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婷
童梦若归,只因风寄之。
——题记
我们村里的小孩,儿时最喜在风里玩。
原野的风过于狂野,性子烈,于是去捉林间的风,那风淘气得像精灵。
夜间的林是静谧的、沉睡的,只等风来把他唤醒。我们坐在大树下,围成一圈,竖起耳朵,仔细地听周遭的声音:不知名的昆虫在低吟,蝈蝈高调地唱着夏日进行曲,隐约间还听见潺潺流水声——就是没有风经过树叶的沙沙聲。我们手里捧着一个大玻璃瓶,静候着风的到来。
风终于来了。她果然是个精灵:喜欢将热气吹散了去,缠着叶子不得不扭着他们细长的腰;或是向花儿借点儿香喷喷的香水,打扮打扮自己;再或者鼓着腮帮子把落叶“呼呼”吹起,让他们尽情地跳上一支舞。
现在,正是捉风的好时候。
五六岁的小娃娃趴在草丛里,高高撅起屁股,往大瓶子内放几颗水果糖,耐心地等待贪吃的风“入瓶”——这样就可以捉到糖果味的风啦!我则跟着小伙伴们沉浸在林里美丽的风景中,惊喜地看一队小蚂蚁浩浩荡荡地搬运食物,手指发间缠绕的是带有树木味的风。
最令我们羡慕的,是大哥哥们——他们爬到高高的树上,去捉有云朵味、有月光味的风呢! 云朵柔柔的,月光淡淡的,那里的风必然气度不凡。瞧他们敏捷的身手——双手抓住树干,脚踩在树疙瘩上,用力一蹬,手脚完美配合,“咻——”地爬到树上,轻轻松松,连气也不带喘。整套过程行云流水,活似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颇有大圣风范。只消半会儿,他们便爬上高高的树梢,去捉风。可风是很讲究干净的,怎会让整天在村里瞎跑、在泥坑里打滚的小泥人捉住自己?所以当大哥哥们刚爬上一棵树,风已经到另一棵树上了;等他们再爬上那棵树,风又到这边来了。多么调皮的风!
跟大家捉迷藏的风是不同的,但追风的结果却惊人地相似:大家都追到了快乐、自由与童真。
没有风捉的日子是极其枯燥无味的,很像一台老式黑白电视。我们安分没几天,又想出了新玩法。
风往哪儿吹,树叶往哪儿倒,我们就往哪儿跑!“呀! 追风人!”邻村的小孩惊喜地叫起来,眼中的羡慕溢于言表,我们的笑声更响亮了——这笑声趟过河水,穿过密林,越过田野……
追风累了,那就在一片小树林里歇息吧。这里蝉鸣聒噪,枝丫疯长,可以撑起整个夏日的绿荫。天气总是很好,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洒下一片片碎金,随风摇曳。风是不知疲倦的,它奋力地跑着,为我们驱散了热意。我们与风,又继续向前跑。
风过林梢,追风的娃儿,在梦里与风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