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 田海锋 程搏幸 张奎 兰世超 周丹
[摘 要] 社会实践是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融入生物安全教育价值,可以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方向,厚植家国情怀;彰显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提升学生学习自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高校生物安全教育目标。以坚持生物安全法的引导,实现生物安全的知行合一,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引领为实践路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做到维护国家生物安全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关 键 词] 社会实践;生物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034-04
近年来,随着全球瘟疫、禽流感、基因编辑事件等的频发,生物安全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成为提升全民生物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1],积极推动生物安全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践行安全教育的重点,强调以社会实践践行学生的生物安全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能力水平的重要表现和必经途径[2],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将社会实践所蕴含的丰富的生物安全教育育人元素、育人价值和育人资源转换为培养大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观的强有力的路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生物安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打造生物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才能把生物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生物安全知识,坚定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政治认同,使其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的必备活动,同时具有实践、拓展等多种提高能力的形式和媒介,因此要充分梳理运用社会实践所蕴含的生物安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并且将这种功能和有效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挥,促进社会实践向学科知识与国民生物安全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转变,使生物安全教育逐渐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高效的实践作用,展现社会实践强大的安全教育功能和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相融合的实例仍很少见,大多体现在社会实践融入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3],对于国民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生物安全的教育更是很少提及。
如何在全球生物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社会实践的生物安全教育功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本文以社会实践的生物安全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创新途径,不仅体现大学生履行“生物安全”的社会责任和践行国家生物安全观的价值追求,也为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生物安全素养、推进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融合、引导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全民生物安全意识和落实高校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教育提供新思路。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内涵
社会实践强调学以致用,尤其是强调知行合一[4-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其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践履的统一。生物安全教育强调的是“增强民众生物安全的意识”,极其注重“提高人民安全意识”和“筑牢生物安全的群众基础”[1]。生物安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似是毫无关联性的两个行为活动,但是因其活动背后所隐含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赋予了两者密切关联性,社会实践在生物安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前者实则是为后者提供桥梁。从基本内涵上来看,生物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所蕴含的价值是一致的,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生物安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施平台,同时生物安全教育多样化推进的同时,注重提升生物安全教育的內涵,使生物安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互融合,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协同关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价值整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实践育人,极其注重育德、德育为先的理念[5],是在新时代发展中融合了时代元素的精彩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二者价值整合,既有生物安全教育理论意义,又有社会实践活动价值体现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现生物安全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与生物安全教育价值和落脚点是一致的,社会实践的品德和政治育人功能,需要大学生来实现的,学生在生物安全教育理论知识自我完善的同时,也需要将其回馈和实践于社会,二者紧密结合,共同作用,使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同向同行,相互协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功能契合
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认知和回馈社会能力的集中体现[6-7],是检验生物安全教育成效和落脚点的场所之一。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生物安全教育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更体现了生物安全教育“以人为导向”的价值意义。社会实践能够与生物安全教育产生联系,是由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生物安全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相统一,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彰显生物安全教育的意义。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生物安全教育提供可靠途径,尤其是为当前大学生实现共同守卫国家、社会、学校、家乡的生物安全的个人理想找到合适的路径,是生物安全教育的最佳实施路径的体现;另一方面,生物安全教育促进社会实践发展,使社会化实践的内容不再单一。生物安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教学也能贯穿和反映社会实践所蕴含的价值。在生物安全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开辟了生物安全教育的新路径,使生物安全教育得到了多元化发展,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生物安全意识。所以,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功能相契合,既要充分发挥生物安全的内容和实施价值,又要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从而促进国家生物安全乃至全球生物安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生物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8],为生物安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强调以生物安全为中心,以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这是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实践意义。
(一)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方向,厚植家国情怀
在全球生物安全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生物安全面临众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生物安全在国家安全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其建设与发展迎来新机遇。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建设中的一大重要部分,纵观生物安全的发展历史,党和国家从未降低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早于2000年便制定了国家生物安全法框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9]。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牢牢将生物安全紧紧与国家安全捆绑在一起。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我国生物安全面临的各种问题,高校需要大力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弘扬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提高大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并培育以捍卫国家生物安全为己任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大学生作为生物安全教育的接受者,将抽象的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在社会实践过程感受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息息相关,通过参与生物安全知识宣传,参加社区、中小学或者科研机构等实践活动,体悟国家安全理想信念大于天的崇高追求,将家国情怀用行动表现出来,这为社会实践和生物安全教育增添了色彩,避免了家国情怀空洞的理论教育。
(二)彰显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学习自信
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奉献社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也是提升和实现大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载体。但是根据目前有关社会实践的研究来看,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进行融合的并不多,使得目前大學生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我国依然面临生物安全各种挑战,确立“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学习自信”的目标,坚定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全新途径,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将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中,充分挖掘社会实践的内涵,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自主地解读生物安全的内涵及识别生物安全风险因子,主动地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将生物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如此才能逐步解决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生坚持“专业精神和学习自信”,可以为解决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守卫战中的难题、探索全新途径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专业精神和学习自信”是推动学生学习动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在生物安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新的途径,确保在开展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有可解决的方法。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信,就要学习并发挥社会实践的内涵,将其与生物安全充分融合在一起,对于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我们必须充分挖掘社会实践的内涵,运用社会实践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为探究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为社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探索新途径。
(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高校生物安全教育目标
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共同构建着国家的安全体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生物安全的引领,如同生态安全一样,引领着生物安全的道德教育、技能教育和思想教育[11]。有学者坚持认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无论是从治理思维、治理主体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12]。生物安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实际行动过程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生物安全教育工作者而言是重点,也是高校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意义所在,也切实地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从理念层面上得来的[13]。社会实践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生物安全教育的载体,对于学生践行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什么形式的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建设中,才能实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物安全教育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括人类与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形势、生物安全治理、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生物安全观等,作为检验生物安全教育有效性的标准,只有学生将这些内涵和理念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次,生物安全意识提升是高校安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共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人才的重要目标,只有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要发挥好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习自信的作用,不断地推动实践育人,为培养共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人才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活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安全的知行合一,达到学以致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
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结合实现了内涵统一和价值统一,以社会实践作为载体来强化生物安全教育成效,以生物安全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二者在路径的实施方面有着一致性。生物安全强调以国家安全建设为重点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标,社会实践强调为国家建设培养可用人才,生物安全教育强调的是提高国民的生物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因此结合当前国内生物安全实际情况,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教育的实施路径应始终围绕国家安全建设进行,坚持以国家生物安全法的引导、国民生物安全知行合一、推动生物安全意识的引领、打造人类生物安全意识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开展。
(一)坚持国家生物安全法的引导
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该法是生物安全领域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该法的正式实施,为我国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是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重要里程碑[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总则第一则,生物安全法是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制定。因此,坚持生物安全法的引导是提升社会实践生物安全教育功能的重要理论支撑。
首先,生物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安全观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推动国家安全建设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安全教育以生物安全法为理论基础,立法背景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安全面临的困境和形势;讲授需要遵守生物安全法律法规是让学生提高维护社会公共生物安全秩序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理解和实践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因此,生物安全教育成果的检验,需要大力地推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生物安全观。其次,生物安全建设离不开国家生物安全建设所需后备人才的培养。生物安全法作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法之一,其反映现阶段我国生物安全面临的紧迫形势和问题等,通过社会实践进行生物安全教育,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践行生物安全观,还要让大学生作为生物安全教育的传播者,提高全民的生物安全意识,所以社会化实践肩负着全民生物安全教育的社会责任。由于,生物安全教育要送校门教育走向社会教育,即生物安全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相关治理部门的责任,还需要更多的生物安全教育传播者,更需要全民的参与与配合;另外,社会实践社会价值的提升需要更丰富的内容呈现,要挖掘社会实践所特有的实践教育功能,使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融入生物安全观、要让学生提升通过社会实践去挖掘生物安全教育的主动性,通过其主动社会实践行动推进生物安全教育建设。
(二)实现生物安全的知行合一
发挥社会实践蕴含的生物安全教育功能,就要在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生物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使知、情、意、行成为一体[15]。社会实践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提高的内在追求,大学生要将社会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发挥出来,将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等社会实践的内在驱动力进行自我改造,并转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新时代,学生对生物安全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社会实践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教育也就更需创新性,只有将生物教育的理论课堂同社会课堂相结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统一。将社会实践的内涵表现在实践过程中,将社会实践的内在精神体现在社会实践的内容上,实现社会实践内涵与精神相统一,促进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化,从而使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生物安全教育中。
(三)突出大學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引领
社会实践在生物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价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生物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实践能够强化大学生个人信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将社会实践与生物安全融合。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在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形成对生物安全的深刻理解[15],更加明确、清晰地对国家安全建设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16],培养爱国情怀;其次,社会实践还具有实践化的作用。生物安全教育的理论意义是以人民安全为导向,增强大学生的生物安全理念、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法普及和生物安全风险识别等能力,但是存在有理论却无实践指导的不足之处,大学生在理解生物安全理论时没有亲自进行实践,很难依靠理论在生物安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实践是理论支撑下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
四、结语
社会实践具有安全教育的特点,生物安全教育工作为社会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内容,在全球生物安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背景下,想要实现社会实践的生物安全教育功能,就需要深入关注社会实践所蕴含的实践育人功能和发展中所蕴含的生物安全教育功能,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生物安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重视增强全民生物安全意识和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在发挥社会实践生物安全教育功能中的重要地位,要从国家安全建设的角度审视新时代生物安全教育,增强生物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审慎规划社会实践在生物安全教育中的发展路径,促进社会实践生物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感谢: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绿色卫士”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N].天津日报,2021-02-09(9).
[2]焦敏,黄德林.基于社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39-40.
[3]李一楠.以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78-82.
[4]张宇明,戴钢书.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结构与现状:社会实践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5(5):91-94.
[5]孙楚航.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开展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89-92.
[6]凌春迎,蔡炎辉.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实践平台构建与应用:以闽江学院为例[J].美术大观,2018(6):134-135.
[7]周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61-62.
[8]黄翔宇,孟宪生.习近平关于生物安全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实践要求[J].湖南社会科学,2021(3):49-54.
[9]刘丽梅,吕君.生态安全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6-42.
[10]陈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33-134.
[11]袁张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4):199-203.
[12]卢浪,徐能武.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现状分析、原因探究与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2):115-120.
[13]张卓,李晨.意义、情感与认同:疫情纪录片的生命叙事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22(1):180-186.
[14]刘晓辉,刘芳.解读《生物安全法》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要求[J].口岸卫生控制,2021,26(6):34-35.
[15]郭娇敏.高中生物学渗透生物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16]邢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中的价值[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5):76-77.
◎编辑 马花萍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072033);贵州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2021B233);贵州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2020JG16);贵州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2021DXS031)和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114223039)。
作者简介:何刚(2000—),男,贵州毕节人,本科,研究方向:微生物。
田海锋(2000—),男,贵州毕节人,本科,研究方向:微生物。
*通讯作者:周丹(1979—),女,贵州遵义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