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柴铎?黄志基?姜玲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会议还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随着中国城镇化率在2021年年末达到64.72%,中国城市已经从大规模建设进入到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城市管理专业发展也迎来难得新机遇。
据教育部官网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全国院校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共计72所。总体来看,大致有三种城市管理专业发展思路:第一种认为,城市发展首先是依靠城市规划来实现;第二种认为,应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
经济社会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第三种认为,城市管理应通过城市市政运行组织的有效管理,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解决城市问题。当前,对城市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尚未形成广泛有效的共识,而城市管理实践应用层面对人才知识技能提出了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的要求,导致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使得城市管理学科在相关领域重大发展问题上作用发挥不显著,学科影响力未得到彰显。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8年正式设立城市管理系,是我国首批设立城市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目前,系里设有城市管理本科专业、城市规划与管理硕士点和城市管理MPA培养、博士培养方向,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类,全国排名第5位。
中央财经大学顺应国家和首都重大发展需求,立足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发挥学校财经学科优势,聚焦特大城市治理,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中国风格、财经特色的一流城市管理专业。针对专业建设,提出贯彻“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理念。
紧扣国家和首都城市治理需求,坚持“管理思维+财经意识+理工技能”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建设“分析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运营城市”三环相扣的教学内容,打造“理论第一课堂、竞赛第二课堂、实践第三课堂”三堂联动的教学场景体系。
着眼思政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跨域育人、智慧育人,推动思教融合,将“思政引领+公共价值”贯通学研全链条。一是推动科教融合,探索“赛学融合、多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设立院级师生联合科研创新团队,与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共同打造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指导“学生市长”研究、模拟城市治理,破解公共管理学科缺乏实践场景难题。二是推动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签订20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开辟成果直报、人才直送渠道。三是推动学科融合,引入STEAM教学范式,立足公共管理理论、依托深厚财经底蕴、突出特色发展,引进跨学科研究内容、方法、工具,丰富培养命题和场景。四是推动数智融合,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创设新课,开发教学软件,培育数智城管新文科,培养新人才。
一是导师全程化,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开展本科生学业、科研、实践全周期指导。二是讲坛制度化,创立为公讲堂、双周论坛、经典诵读、读书会,打造通识教育平台。三是选拔透明化,建成本科生综合测评、竞赛选拔制度体系,树立公正的竞争激励环境,端正学生竞争心态。四是奖励均衡化,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竞赛、公益服务。五是关爱体系化,建立“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助教——‘芮+成长导师——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关爱体系。六是视野国际化,与国外高校共建联合培养项目,创设“全球胜任力”专题课程群。
面向教育部提出的“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总体要求,专业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我国城市管理实践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宽厚知识基础,具备综合分析决策、战略规划管理、创新方案与政策设计、城市开发运营的精湛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既能通晓国际城市管理规律和规则,又能把握中国城镇化问题及管理前沿,并顺应大数据与新一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趋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
毕业生要能够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城市管理政策及法规研究部门、城镇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城市咨询企事业部门、城市科研和教学机构等单位从事业务管理、开发运营与政策咨询工作,经过5~10年锻炼后发展成为行业领域一流精英人才和团队领军人才。为此,专业对育人成才提出三个基本要求:一是“知识”结构要求。要具有广博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城乡规划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城市管理学专业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管理学理论的本土应用和国际化有广泛的了解,熟悉城市管理学相关技能。二是“专业能力”要求。掌握较强的城市管理和政策科学方面的专业理论,具有对城市发展历史规律的洞察能力,具备预测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能力,以支撑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能够应用预测方法对城市管理对象的未来需求和影响进行分析推演,敏锐地发现城市发展实际问题和特征,并提出科学方案建议的能力。三是“素质素养”要求。要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面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着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的“三位一体”整体性建设,并入选首批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
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构建“三师”队伍。优化教师学缘和学科结构,建設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社会组织人员校外导师队伍,打造校友、学长成长导师队伍。打造青年教师科研集群,在城市与区域协同治理、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治理、城乡自然资源权益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近五年来,共承担10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完成辽宁“十四五”规划等重要委托研究。开辟国际交流平台,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瑞士卢加诺大学建立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
按照“大一入门:识城--读书、实践、拓界;大二强技:绘城--理论、工具、探索;大三深耕:谋城--政策、方法、应用;大四收获:营城--研究、实习、深造”的循序渐进路径,展开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上好《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GIS与空间计量》《城市与区域政策》等主要课程,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与成果。第二课堂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带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调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引导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课题、挑战杯、模拟市长大赛、模拟联合国等项目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科研和教学的融合。经过十余年探索,专业形成了赛学互促、教研共进、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 中财特色“三三三”城市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曲线
明确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方式的保障体系,形成“三全”高质量闭环管理模式,全员守责教学质量,建设全链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近年来,专业班级入选“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50余项,优秀毕业论文数量稳步增加。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家治理新要求、城镇化新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等要求,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需要,进一步聚焦城市更新与运营、大数据与智能城市治理、城市与区域政策创新等方向,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一流城市管理专业。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动公共管理学与城乡规划学交叉融合发展。坚持中国特色,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治理类、大数据技术课程,将中国城市管理实践融入培养过程。坚持知识服务首都,在超大城市治理、包容性城市更新等领域持续探索,迭代创新课程设置,优化高质量人才供给和智库咨询机制。
在《社区管理》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北京市思政示范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应用导向——实践提升——管理引领”式金课建设体系,加大AI、VR等现代技术运用,打造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研发构建支撑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实验技术体系。出版系列精品教材,把握《城市运营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制的契机,推出更多线上金课。
巩固新文科特色,把握学校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三育”内在结合点,动态调整知识模块,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推进双创型人才培养。加强全方位开放式合作,与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探索与世界著名高校建立学生交换的长期机制,联合开展全球城市治理教研工作。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城市管理教育只有顺乎潮流、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走向卓越!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苍穹,愿与更多城市管理同行携手同行,推动中国城市管理专业教育开创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輯:严陈玲)
本文受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20年度立项资助课题《智能城市治理创新驱动下城市管理专业建设STEAM模式研究》、中央财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CUFEZF202201)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