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重建背景下的社区环境设计

2022-05-30 21:56胡心玥
设计 2022年18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胡心玥

關键词:震后重建 伊朗灾区 环境设计 社区环境 纪念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120-06

引言

位于板块交界处的伊朗深受破坏力巨大的地震所害,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以减缓震后环境、社区、精神、财产等方面的损失。为唤起全球设计师对伊朗震后重建问题的关注,UNI网站联合伊朗Hajizadeh & 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首席建筑师Kourosh Hajizadeh发起了“2020年Reborn伊朗灾后重建国际竞赛”,联合五位拥有丰富灾后重建经验的国际建筑设计师及工程师组成评审团,旨在为地震频发的伊朗重要城市大不里士寻求一个可以投入灾后正式使用的解决方案。本次竞赛收到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师及学生的作品,共18组方案入围终评,并从中评选出冠军和亚军各一名。笔者有幸参与了该竞赛,方案设计秉承着震后重建的功能性与精神性两大线索,荣获了本次国际竞赛冠军。本文以获奖作品《The Indomitable PersianBlossom》(《顽强绽放的波斯之花》)为例,通过对该方案的解读,以期对震后社区重建设计作出一点探讨。

一、灾后重建相关研究成果

由于灾后重建的非常态性,在设计学领域内与之相关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灾民的居住生活问题仍缺乏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当前国际上灾后重建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频繁的地区,这部分国家对于灾民安置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并未建构起灾后社区重建的整体系统。日本处于特殊地理区位,在住房的抗震性能和灾害救助管理体系方面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近年来相关研究更是呈现出以震后社区精神复苏为研究热点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将灾难视为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历程,不少研究者纷纷聚焦地方语境下灾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进而探索人的社会观念、道德伦理间的冲突对灾后重建的影响。

国际组织和国外建筑事务所主要从应急建筑设计入手,进行灾后重建的设计实践。作为联合国难民署高级顾问,日本建筑师坂茂十数年来积极投身于救灾工作,运用可快速建造的轻型纸板和当地材料成为其作品特色(图1)。美国非盈利建筑师组织Architects forSociety(AFS)采用可持续性材料,通过定制模块的拼接以组合出不同面积的灵活性空间,为灾民重塑有尊严的社区生活。此外,建筑师们纷纷发现了集装箱在灾后应急住房改造中的优势,凭借着标准化和快速组装的特点,集装箱成为临时性应急建筑的优先选择对象。

国内关于灾后重建的探讨集中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来自政治、建筑、规划、人类学等领域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公众在灾后重建中担当的重要角色。有关公众参与的灾后重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从理论层面探索公众参与灾难管理体系的有效机制;二是以社区重建为切口,讨论灾后住宅重建中公众参与的阶段特征。侯林、汪东、姚琴等聚焦灾后重建的过渡阶段,提出了更多材料和搭建方式的可能性,并对灾后过渡性建筑为灾民带来的心理抚慰与情感寄托作出了人文关怀层面的探讨。

在实践方面,2009年中国美术馆于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举办“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参展建筑师多从心理和人道主义层面追求灾民身处其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国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带领团队数十年来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鼓励灾民发挥自身智慧参与建造。刘家琨在汶川大地震救灾过程中利用当地碎砖断瓦为原材料,采用低技的小框架结构实施“再生砖·小框架·再升屋”计划,兼顾了重建住宅操作的简易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迄今为止,伊朗在应对地震灾害频发的状况时依旧缺乏合理的应对措施和重建机制,因此既有的灾后重建设计理论和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伊朗灾后重建国际竞赛课题解读

由UNI网站承办的“2020年Reborn伊朗灾后重建国际竞赛”以伊朗大不里士震区为选址背景,主办方从建筑模块的再生性、便捷性、可实施性及本地劳动力和当地材料应用的角度出发,鼓励设计师们从整个灾难过程入手,满足城市等级的地震应对需求,从而减少地震对灾民物质和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从竞赛要求中不难窥见评委对于震后灾民心理恢复和灾难阶段性应对操作有着更为深刻的追求,如何利用空间手段将人们从悲伤、震惊、痛苦的极端情绪落差中解脱出来,如何策划一个服务于市民群体的地震应对机制,如何依据灾难的全过程制定阶段性重建体系,都成为竞赛课题的内核。

(一)场地背景

竞赛场地选址为伊朗大不里士。从国家层面来看,伊朗境内主要的地质断层跨越了至少90%的国土面积。面对破坏力巨大的地震,伊朗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救灾体系(图2)。从城市角度来看,作为东阿塞拜疆省的首府,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地处伊奈里和沙汗得山脉间。该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城市所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为市民提供减缓震后影响措施的需求迫在眉睫。

从设计场地来看,该选址曾是大不里士的花园之一,历经军事基地的转变,现今没有实际的使用功能。场地占地面积为583068㎡,四周为密集的居民区,可服务于市民群体的震前准备和灾后重建工作。区域整体地势北低南高,地形呈微起伏状态(图3)。

(二)设计目标

本竞赛课题的关键就在于地震后的非常态时空背景。从平常生活的一天转换到面对突发灾难,地震不仅摧毁了灾民以往熟知的物理空间,更为其带来一夜之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在极端心情的影响下,灾民被迫地去适应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因此,如何运用空间手段赋予灾民重新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成为震后重建设计所面对的核心问题。

首先,建筑单元应当体现震后应急建筑模块化、可复制、便于运输等特性,同时更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在保障面对余震的庇护需求的同时,为灾民提供较完善的基本生活生产空间;其次,场地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具有普适性的震后应对机制,从而协调城市角度市民群体的应急诉求;此外,应当最大限度地降低灾民对自身特殊身份的敏感度,通过空间手段令其感受到无差别的对待,全力保障灾民应有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

三、伊朗灾后重建国际竞赛冠军作品设计策略

本次竞赛冠军作品《The I ndomitable P ersian B lossom》(《顽强绽放的波斯之花》)基于对竞赛课题的深入解读,结合大不里士当地营造条件选取适宜的建造技术手段和建筑材料,激励基层受灾群众自发地参与到震后社区重建中,以满足震后应急前提下快速搭建的需求。同时,方案更聚焦从临时应急住房向永久性重建过渡的精神内涵,通过协力合作、纪念性设计等手段对灾民的未来生活产生持续性积极影响。

(一)社区重建思路

1.场地交通分析

为保障震后社区工作的高效性,场地遵循医疗救援先行的布局原则,引入步行5分钟街区生活圈、步行10分钟基础社区生活圈、步行20分钟大社区生活圈(图4)。借由生活圈的模式,在原有城市路网肌理的基础上均质选取了主干道和次级道的九个入口,保障城市居民最高效地逃生至现场。

场地南北两大片区由一条主干快速路贯穿,沿线分布一二三级医疗设施,自北向南依次为危重复合杂症、轻微创伤诊疗、基础康复保健医疗点,以确保灾后医疗资源的优先到达。在交通路网的布局上,通过分析城市主干道体系、周围社区支路的组织关系,形成共三级的震后道路系统(图5)。

2.震后应对机制

震后的营建工作绝非一步到位的计划,而是阶段性、生长性的社区规划(图6)。场地除了满足地震突发时的紧急应急需求,更为日后城市的大小地震提供市民过渡、修养的去处。从宏观的震后整体应对机制来看,震后社区营建就是灾民熟悉场地、融入场地的过程。从城市等级的逃生到临时庇护所的搭建,再至向居住单元的转换以及整体社区的建设,方案通过在场地与城市的边界纳入市民邻里互助形式,以鼓励周边居民前往场地与灾民协力参与震后重建工作(图7)。

从具体的街区尺度来看,每个街区可容纳约30人,并配有一定的植被绿化(图8)。为保障震后运输的可达性,街区外围沿路设置了篷类简易装置安放救援物资,借由这种周边居民互助机制以打破街区边界,并保留模糊的开放区域为建筑零件和应急物资运输存放提供充足空间(图9)。

(二)建筑单元分析

1.单体组织形式

经历地震严酷洗劫后,灾民熟知的物理空间被摧毁,本方案的设计概念即在创伤大地上绽放传承民族精神的顽强的波斯之花。在住房单元的形态构成上,采用了伊斯兰文化中具有特殊地域语义的八角星图案。八角星经由八等分得到单个花瓣模块,每个单元占地面积为15㎡,可作为单人生活空间使用(图10)。由于震后应急性的需求,加之当地降水较少的实际情况,单元模块选取了平屋顶的形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组装的去工具化和去专业化。

通过对模块进行不同组合及拼接,可以满足灾民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同容量的实际使用需求。根据震后空间类型的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开放性等要求,单元模块在相应的围合组织形式下可以构成具有辨识度的组合空间,便于各类人群在救灾场地中快速寻找。

2.建筑材料选择

在建筑单元的具体搭建方面,方案聚焦临时庇护所向住房空间转变的过渡状态。基于震后重建可实施性的考虑,搭建体系被分解成工业化生产的结构件和建筑零件。构造体系由轻钢杆件制成,经由当地灾民的低技组装便可完成,安装步骤简化易懂,以满足特殊时空下单位时间内高效组合的要求。

本方案的临时庇护所阶段的设计,并未采用传统灾后应对体系下模式化分发的应急帐篷,而是通过在轻钢支撑杆件上直接悬挂防雨篷布围帘的形式,来满足临时过渡空间的需要。这种简易开放的设计体系可在后期直接向永久住房单元进行转换。平屋顶及地板则采用预制彩钢板,基础部分回收利用了震后废弃的砖块来垫高屋体。在临时庇护所搭建体系的基础上,永久性住房空间撤掉防雨篷布围帘,选择震后废旧砖块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图11)。这种地域化的传统砌筑方式,既对传统建筑技法保有尊重,又消化了当地震后的富余劳動力,从而激发起灾民参与社区重建的信心与热情。

(三)纪念性景观空间

1.植被的疗养功效

景观空间的规划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侧场地:北侧场地沿主干快速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南侧场地预留中央空地设置绿心公园。整体布局利用有机生态绿地打破救灾场地紧密的肌理,利用绿色的生命通道与医疗救援线为康复的灾民提供疗养的漫步空间。在具体植被选择上,为建立起灾民与社区环境间的情感联系,方案充分考虑当地特有植物并加以运用,通过自然植被的生长历程来活跃灾民受到创伤的感官系统(图12)。

2.精神性主题语言

方案在保证应急需求的功能性前提下,适当地融入了纪念性设计以给予灾民精神上的抚慰。作为景观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南侧场地的绿心花园提出了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理念:以满目疮痍的大地之土,培育顽强绽放的波斯之花;以逝者的景物重生,安慰生者面对灿烂的人间盛景(图13)。

绿心公园的平面布局结合传统波斯伊斯兰园林组织形式,借鉴宗教语境下的“四分园”空间布局体系,通过场地中央的八角星水池将公园分割成四部分,以此象征天空、水、大地、植物这四大伊斯兰文化元素(图14)。在植物的搭配上,注重季节性、地域性和景观种植结构的变化性,保障景观的四季观赏性。

在精神性设计方面,每逢不同地震的纪念日,灾民便会赴往绿心花园观赏以逝者震后之土盛放的四季花朵,回顾昔日震后重建的难忘时光。灾民们可以在绿心公园里亲手采下由地震土壤培育出的波斯花卉,将花朵插在定制花坛上熟悉的亲人们的名字之上(图15)。这种闭环式的纪念活动由此再度呼应了“顽强绽放的波斯之花”这一主题,进而完成了从震后应急需求的功能性设计到心理层面的纪念性设计的升华。

四、震后重建背景下社区环境设计的展望

震后社区重建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重大现实意义。从当前国际震后重建现状来看,各国对于重建规划体系的建构仍留有较大空白。震后社区重建并非仅局限于住房单元的结构建造,更包含着对社区规划、城市等级地震应对机制的延续性思考。通过竞赛作品的设计实践,笔者试图对震后重建背景下社区环境设计的课题作出一些探讨,并由此对未来进行展望。

(一)重新定义设计师角色

震后社区重建长久来受制于由政府全权把控的旧体系,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际建设与灾民日常生活的脱节。灾民的实时意见得不到有效的反馈,致使其被迫沦为重建工作的终端使用者。灾民难以对营建成果产生认同感与满足感,因此调动灾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新机制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与地域性建筑技艺,鼓励灾民们去工具化、去专业化地进行自主营建。建筑设计师应主动将操作权让渡给灾民,只在必要时提供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以协力建造的模式给予震后重建设计体系一定的开放性。这种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机制使灾民身份由旧体系下的被迫使用者,逐渐转换为决策者、设计者、建造者,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使用者。

(二)模块化单元的发展趋势

震后住房重建的核心原则便是应急性。这要求着住房单元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批量复制,以满足灾民们紧迫的实际使用需要。在结构支撑上,应选择低技简易且便于运输的搭建体系,通过灾民的自主学习便能轻松实践;在材料运用上,应优先考虑地域化、手工化的当地建筑材料,经由简单加工即可投入建设;在组合形式上,应充分利用模块化单元的灵活性与可拆卸性,以适应不同的空间功能需求。

(三)关注空间手段的心理作用

灾难特有的非常态时空背景是震后重建设计的底色。在震后重建的整体规划中,应当重视时空维度上的精神性安抚作用,从整体论的视角看待灾民特殊的时空认知。在具体的操作手段上,可以借助由临时庇护所向住房单元过渡这一空间状态的转换,来增强灾民对全新物理环境的熟悉感与参与感。震后重建体系应立足于人文关怀,通过引入灾民自主营建、社区协力合作的公众参与机制,帮助灾民褪去特殊身份属性,最大程度地尊重其人身权利。

此外,在震后重建设计中应当融入当地日常生活图景中的地域文化,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等地域性要素,深入挖掘本土居民日常生活习惯,以环境设计手段帮助灾民走出伤痛阴影。

(四)重视全阶段性地震应对机制

震后社区重建工作具有自主性与生長性。在震后应对机制的设计上,应秉承社区感建构这一线索,通过整体规划的更新弥合来帮助灾民治愈灾后的精神创伤。从具有紧迫性的应急安置与救援阶段,到临时庇护所向住房单元转换的过渡时期,再至社区文化的重塑,灾民全阶段性参与的重建工作不仅为社区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更有助于集体意识的恢复。

在过程性、阶段性的营造活动中,灾民们可以通过协力互助、共同参与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一致的目标使灾民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缓解了灾难所引发的不良情绪,并为社区精神的凝聚提供必要条件。

结语

震后社区重建不仅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生产需求,更应在心理层面上具备人道主义的温情关怀。在震后重建的功能性与精神性两大线索的贯穿下,“2020年Reborn伊朗灾后重建国际竞赛”冠军作品利用环境设计手法对震后社区重建作出探讨,从实际营造、心理恢复、地域文化层面梳理出一套具有可实施性的应对方案,逐步由功能性上升到精神性设计,以实现人文角度的可持续发展。震后社区重建是城市自我修复与更新的基础,通过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其最终目的是构建与灾民文化属性相匹配的精神支撑,从而重拾灾难前的城市生活图景。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舒适气氛的营造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