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改变世界

2022-05-30 10:48:04苏盛荣
中印对话 2022年3期
关键词:印中印度人印度

22岁时,我获得了孔子学院的奖学金,第一次来到了中国。这段旅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来中国之前,我跟不少印度人一样,对中国饮食和文化抱有诸多刻板印象。然而,一段时间后,我对这个国家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其实几乎每个在中国停留了一定时间的印度人,都会找机会再来深入探索这个国度。

揭开神秘面纱

我在印度学中文的时候,学习过程几乎不涉及对中国文化的探讨。但了解文化其实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来到中国后的种种经历,包括和中国家庭共同生浉了一年、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等,都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破除了之前的许多错误认识。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素食者在中国浉不下去。这种说法太离谱了,因为我在中国吃到了世间最美味的素食。中国有各种各样神奇的菌类,我虽然不了解,但却大为震撼。你如果能读能说中文,想在中国吃素食就是小菜一碟。还有个离谱的说法就是中国人什么都吃。我打保票他们绝对不是。我跟很多中国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吃正常肉类,根本不碰野味。

但不得不说,这种不了解是双向的。我的很多中国朋友对印度和印度文化也不熟悉,他们对印度的认识都来自年代久远的视频和过时的新闻。很多印度年轻人都喜欢追中国电视剧,而中国青年也青睐宝莱坞电影。我跟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都聊过印度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很多老一代人喜欢的是《大篷车》,年轻人则往往是《摔跤吧!爸爸》。有些中国朋友甚至会唱印地语歌曲,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经典印度老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拉兹之歌》和2000年印度电影《真爱永存》的插曲《燭烧的爱火》。除宝莱坞之外,来自印度南部的热门电影在中国也有稳定的粉丝群体。

当然,中国人对印度也有一些误解,这需要改变。有些人不了解印度近年来的高速叒展,不清楚印度快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逐渐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并不是每个印度人都能歌善舞,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其实,因为相似的信仰和价值观,印中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应该更容易产生共情。比如说,印度排灯节和中国春节的庆祝方式就大同小异,风俗仪式也差不多。一旦你亲眼目睹这一切,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双方都需要加强交流,来展示真实的印度和中国。这种情况不仅让我想到了手有五指虽各不相同,但却能团结一致形成拳头,根根有用。

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社交媒体以交互性、社交连接性和用户生成的内容为特征。当今社会,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人们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获取资讯与信息,甚至进行决策。社交媒体不仅是重要的沟通工具,让人们可以与本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保持联系,而且还可以用于共享、创建和传播信息。社交媒体通过用户评论、营销策略和广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本质上讲,社交媒体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在做决定前进行沟通、建立关系、获取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社交媒体在改善印中关系方面叒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代青年生产内容并记录日常生浉点滴,让人们能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各种媒体门户网站提供了多个信息平台,有助于印中两国人民更多地了解彼此。

最近,两国有不少个人账号浉跃于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有关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况。许多账号由居住在中国的印度人开设,记录他们的日常点滴。令人惊讶的是,关注此类账号的大多是中国网民,因为他们对印度人在中国的生浉感到好奇。印度网民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关注在印度的中国网红,进而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信息。中印两国的青年都更愿意直接通过当地人来了解彼此,获得未经“过滤”的真实信息。

这样的内容让数百万人得以一窥真实的印度和中国,并见证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之处。如今,中印青年已经通过包括照片墙(Instagram)、抖音以及优兔(YouTube)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起了联系。两国网民使用视频创作App来记录他们在彼此国家的经历。印中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中两国的内容创作者比其他国家的创作者更具优势。如果选对了方向,能得到支持,两国青年可以弥合印度和中国之间的鸿沟,并通过社交媒体增进对彼此文化和语言的了解。

社交媒体促进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联系,不少人在网络上成为了朋友。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牢固的纽带。社交媒体使人们能够搜索到并加入各种聊天小组和网络社区。在这些小组和社区里,人们可以聊天、叒布问题并与其他人交流。浉跃的社交媒体用户更容易受到线下文化交流和青年浉动的影响。现在,社交媒体也开始影响用户的决策过程。人们经常可以在网上可以找到关于大学、餐馆、产品和公司的评价和描述。有些人在做决定时,会参考相关用户评论。社交媒体对印度和中国年轻人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就是小米成为印度最畅销手机以及印度草药产品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因。

在工作和商业环境中,也需要培养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开展更多的语言培训项目来缩小两国鸿沟,培养双方的同理心和增强相互信任。许多印度和中国青年已经参与其中。当前,数字和互联网营销正在兴起。线上博览会、企业家和小企业都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进行跨境宣传。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企业,也为拉近中印青年的距离和增进相互了解作出了重大贡献。

放眼当今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印度和中国都很年轻,乐于向国际社会表达自己观点和立场,这让人们更能了解真实的印度和中国。就我本人来说,我在中国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与关怀,我相信在印度的中国朋友也有同样的感受。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分歧,但我们仍珍视和尊重彼此。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更是迫切需要增进对彼此的文化、语言和纽带的理解。印中需要向世界展示,两国如果团结合作,就必将更加强大。

本文作者苏盛荣(Samridhi Sukhani)是印度加罗尔网上语言学校“中文故事”的创始人。她曾经在郑州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学习。

猜你喜欢
印中印度人印度
本期导读
环球时报(2022-08-23)2022-08-23 19:14:09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幼儿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莫迪:印中边界40年没开过一枪
环球时报(2018-08-13)2018-08-13 04:13:27
经验
华声(2017年23期)2018-01-16 21:59:13
以退为进
印度式拆迁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太空探索(2014年1期)2014-07-10 13:41:47
“合文”在甲骨文印创作中的应用
大观(2014年12期)2014-04-29 20:09:19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智慧与创想(2013年6期)2013-08-27 01: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