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炮台,表海风雄镇百年

2022-05-30 08:24武眉凌李卓曦
走向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北洋水师岱山海表

武眉凌 李卓曦

位于胶东半岛中部的烟台属丘陵地带,这里的山虽不是很高,却连绵逶迤,从半岛腹地一直延伸到海岸边,给平坦的大地增添了多少起伏跌宕的景致。东炮台所在的岿岱山,就是这样一个小丘。它是烟台市内黑夼山的余脉,尽管25米的高度还不及一座城市的广厦,但其岿然守望于海角,高台架炮、威震海表的气魄,却也比得上五岳岱宗之山。

与烟台山一样,岿岱山亦是三面环海,登临其上,无垠海域尽收眼底,左右曾经都是揽舟登岸的海湾,自古便是烟台海防的一处要塞。正因此,当年的北洋水师统帅李鴻章才执意在这里修建东炮台。

沿着海滨路向东而行,在一个看似寻常的路口一转,便可望见东炮台的城楼台门。广场前矗立着一方圆润的大石,其上所刻“东炮台”三字乃是烟台男儿、共和国上将迟浩田所题。而站立台门之下,仰望着白石匾额上四个古劲的大字,我自然而然地就想起那段关于东炮台题额的公案。

不知是从何年何月何时起,人们对东炮台城门上的题字产生了争议,分不清究竟是念作“表海风雄”还是“雄风海表”。老百姓们为此津津乐道,专家学者们则争论不休,可归根结底,这四个字的由来都要从东炮台的营建者李鸿章说开去。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的暮春四月,李鸿章所创建的北洋水师在其数年的苦心经营下已成为拥有25艘舰艇、官兵4000余人的强大海上军事力量,一度令当时的日本望而生畏。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就此停歇,他亲临烟台视察选址,认为此地乃是扼守渤海海峡之要道,遂向光绪皇帝奏请,于烟台岿岱山营建炮台。

当时,李鸿章已经在奏折中明言,岿岱山与海上崆峒岛、西面芝罘岛成三足鼎立之势,守卫海门,乃是天然的关隘。而“岿岱背山面海,尤为轮船进口必经之路”,必须尽快在此铸造炮台,以防日后与列强海上对垒。而东炮台建成后,李鸿章又前来视察,足见其重视程度。

曾有学者提出,东炮台的题额乃是李鸿章的幕僚马建忠所题,而这马建忠恰好是倡导汉字横排的第一人,故而认定这题额当从左向右念作“雄风海表”。

但有趣的是,又有学者从李鸿章的亲笔书信里找到了“表海风雄”四字的源头。那是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李鸿章写给时任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的信件原文:“顷接惠函,具悉一是,即审迎春日丽,表海风雄为颂。”

由此可知,李鸿章在营建东炮台之前,便已经醉心于烟台的山海景致,“表海风雄”四字正是称颂此地春和日丽,海风雄劲。想来,当年李鸿章视察东炮台时,望着那浩渺沧海,畅想着北洋水师雄震表海的气魄,恐怕也是感慨万千,而负责督造东炮台的章高元将李鸿章的这四字用作台门题额,恐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穿过台门,便是旧时的东炮台指挥所,四面墙垣依着山体修建而成,俨然是一座小型瓮城,只是周围种着各种花草树木,遮蔽了浓烈的日光,引逗得蜂蝶飞舞、鸟儿栖息。十数年前,我曾在东炮台匆匆一游,记得当时风物萧瑟,颇有苍凉之态。而今重来,虽然也是高墙巍峨,严整肃穆,但更觉天高云淡,透着一种别样的静谧。

指挥所的房舍都已经修葺一新,布置成相关展厅,但各处旧日的使用功能仍依稀可辨:或是办公场所,或是官兵寝舍,或是弹药库房,让来访者多少有些身临其境之感。而从一段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行的石阶登上炮台去,横亘在眼前的便是海防城垣,还有那固守百年的巍巍铁炮。

当年营建东炮台,李鸿章特意从德国定制了克虏伯大炮,每一门都重达45吨,炮管长12米,可做360度旋转,炮口可高低升降45度,后膛进弹,拉线式发射,射程可达万米,被誉为“世界海岸炮王”,可算是当时最先进的海岸炮。而炮台正中间的三个炮位都是地坑式的,下面皆是用石头砌成的墙体,且每个炮位之间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的耳室内则可用于囤放弹药,足见修建者的良苦用心。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早春二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乘坐的航船自天津出发,穿过渤海海峡,向着日本山口县的马关驶去。或许,在船经烟台的那一刻,李鸿章曾站在船舷边,五味杂陈地眺望过东炮台。从最初奏请朝廷修建东炮台起,李鸿章大概就没有想过轻易言败,可他更没想到,这一座关防要塞、威猛大炮建成之时,中日甲午海战早已告结,自己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也已全军覆没。

李鸿章此去,就是同日本人签订和约的。割地、赔款,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只要能停战,朝廷可以不惜任何代价。李鸿章是坚决不愿割地的,临去时他还坚称:“议不成,则归耳!”然而,朝廷懦弱无能,李鸿章也无法独力擎天,最终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上签字押印。一个月后,中日两国在烟台交换了皇帝的批文,条约正式生效,而近在咫尺的岿岱山东炮台尚未来得及发出一炮一弹,便就此沉寂了。

五年之后,八国联军攻破京城。78岁的李鸿章在老迈病痛中再一次被清廷推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置,代表清政府在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辛丑条约》上,西方列强要求清廷拆除“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上的所有炮台,烟台岿岱山上的东炮台也未能幸免。当时的中国人,几乎人人怀着将李鸿章杀之而后快的愤恨。可我总觉得,彼时李鸿章的心境大约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猜你喜欢
北洋水师岱山海表
国道岱山项目钢栈桥全部施工完成
基于无人机的海表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2016与1998年春季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的差异及成因
融合海表温度产品在渤黄东海的对比分析及初步验证
北洋水师那些事
太阳总辐照度对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
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探析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从北洋水师看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