饭盒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是否存在化学反应?存在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什么?化学反应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回答之后,笔者便导入了本课的课题,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中会产生能量变化这一理论有了更形象的认识。
(二)互动讨论
通过课前导入所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往的知识经验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展开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仍以讨论为主。结合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所积累的问题,笔者对其做了一定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设计,以投影的方式呈现于电子白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以及刚才的互动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笔者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组织并表述答案。比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者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自主查阅资料,讨论之后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随后笔者再次在电子白板上出示问题:化学能和热能如何才能相互转化?在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笔者不仅组织学生以小组展开讨论,还让学生参与了实践探究,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表述出来。
(三)教师精讲
在课前导入和讨论活动完成后,笔者需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以及实验活动的基础上,对其所学内容做进一步的精讲和细化。一方面,笔者在电子白板上投放了一些案例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展开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表现来检测学生还存在哪些认知障碍并及时提点学生,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笔者在这些案例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又安排了一些习题,难度不同,便邀请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自主分析、回答,最后将学生的答案汇总,这一阶段主要是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锻炼,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创新作业,课后延伸,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在完成了课堂教学工作之后,高中化学教师还不能停下来,还要继续发挥线上教学平台的作用,针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学习评价和课后延伸做好相应的设计。
(一)作业设计
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笔者根据每一次授课内容的不同、难度的不同,对学生的学情做了充分的考虑,参考了教材上所准备的习题以及相关工具书中的习题,并通过一些优质的学习网站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对学生锻炼和提升有益的例题,尤其是在近年来的考试中频繁出现,非常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习题。把这些习题内容汇总之后,按照其难度的不同,设计了三个层次,分别制作了作业包,然后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分别发放。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后,可以进行线上提交,然后在相应的平台上可以收到这些习题的解题分析,平台上有自动记分和统计的功能,那么笔者同时可以在后台收到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和正确率的反馈。在优化学生书面作业的同时,笔者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后实践性作业的开展。在为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探究活动之后,也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实践报告。
(二)完善评价
教学评价同课前预习一样,也非常容易被师生忽视,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教学评价做再设计,健全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完善评价内容。高中化学教师可基于对线上平台的应用,完成对学生完整化学学习的评价。比如,在课前预习阶段,由于学生是在指定的平台中进行预习,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时间、相关任务的完成程度、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等要素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观察学生上课时的态度、参与表现、沟通交流情况以及学习水平能力的进步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反馈,实现对学生整体化学学习的客观评价,肯定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指出学生还需要提升的地方,获取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反馈。
正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变得非常方便。高中化学教师除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不断强化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从应用信息技术展开化学教学工作之日起,笔者所设计并使用的所有课件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也成为后期学生复习的好素材。此外,高中阶段除了必修课程外,还包含一些选修课程的内容,这些选修内容平时很难抽出时间给学生讲,但是也不能说在考试中一定不会涉及。所以对于选修类课程,笔者鼓励学生以线上自学为主,鼓励学生基于自身兴趣角度来探究各个阶段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以及当前动态,无疑这样的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把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既要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又不能完全摒弃线下教学,要突出线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如此一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才能真正彰显教师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秀菊.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新选择[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5):125-126.
[2]费玮.高中化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衔接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2):104.
[3]居亚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网络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9(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