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连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个由“知”到“识”的过程。……“知识”是先知而后识,“学识”是先学而后识,“见识”是先见而后识。——华罗庚
材料二:
请以“见识与成长”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一的核心是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知识、学识还是见识,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实现的,即从感性到理性,从了解到懂得的过程。
材料二呈现的是一位年轻航天人的成长记录,有一条具体时间线——高二、大二、研究生、航天人。在这条时间线里,这位航天人从观课启发兴趣,到科普文章加深了解,再到实验室研究实践,最后到实际岗位中身体力行做出贡献,便是材料一所提到的“由见到识”的过程,不仅如此,关键的一点是,整个过程都充盈着作为主体的人本身积极主动的求知与实践创造。可见,人的成长起于知,成于识。写作时考生需厘清材料任务中“见识与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见识助力成长;真正的见识是成长;知行合一方有成……
推荐素材
王骁——愿做中国另一艘航空母舰上的国际法律师
王骁,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0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學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在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之后,他收获了很多与法律和谈判相关的经验。“我的规划是想成为一名代表中国的国际法律师,可以说国际法律师是中国的另一艘航空母舰,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名国际法律师。”他表示自己仍对国际法保持着热爱,所以他正寻找一个适合自己优势的职业领域,来继续追逐对于国际法的梦想。
运用示例:王骁在《令人心动的offer》中以其出众的才华赢得了各位带教律师和观众们的认可,并最终取得了offer。这位被称为“凡尔赛王子”的学霸,如今清晰坚定的人生规划都来源于从小到大对法律的“知与识”。受家人的熏陶,他从小就喜欢看《今日说法》和国际新闻,了解到法律的实用性;大四时发生的南海仲裁案也让王骁认识到了国际法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并立下了想要成为“中国另一艘航空母舰上的国际法律师”的理想。王骁的能力与思想都在“知与识”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不做书籍的搬运工: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助力成长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是农夫山泉比较出名的广告语之一,却悄悄地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宣传标语流行风。“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文字的搬运工”“故事的搬运工”……甚至出现了“我们不看书,我们只是书籍的搬运工”这样的口号。这种标题吸引人眼球,但总给人一种故作清高的矫揉造作之感。书本来就是用来读的,“搬运”固然能起到宣传的效果,但如果大家都只“搬运”不读书,那么搬运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
运用示例:真正的知与识,是对自身需求的清醒认知,不流于形式。如今社会上不少书籍推荐清单、热门书籍排行相当流行,而许多受众更是只收藏不阅读,还宣称“我不阅读,我只是书籍的搬运工”,这种形式主义的读书方式大行其道,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青年的我们,肩负着自己、社会和祖国的未来,更要理性对待眼前的知识洪流,有所选择地“拿来”,为自己所用。要知道,人的生命有限,而阅读便是拓宽我们生命宽度和广度的最佳途径,喊口号式的阅读无异于浪费生命,不值得推荐。
例文
以行致“知”,以行筑“识”
厦门大学附属中学 杨鹭婷
“知识”,无疑已成为我们深陷的牢笼,或是本性使然,我们总把它归于“以分为根”应试教育下的无奈,但究其根本,却是我们站错了位置。
在我看来,“知”是筑“识”之基,“识”是致“知”之梁。在自然界,30米,是松鼠挖洞埋松子以备冬天享用的黄金距离,来年春日,那些被遗忘的松子就会萌动发芽。正是了解春冬时序,松鼠才有“藏食”之“识”,也正是有了这一认识,在无数次寻找既不易被竞争者察觉又能方便自己挖掘的藏食地点之后,才有了30米这黄金距离之“知”。由“知”到“识”,由“识”到“知”,没有了解,何来懂得?在了解的基础上,达到认识的目的,进而在认识的层面上获得进一步的见解,形成循环往复的正向反馈。
其实,不论是“知”,还是“识”,抑或是我们常谈的“知识”,都来源于我们本身的需要。有人为表面成绩去学“知识”,为赶潮流去了解所谓热词,为博眼球而理所当然地去交“智商税”……不胜枚举。人是社会性动物,感性的认识是人体的机能,情绪的共鸣使人获得感知,分享产生联结,交往也是以了解和认识为前提,这就是说,我们存在,便必然有“知”有“识”。
做好“知”和“识”,溯其源,在于“行”。从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作出的对象是人,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做好“知”和“识”,关键在于我们施动者的主动上进,在于我们的态度。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巡天”归来时的“感觉良好”,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的生动注脚。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是中国航天队仰望星空、主动追天、步履不停的态度使然。主动而“行”,同样表现在机遇的把握上。正是把握一次次机遇,浩瀚星河,永不止步,航天员才成就一个个“高光时刻”,创造一次次“感觉良好”。
同时,“行”需要我们结合主客观条件准确定位自己。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按键伤人”数不胜数。情绪先行,理性后置,我们就容易忽视对自己的定位,成为“谣言传声筒”“网暴扩散器”。发言不是定位的理由,正确看待自己才是定位的前提。不是做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却“嘴不留情”,也不是在现实中自暴自弃式“摆烂”,更不是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场所。找回自己生活的目的,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强求,而是清楚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为何做、如何做,真正做到“行”,做到“知己”“识己”。
希望我们都能有自己的瓦尔登湖,朝向自己的心灵,快乐而“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是春风,就吹遍华夏;是星火,就恣意燎原。
评点:作者从应试教育中的多数人“以分为本”的错误认知引出话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让这个话题更有针对性;紧接着举例论证知识的意义与目的,引出做好“知识”的关键在于行——主动去行、自身定位。文章思路清晰,论据丰富新颖,语言流畅。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