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
那一年,17岁的张桂梅在云南迪庆州中甸林场工作。她发现那些从上海、广东来的知青总是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就主动跟他们交流。知青们告诉张桂梅:“国家有一天肯定会恢复高考。哪个国家会不要高等教育?没有教育的民族也一定是个落后挨打的民族。”
知青们的话激起了张桂梅对知识的渴望。在大伙儿的帮助下,她也加入了备战高考的队伍。工作、学习、补课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经过不懈努力,备考了一年的张桂梅考过了大学本科录取线。然而,当时的张桂梅囊中羞涩,既没有父母资助,也无亲友帮忙,只能与大学失之交臂。
但张桂梅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依然边工作边学习。第二次参加高考又过了录取分数线。这一次,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她的档案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丢失了,因此没有大学录取她。
张桂梅不信邪,越战越勇。20世纪80年代,她迎来了第三次高考。而此时已经有了应届高考生,张桂梅觉得在他们面前自己失去了一切优势。坐在考场上,因为紧张、自卑、恐惧、焦虑,她没能答好卷子。这一次,她落榜了。
但張桂梅仍没有放弃读大学的梦想。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重新捡起课本,又一次参加高考。这一次,她的分数达到了省内重点大学的录取线。为了热爱的教育事业,她选择了丽江教育学院脱产读书。
张桂梅的高考经历曲折坎坷,尽管三次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她深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没有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在丽江教育学院的两年正规学习,让张桂梅接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全面训练,为后半生献身教育夯实了基础。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