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2016年,“零食第一股”来伊份(603777)顶着巨大的光环登录上交所主板,不曾想,上市即为巅峰,股价此后一路下滑,而股价萎靡的背后则是来伊份被后起之秀们陆续赶超。
从2017年起,来伊份的增长“停滞”、高分红合理性等问题便逐渐突出,公司为了打开新的增长点,甚至跨界做起了酒水饮料,但效果怎样还未知。另一方面,来伊份的研发投入极低,而销售投入巨大,二者相差几十倍,虽然行业本身就存在“搞销售投入、低研发投入”的特征,但如此巨大差异还是令人诧异。
来伊份总部位于上海,创始人为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成立之初,来伊份采用了不同于过往零食主要在大卖场零散销售的模式,而是将各种零食集中于一家店内,以连锁的形式专门销售零食。
2006年对于来伊份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依靠着约800余款产品的覆盖和直营连锁化的发展模式,来伊份走出上海大本营,将业务拓展至了江苏等地。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来伊份的经营范围便主要集中于江浙沪地区。就这样,凭借先发优势,以直营连锁模式为主的来伊份不断扩张,最终在经济发达、物流顺畅的江浙沪地区生根、发芽并发展至今。
2016年10月,来伊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上市的休闲零食企业。此时的来伊份,已在全国的16个省级行政区内开设了超2000家连锁门店,其中大多数为直营门店。
公司上市之初,受到投资者热捧,股价一度冲上56.54元(前复权),市值达200来亿元,可惜出道即颠峰,此后一路滑坡,至今市值仅剩40多亿元。
来源:Choice 数据
股价萎靡的背后,还是公司基本面支撑不够。
2016年,来伊份营收为32.3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3.51%;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微增了1.90%,虽然在营收和净利润上还保持着净增长,但相较于过去,增速已大为放缓。2016年上半年,来伊份的全国门店数也从2012年的2558家下降到了2111家。
上市的光环难掩尴尬的增速,更重要的是,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们正在展现出来势汹汹的发展态势。2016年,成立仅四年的三只松鼠年营收突破了50亿元、净利润达到了2.63亿元,在两大指标上均超过了来伊份。
反观来伊份本身,2017年-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36亿元、38.91亿元、40.02亿元、40.26亿元。同比增长12.36%、7.01%、2.85%和0.59%,增速持续下滑。
同期,来伊份的归母净利润1.014亿元、1011万元、1037万元、-6520万元,2020年甚至沦为亏损。扣非净利润更差,分别为8572万元、-4653万元、-3296万元、-1.046亿元。
好在2021年,业绩有可喜改善,实现营收41.72万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也达3100万元。只不过,扣非净利潤仍为负,为-6550万元,而3100万元归母净利中,来自“政府补助”的金额为1759万,来自“投资收益”为7735万元。也就是说,按扣非净利润的角度看,公司已经连亏四年,损失近2.5亿元。
与竞争者相比,来伊份2021年的业绩仍相形见绌。2021年,三只松鼠营收97.70亿元,归母净利润4.1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近3.20亿元;另一对手良品铺子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为2.82亿元,扣非后利润超2亿元。
自从2016年上市以来,来伊份分红近2.66亿,分红率达到84%,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的背景下,高分红的底气何在?
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来伊份也尝试着来场跨界。产品方面,公司去年推出酱香白酒,今年进入气泡水赛道。
2020年,来伊份推出了“醉爱”系列酱香型白酒;2021年,又在线下门店的经营中推出了“来咖啡”的咖啡品牌。今年6月,来伊份又宣布推出了首款气泡水产品“湃湃柠”,同样主打“0糖0脂0卡”概念,试图对标元气森林。
但众所周知,白酒、饮料的赛道并不好做。白酒方面,品牌重要性太强,头部品牌强者恒强,中低端品牌则陷入困境。来伊份曾在2021年6月表示,“目前公司白酒业务处于市场推广阶段,业务规模和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极低,2021年1-3月份,公司酒类销售5365瓶,销售额为178.63万元,占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比重为0.15%。”
自有品牌瓶装水饮料的生意并不好做,2015年,竞争对手良品铺子推出矿泉水产品“良品活泉”,2019年,百草味“潇潇汽”苏打气泡水饮料开卖,三只松鼠也推起坚果饮料“第二大脑”,除了良品活泉仍在线下店铺售卖,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已经看不见潇潇汽、第二大脑的影子。
增长乏力的背后,来伊份的销售费用占比却极高,而研发费用占比则极低。
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销售费分别为13.06亿元、13.09亿元、13.57亿元,营收占比32.63%、32.51%、32.53%。
反观竞争对手,三只松鼠2021年销售费用率仅21.21%。良品铺子2019-2021年分别为20.49%、19.89%、17.93%。
同期,来伊份的研发费为2407万元、1579万元、503.1万元,逐年成倍缩减。研发费用率,甚至不到1%。
不在产品本身上下足功夫,而过于关注营销,来伊份的努力方向似乎有点极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