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丽
彼得在进行面部信息的收录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身体像进入冰窖一样,渐渐被冻起来,或者像被打了麻药一样动弹不得,而且被告知,余生你都将如此生活,你会怎么面对?
事实上,这并不只是一个假设,在世界80亿人口中,有超过20万人正在经历如此困境。这个比例看上去不足一提,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它哪天就会发生在身边。医学将其命名为“渐冻症”,它与艾滋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类风湿一齐,被列入世卫组织公布的五大绝症之一。
今年6月,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Bowman Scott-Morgan)因身患此病而逝世。难以想象的是,在生前的5年时间里,他不仅积极想办法活了下来,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自己—人类赛博格。
可能你并不熟悉彼得,也不了解渐冻症,但一定知道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作家史蒂芬·霍金,他就是渐冻症病史上的一位伟人─21岁就被确诊,76岁才离开人世。
要知道,根据美国ALS协会的数据,确诊为渐冻症的患者,20%左右能存活5~10年,10%能存活10~20年,只有不到5%能存活20年以上。
那么,霍金、彼得都经历的“渐冻症”究竟是什么病?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由中枢神经系统内控制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退化所致。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退化和死亡,大脑启动和控制肌肉活动的能力逐渐丧失,导致肌肉逐渐衰弱、萎缩,最终会造成发音、吞咽、呼吸以及行动上的障碍,身体宛如逐渐被冻住一般。
不过,患者思维、意识、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还是可以保持。
目前,针对大多数渐冻症患者,医学上并不能发现明确的致病原因。根据美国ALS协会数据,90%的渐冻症患者并无家族病史或者基因遗传。只有5%~10%的病例跟家族病史有关,这一类病例也被称为“家族渐冻症”。在这类病例中,身患渐冻症的人,有50%的可能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不过,潜在病因还包括兵役、频繁用药、化学品接触、电磁场暴露、电击等,但这些因素均未在医学上达成一致结论。这也意味着,患上渐冻症的可能性,对普通人来说可以是极小的,也可以是很突然的。
有一些早期症状可以帮助预判。据研究,约有75%的患者首发症状出现在手臂和腿部,比如在扣扣子、写字、插钥匙等需要灵巧手工的事情上出现困难,或者走路、跑步时经常出现突然跌倒。另外25%的患者,以说话障碍或吞咽困难为首要表现。
渐冻症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期为3~4年。很长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罕见病并不熟悉,直到著名棒球运动员卢·贾里格及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罹患此病后,渐冻症才开始被大众看到。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的冰桶挑战,就是为提高公众对渐冻症的认识而发起的。
彼得與他的虚拟化身形象
如果有一天,这可怕的疾病落在了我们身上,要如何去面对呢?彼得·斯科特-摩根给出了一种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变身“人类赛博格”。
和霍金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自己表达不同,彼得将自己和人工智能合而为一。在彼得看来,“人们通常倾向于将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看作是对立的,但它却不一定非得是对立的,人机合作是可能的,AI可以为人所用”。
2017年,59岁的彼得被确诊为渐冻症。于是,他将自己置身于一场科学实验当中,要看看人类与赛博格是否会有新的未来。
渐冻症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期为3~4年。
“赛博格”这个词来自上世纪60年代,是控制论有机体(Cybernetic Organism)的简称,英文作Cyborg,意为改造人,或生化人、半机械人。简单来说,就是作为有机体的人,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而与机械系统融为一体。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作家史蒂芬·霍金
说回彼得,为什么他是赛博格,而霍金不是呢?
在同一个团队的AI技术支持下,霍金的沟通方式是通过面部肌肉来选择词语,但弊端是,每分钟只能表达一个词。对于严谨的霍金来说,这个速度也够用了。更重要的是,他对人工智能的介入持保留态度,强调自己作为“人”的主导权。所以AI对霍金来说只是一种工具,算不上是自己的一部分。
而彼得则刚好相反。为了使沟通更加流畅,彼得愿意放弃一部分自我,让人工智能不断融入自己,发展自己。AI系统根据彼得过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来预测他在特定情境下将会使用的词语,并提供选项。
同时,彼得的虚拟化身形象代替真人彼得,来呈现面部表情和表达“情绪”。这就是彼得2.0版本,世界上第一个“人类赛博格”。
AI系统根据彼得过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来预测他在特定情境下将会使用的词语。
为了延长生命,彼得还进行了喉头切除手术,彻底失去了发声能力。他依靠自己此前花了30个小时录制的原声,来合成声音进行表达,并通过3D动画虚拟形象来进行公开演说、接受采访等。
“我们使用以人为本的、最先进的AI技术,来改写重度残疾患者的命运,也改写生而为人的意义,这一使命就已经足够独特了。”在彼得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可能会有某些智慧物种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甚至主导人类。
但反过来,如果采取以人类为中心的协作型人工智能路线,或许会是不让我们走向灭亡的路线。即便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算法模拟推演出人的情绪、感受等,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在工作、生活、日复一日地前进,也在思考、感受、幻想、体验、表达……人是“活”的,这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
彼得的畅想,从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把人工具化了。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