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霏
姥姥家在一个小村子里。一处坐北朝南的小院儿,矮墙、老屋、水泥地,载着我满满的回忆。
小院的西侧栽着一棵桂树,灰褐色的树干笔直而挺拔,粗壮的枝桠伸展开来,亭亭如盖。在我的记忆里,它一直都是一副高大苍翠的模样,丝毫不似城市街边绿化带里细瘦的桂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栽下的。
桂树横伸出来的树枝上被舅舅拴了两根麻绳,底下吊了个自己做的木头板子,就成了一个简易的秋千。小时候每次放假回姥姥家,我最喜欢坐在秋千上荡啊荡。天高气爽,万里无云,金灿灿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钻出来落在身上,晒得人懒洋洋的。
若是中秋回去,姥姥还会用桂花做月饼给我们吃。咬上一口,桂花的甜香和陈皮的清香混在一起,在唇齿间萦绕,久难散去。这是外面卖的任何一款月饼都没有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
临走前,姥姥将一个叠得四四方方的纸包递给我:“这桂花香着哩,你拿回去夹到书里头。”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柔软的纸包,回去的路上,桂花的香味一直相随。
姥姥家的厨房在院子的东南角。砖垒的灶,侧边开一个添柴生火的口,台面上贴了碎瓷砖,架着一口笨重的大铁锅。我记忆中一直停留着这幅场景:姥姥搬个木墩坐在灶边,枯瘦干瘪的手拾起墙角堆着的玉米棒子添进灶里,再用棍子推进去。火星明明灭灭,柴火哔哔剥剥,白烟溢出烟囱,弥漫了整个厨房,满室都是烟火气息。
玉米是自家种的。秋收后,舅舅舅妈将玉米从层层的叶子里剥出,在屋顶摊开晾晒,直到把玉米粒晒干。一部分玉米交给收粮食的,另一部分将玉米粒剥下来,送到村口打成玉米糁。玉米棒子留下,和玉米叶子杆子、干柴一起堆在厨房,随取随用。
每次我们回姥姥家,姥姥总要做一锅热气腾腾的方城烩面给我们吃。她掐准了点,等我们到家时刚刚做好端出来。这样的一大锅,足够七八个人共食。面片光滑劲道,羊肉汤浓郁香醇,菠菜鲜嫩爽口。一碗下肚,吃得满头大汗,浑身都热乎了起来,一扫长途跋涉的疲惫。
现在,姥姥已经不在这里住了,舅舅外出打工,表哥结婚生子,院子越来越冷清。不知院里那棵桂花树,如今可还好?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点评
叙事性的散文贵在情真。该同学正是借助于童年时在姥姥院子里的桂树下荡秋千、吃桂花月饼和吃姥姥做的烩面等诸件小事串起对姥姥深深淺浅的回忆。描写的场景细腻真实,安排的故事有详有略,而姥姥则是故事的中心。那份温暖的记忆、那份深厚的情感穿过岁月,深深地印在小作者的心间。
(指导老师:黄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