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松林?孙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强“新文科”建设,既要加强文科专业之间的内部融通,又要加强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既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度融入,又要加强产教的跨界融合,大力提升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本文拟以城市管理专业这一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的新兴专业为例,在深入揭示其专业特点、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基于新文科的融合创新理念,探究城市管理专业的多元融合发展之路,以期为新文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鑒与启示。
城市管理专业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为适应城市管理专业化及对城市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迅速兴起的新兴专业,于2012年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成为目录内专业。
从学科属性看,城市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城市管理专业是以管理学、城乡规划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为基础,以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科学理论为核心,进行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专业,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之下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一般认为,城市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能力、社区营造与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2018年12月,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对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对于影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49.5%的被调查者选择“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61.2%的被调查者选择“拥有高标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45.4%的被调查者选择“在产学研创方面有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80.6%的被调查者选择“体现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的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水平最大的难处,49.5%的被调查者选择“找不到愿意合作的优秀企业”。这些调查数据既反映出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专业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亦揭示出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不强的突出问题与最大短板。纠偏城市管理专业与实际之间的脱节,无疑需要综合施策,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变城市管理专业偏狭的“分科治学”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因而,在新时代推进城市管理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深刻把握新文科建设的要旨,走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城市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顺应新形势,做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深化传统管理类专业内涵,为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图1)。
图1 学科融合路径示意图
一是推进管理学与城市科学相融合。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规律、探讨管理方法、构建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的一门学科。城市科学主要是探究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城市管理是在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应该加强管理学和城市科学的基础联系,推进交叉渗透,打破只集中在管理类或城市类专业的限制,拓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二是借鉴STEAM教育理念,将工、管、文、法、艺融入城市管理建设中。STEAM教育理念主张打破常规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现代城市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文科的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的学理研究、工科的实践技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
三是转变学科发展观念。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根本在于观念的转变。要摒弃以往分科治学的思维,积极探寻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深度挖掘学科间的契合点、推动力,坚持学科间整体协作和共同参与,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和主要方式。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面向国家需要、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需求紧密链接、嵌入、融合,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建设有力度的城市管理专业(图2)。
图2 产教融合路径示意图
一是要大力建设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融合型实践教学基地。围绕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结合城市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要求,以提升课程质量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将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理念融入教学和实践中,营造专业质量文化氛围。
二是要大力实施“双进双培”工程,建设“双师双能”的融合型师资队伍。“双师”即专业导师与社会导师,“双能”即既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又具有实践实务操作能力。“双进”即社会导师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基地,“双培”就是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社会导师的理论素养。通过大力实施“双进双培”工程,使得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社会导师都既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又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在理论上“顶天”、在实践中“立地”。
三是要切实在校企“融合”上发力。产教融合关键在“融合”上做文章。要抓住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丰富产教融合载体,除了科创城、人才库、智力库,还可以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联合基地。此外,通过引企业入校园、引企业入课堂、引行业入教材,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科教融合是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设城市管理专业必须注重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互补发展,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实现路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图3)。
图3 科教融合路径示意图
一是推动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资源深度融通。学校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创造合作平台、培育文化氛围等,支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推动教学单位与科研团队的教研相长。要着力构建老师和学生探究式、合作式、科研式伙伴关系,让学生尽早熟悉研究方法、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尽早参与课题研究,形成师生学术共同体。
二是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以往认为,高校的工作是教授理论知识,是知识的传播者,科研院所的工作是探究知识,是新理论的生产者。其实,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二者具有相同的使命,即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应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科建设上加强合作,将校外的科研设施转化为学校教学创新平台,将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上,增强学生对城市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
三是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辅助教学的有力手段,用科研成果促使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实践创新,进而推进城市管理专业与时代同频共振。
专业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新时代需要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多元融合发展是推进专业建设顺应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建设新文科的新使命、新要求,城市管理專业要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建设的有益经验,以需求导向、能力导向、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作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在多元融合方面,要遵循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路径,建设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城市管理专业。当然,专业融合创新发展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具体模式与路径,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李石勇. 紧扣新时代主题 推进新文科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9-09-02.
[3]钱玉英,钱振明. 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4]张琳琳,金江军,宗海静,姚大川. 确立教学标准 提升创新能力——城市管理专业调查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
[5]于仁萍,宫晓峰,邢勤. 六维度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锻造新时代模具专业工匠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05).
(责任编辑:严陈玲)
《有余》 作者:刘步优
本文的基金项目为: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城市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9zyrc079);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研重点项目“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主要实现路径研究”(2019jyxm0299);安徽建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多科性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研究”(2020j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