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策略

2022-05-30 10:48陈宇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立德树人

陈宇

摘 要:立德树人是中职思政课的核心意义所在,被喻为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正处在打底塑型阶段。因此,中职思政课无疑是青少年固本培元扬正气、补钙壮骨促成长的营养餐。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对中职思政课提质增效思考与研究也就成为众望所归。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提质增效

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互联网催生了多元化价值观,也催生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这一社会现象。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立德树人”也因此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再次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把青少年的成长期比喻为农作物生殖生长初期的“拔节孕穗期”。这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最需要的是给予精心引导以及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的栽培环境。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结合对中职思政课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提出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的具体策略。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树立“育人育心”的思想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迷恋网络、理想缺位的“问题学生”,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因此,中职思政课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遵循“育人”先“育心”的教育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思政课只有不断地提升心理育人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增效”。

(一)树立心理育人的思想意识

思政课与心理育人息息相关。当前,因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潜伏性、复杂性、多变性等诸多特点。中职思政课包含青少年的健康心态培育、理想信念导向、道德人格塑造等立德树人的价值生成。因此,只有树立心理育人的思想意识,坚持将价值观引导的精准“育心”融于知识传授之中,中职思政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二)重视搭建有效沟通的“心”桥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国外各种文化,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影響,学校、家长在对待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无疑是横在“家”“校”两岸的一条鸿沟。因此,中职思政课必须重视搭建有效沟通的“心”桥。

首先,中职思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挖掘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对之进行有效的干预与疏导,挖掘中职思政课隐性的心理育人元素,在师生间、学生间搭建心心相通的桥梁,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其次,从教师与家长的角度看,两者之间同样也需要“心”桥。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只有把学生的问题看作自己的问题,在沟通中真诚地“倾听”家长的看法,寻找共鸣点,才能不断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知水平,从而搭建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二、构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机制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换,这是中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之义。

(一)立德树人要打破思政课程单打独斗的传统思维

长期以来,谈及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在多元化价值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不断发展的今天,单纯依赖思政课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导,其局限性已日益凸显,必须借助多学科、全课程、全方位的“大合唱”,才能构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机制,突出各类课程协同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是中职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看似只是“思政课程”的词序置换,但两者的核心内涵并没有改变,在本质上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不同的是,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立的课程设置,而后者则是把思政课程融入其他课程,形成全课程、全过程立德树人的一种课程教育格局,即挖掘不同课程中蕴含的共同价值引领思政教学元素,使之形成协同效应的育人体系。这就是说,立德树人不再是思政课程单兵作战,而是所有的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向同行、同频共振,能实现中职思政课程与文化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从而促使中职思政课提质增效。

(三)引领“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核心特点

“课程思政”的提出,究其实质,是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种课程观,有效挖掘不同课程中蕴含的隐性育人元素,不断增强全方位立德树人的合力作用。由此可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首先是引领其他课程教师对立德树人的“同向同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共识。其次是引领其他课程教师协同发力,搭建团队平台,实现所有课程在“思政”的内涵层面全覆盖。最后引领其他课程教师在教法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至柔至刚、滋润万物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打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一体化通道。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策略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其中包含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病痛,同样道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尚处于道德思想成长的初期,不可能不犯错,有“错”不管大小,都得“就医”。因此,可以借助中医的“四诊”展开探讨。

(一)望

中医的“望”,指的是有目的地观察病人的神、色、态、舌象等。中职“思政课程”中的“望”,可以理解为运用视觉对中职青少年学生察色观微,通过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言行举止等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每个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轨迹“尽收眼底”。中职思政课并非在课堂上就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还需要其他课程教师、家长具备“望”的能力。这就是说,思政课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策划者、领导者。

(二)闻

中職青少年学生思想动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思政课通过“望”了解的信息有时是有限的,而“闻”是获取青少年学生思想信息的另一个环节。中医的“闻”,是指听声息。思政课程中的“闻”,是指聆听中职青少年学生的心声。俗话说,“言为心声”。不管做什么事,只有闻其声才能知其人,在与青少年沟通时,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聆听青少年学生说什么,还要聆听他们怎样说。这个层面的“听”,要求思政课教师务必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听”,从青少年学生“言为心声”的话语中“听”懂对方的想法,“听”出对方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心的诉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听”和对方的“说”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问

中医的“问”,指的是通过“问”以了解病人的症状、既往病史等情况。如果说“闻”是听中职青少年学生的内心诉求,以把握其情感倾向,“问”则是了解青少年学生思想状况的一种技巧。这就是说,这里所说“问”,不是指思政课堂教学的“问”,而是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动态的“问”,“问”的对象除了学生本人之外,还包括同班同学、科任老师、家长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要把握“问”的目的,还要讲究“问”的技巧。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问”是获取青少年学生情感需求和思想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中职学生,虽中考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因此,“问”要善于从青少年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那种偏重于“问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切

中医的“切”,指的是摸脉象,即通过对脉象的分析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思政课中的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切”,是切入青少年学生的言行举止,给他们的所思、所为把脉,分析其中隐含的信息,并通过思考、判断了解他们的实际思想状况。中职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层次家庭、不同思想素质的青少年,号准中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至关重要,其中也有很多技巧。对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切”出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症状”,依据他们不同思想“症状”找出“病根”,然后给予不同的“药方”,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采取不同方法“对症下药”,以达到“育人”先“育心”的目的。只有这样,“思政课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打开提质增效的新局面。

构建“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是中职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的一项涉及面广、渗透力强的工作,有许多问题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探究。上述拙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蔡静,张艳.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5-39.

[2]康雅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22.

[3]林泉伶.“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9.

[4]焦扬.办好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J].人民论坛,2019(20):6-8.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立德树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