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
金秋九月,新的学期徐徐展开。
每年这个时候,不同的人群就像被一个通用的人生闹铃唤醒:学子们再一次甚或是第一次踏进校园,在课堂里聆听“开学第一课”;“社会人”们也会在浓厚的开学气氛里,梳理一下过往,展望一下未来,为自己奉上一堂自励自省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课,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一个脊梁笔直、人格闪亮的“大写的人”,也将在此后的各个人生节点上,指引人们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小我和大我、利己和利他、民族和世界之间慎重抉择,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
打开历史的纵深,各个时期的“开学第一课”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抗战烽火中,教授学子漂泊西南,是结茅立舍、弦歌不辍、救亡图存的第一课;新中国成立后,扫盲班、冬学、巡回耕读小学等遍布全国城镇乡野,是人人平等、人人享有教育权利的第一课;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照亮近2000名大山女孩的圆梦之路,是摆脱贫困、自立自强的第一课;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则把课堂搬到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天地连线”,“太空授课”……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让“课堂”愈发丰富多彩且无处不在。时代为“开学第一课”赋予宏阔背景,也为我们赢得更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索和顿悟的机会。
一次又一次“开学第一课”的叠加和累积,塑造并串起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体系。这当中,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所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在“开学第一课”的春风化雨之下,青少年构建并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国家充满信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朝气蓬勃、生动有序的风貌。反之,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青少年群体就会首当其冲、深受其害,被带乱了成长节奏、带偏了人生方向,整个社会也将由此陷入动荡与不安,最终迟滞甚至拉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正因如此,近日教育部公布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27人被问责,广大网民拍手叫好;香港通识教材终于改版,香港市民直言“2020年后的香港年轻一代,终于能看到希望了”。
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青少年群体就会首当其冲、深受其害,被带乱了成长节奏、带偏了人生方向,整个社会也将由此陷入动荡与不安,最终迟滞甚至拉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
从更大范围说,中青年干部在党校上“第一课”,军官士兵在军营上“第一课”,各行各业从业者在岗位上、工作中随时面临全新的“第一课”,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珍惜这些宝贵的“第一课”,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是我们务须终生坚持的重要准则。
同时还要看到,中华民族历来就提倡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中国古代思想中多有论及知行关系,用一肩风雨、双脚泥泞践行知行合一者,更是大有人在。孔子50多岁开始周游列国,体察各国风土人情、社会现状,完善礼乐之思想;李时珍走进大山,亲尝百种草药,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22岁离乡远游,“朝游碧海而暮苍梧”,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写下《徐霞客游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倾其一生躬身实践探索教育救国,在他的推动下,女子教育、平民教育、国难教育、职业教育等新教育,犹如暗夜之星在中国大地放射璀璨光芒……
当然也有反例,如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他们从书本得来的“理论第一课”不可谓不精彩,但不切实际,最终要么兵败,要么“破坏天下”,这种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无论是课堂上的有字之书,还是实践中的无字之书,都要在历经世事的磨砺之后,内化为知行合一的人生根基。近年来,学历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年轻干部贪腐的案例并不鲜见,最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缺失,人生根基垮塌。他们理想信念的“第一课”,或抛弃于课堂后,或忘却于课本中,或销蚀于工作日常里,或变质于腐化享乐时。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这样的告诫,不仅各级领导干部须时时自警,其他各个岗位的人们恐怕都有深思的必要。
当新学期的铃声再次敲响,当“开学第一课”再次开讲,我们不妨也借助这个契机扪心自问一番:我们人生的“第一课”上得怎样?我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怎样?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时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第一课”,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第一粒扣子,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我们就能把正确的价值引领内化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于个人,于民族,于国家,这都是幸事,都能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