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摘 要:地方文献资源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動社会文明建设进程的基础。在制定开发策略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开发方式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理,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要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核心功能。从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中的意义入手,对其开发成果形式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功能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地方文献具有十分鲜明的区域特征,能够生动真实地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对历史文化和民俗民情也有着重要的记录作用,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证明。与国家文献相比,地方文献形成了连续的时间线索,能够依照年代记录不同时期的具体史实。这不仅对国家文献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在于整理归纳所有信息,借助其他资源信息对出现空白或断档的地方进行填充,对重复冗杂的地方进行适当删减,从而保证文献的准确和完整。更重要的是,地方文献资源完全依托于当地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而产生,其研究对当地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无论是国家还是当地都应当善加利用。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文献收藏与文化服务功能,恰好可以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提供帮助。有力保障了所在地区开发策略的贯彻落实,同时也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质量,巩固地方文献资源开发成果,扩大和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时,如果能够以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载体,一定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开发效果。
一、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的意义
1.发挥文献功能
开发文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使这些深埋在图书馆档案室中的珍贵资料能够重见天日,让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信息再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开发还有两个优势:一是控制文献开发的成本,降低了大众接触和使用文献的门槛,切实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二是借助专业文献开发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将原本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纳入便于查阅的资料系统,使大量、无序的文献资料变为整齐、有序的信息产品,为他人的查阅使用提供便利。
2.展示文献价值
地方文献的价值不应当局限在当地,可以借助网络宣传向大众展示其价值,包括实物展览、数字文献览阅以及多区域文献的相互印证等。这样不仅扩大了地方文献的影响力,使大众能够接触和熟悉这些文献资料,增加文献的使用率。同时也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开发工作,为构建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3.树立图书馆形象
从文献保护和文化发展角度来说,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地方文献的开发层次,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对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间接展示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质量与文化开发能力,让大众能够对公共图书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树立起全新的公共图书馆形象,打造属于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二、地方文献开发的层次形式与成果展现
地方文献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完成,因此其成果形式为典型的渐进型结构,随着投入资源的变化而变化,每个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工作成果。
1.层次形式
第一层是原始阶段,是对馆藏的原始文献进行初步的清洁整理,包括对出现破损的文献进行重新修缮,使文献按照基本的分类顺序进行排列。对后期运送到馆内的文献也要进行同样的清洁整理工作,并归入既定顺序之中,为后续的目录登记与索引编撰打下基础。
第二层是初级开发阶段,主要是对经过原始阶段开发的文献资源进行初级加工整理,例如:按照文献内容或著述名称对文献进行分类,进而形成系统性的资料专题。在此基础上,对资料专题进行内容提炼与主题深化,使资料专题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
第三层是高级开发阶段,是通过前两层的筛选和开发工作对文献资料建立起整体深入的认知,能够按照大众阅读需求与文化发展趋势对文献进行多角度归纳。同时还可以探索不同区域文献资料之间的联系,寻找文献资料中所隐藏的历史规律与社会价值,为当前的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2.成果展现
三种层次为递进关系,是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地方文献资料开发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着创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每个层次的工作成果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展现。例如:在传统文献开发体系中,第一层的成果展现基本为卡片式目录索引与内容导读册。第二层的成果展现为专题文摘与研究性综述,部分专题能够形成更加深入的课题研究。第三层的成果展现受限于技术手段,通常难以开展后续研究。而在新型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文献开发工作特别是第三层的开发迎来了新的契机。从第一层开始建立初步的数据索引和门类划分,并按照文献的基本分类设置对应文档,便于工作人员查找和浏览。第二层就可以建立起图书馆级别的数据资料库,可以通过任意终端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查阅,为大众借阅与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第三层要通过网络实现多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文献进行深层解构。这样既可以找出不同地方文献资源的差异之处,将这种差异作为文化特点进行重点开发,也可以对当地文献中出现空白或断档的位置进行有效填补。最后将所有成果纳入统一的数据库中管理,并在移动智能终端上以网站形式展示,方便大众浏览。
三、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开发意识不足
虽然国家颁布了详细的文献管理条例,并由各级政府严格按照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可行性方案,但是在实际开发管理工作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文献资源开发意识不足。例如:在开发过程中会对地方文献进行征集收缴工作,这是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所有开发工作的基础。然而条例下达到各个地区,就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后续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导致收缴工作停滞不前。主管部门的宣传工作也不到位,没有帮助地方民众以及图书馆树立起文献管理意识,导致地方文献资料大部分仍然散落在外。对已经收缴的文献,除了保管质量有待提高之外,开发利用效率也存在不足,没有建立起地方文献资源与图书馆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将这些地方文献资源视为“累赘”,不愿意承担其收缴与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的进度。
2.开发手段落后
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十分專业的工作,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图书馆提供场地和相关设备支持,为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文献都因为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导致破损丢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图书馆没有为文献开发打造专用空间,仅仅停留在文字记录和正常堆放的基础开发层面,导致后续的开发工作缺少方向,降低了文献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普及,地方文献开发手段的落后使得文献资源无法实现数字化,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导致地方文献再次失去了利用价值。
3.开发范围受限
地方文献资源虽然覆盖范围极广,基本涵盖了当地所有行业种类与人文科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开发范围上却十分狭窄,导致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在文史领域中,地方文献资源被称为“活化石”,是真实再现当时历史风貌与社会环境的重要工具,但是图书馆为了节省工作时间,经常会偏向于收集书籍类的文献资料,便于进行后续的管理和开发,对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如照片、录像、石刻、地方志、建筑物等重要信息载体,经常会选择性地忽略,这不仅造成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大量流失,同时也破坏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文献资源的开发价值。
4.开发人才欠缺
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需要专业人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同时也能够在开发过程中对文献进行二次开发,这也是提高地方文献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熟悉人文发展史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就会对人文类资源十分敏感,能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将所有信息连接起来,深度还原最真实的历史,这也是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但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专业人员的数量较少,占工作人员总数的比例较低,这直接导致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工作的进度与质量受到影响。即使在公共图书馆中,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扎实实践技能的人才也十分缺乏,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限制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管理第一线的功能与价值。
四、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中的对策
1.重点树立开发意识,建设地方文献服务体系
树立开发意识的第一步就是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广大民众认识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图书馆主动发挥核心推动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由此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针对作用强、开发深度大的文献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由浅入深的完整的开发意识框架,然后结合当地文化发展需求与文献资源状况,由低到高开展文献的识别与筛选工作,初步保障文献资源的有效收集和整理。这个梳理过程能够对探索文献提供重要的帮助,通过分析整理找出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之间的异同点,结合准确史料进行纠正,最终形成具有高度参考意义的社会学文献。这既提高了地方文献开发的作用,也深化了地方文献服务体系的功能,使民众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过去的历史,对当前发生的事情有了更加宏观的认知,并且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最终目的。
2.应用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中,不仅可以丰富文献开发手段,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例如:在公共图书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能够将所有的文献资料全部纳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中。相比传统的手写式管理,数据库在完成采集信息之后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不必再重复进行采集工作,十分便捷有效。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对录入的所有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学科类型、专题类型、作者类型等,将所有文献细化为特点明显的信息模块。模块化的信息管理有助于提高用户的搜索质量,强化用户的使用感受,用户只需要通过操作终端对馆内文献资源进行关键字搜索,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文献,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馆内数据库与其他地区图书馆连接,实现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交流,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路径完成,这样不仅深化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也有效保护了一些容易破损的文献资料,间接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管理水平。
3.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
公共图书馆在开发范围上受到限制,除了人力资源匮乏以外,相关设备的引进和使用、重要场所的建立和管理、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调整等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想要不断扩大开发范围,将所有具有文献价值的资源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庞大的、准确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然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完成文献资源的收集管理,最终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公共图书馆应当以引进数字化设备为首要目标,重点利用扫描式数字采集系统,实现文献资源类型的有效覆盖。只有切实做好一线资源收集整理工作,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数据库的充实扩大。考虑到资金会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申请上级拨款的同时,将采集工作开发成一个文化项目,将采集过程进行网络直播,与观众进行互动并且获取一定的捐赠资金。这样不仅解决了一部分馆内资金渠道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此外,扩大宣传也意味着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增加,借助广大民众的帮助,公共图书馆可以及时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增加对文献资源的保护,同时也提高了开发水平。
4.实现图书馆人员专业化
无论是漫长枯燥的前期收集,还是专业复杂的后期整理,所有工作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公共图书馆想要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工作开始初期,人员培训不到位、业务技能不熟练,这就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辅导,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渐适应正规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图书馆还要支持和鼓励人员外出交流学习,不断吸取其他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优秀开发经验,同时锻炼自身的理论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把信息技术列为必备培训技能之一。只有熟练掌握了各项信息技术,适应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才能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
五、总结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对当地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区应当紧跟时代潮流,严格按照上级文化部门颁发的各项指示,努力构建标准的文献资源管理体系,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好基础。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主要文献管理部门,在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应当扬长避短,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壮大以及当地文化事业的深入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宁 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
[2]董艳凤.县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初探[J].中文信息,2020
[3]孙红蕾,郑建明.基于社会化阅读理念的新市民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2017
[4]杨 凡.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文献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书馆学刊,2018
[5]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
(作者单位:肥城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