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灵长类动物学家莉萨·拉普波特在巴西看到了让她惊讶的一幕。一只金狮狨妈妈将纤长的手指伸进一根树枝的空洞里,那儿有只胖胖的甲虫,但它并没直接捉住甲虫享用,而是低声唤来它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空树枝里掏出虫子。拉普波特之所以吃惊,是因为她曾被灌输过这样的观点:动物是不会教学的,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
这种怀疑正被逐渐打消。从2006年开始,动物行为学家先后在狐獴、斑鸫鹛、华丽细尾鹩莺和岩蚂蚁等多种动物中发现了“教学”行为。
得到认证的“老师”岩蚂蚁
科学家们按照卡罗的教学三要素寻找了多年,发现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之外,最接近“老师”标准的是岩蚂蚁。
与其余种类蚂蚁不同,岩蚂蚁靠的不是散发化学物质标记路线,而是记住位置坐标。当一只岩蚂蚁“侦察兵”找到食物后,会返回家中请求“搬运工”支援,它首先释放一种激素,告诉另一只岩蚂蚁跟它走。老师先在前面走几步,等着学生记住位置。学生记住后,会用触角搭在老师后半身上,让老师知道它已准备好迈出下一步。
套用卡罗的教学三要素,岩蚂蚁算是货真价实的老师了。
“侦察兵”放弃了原有的行走速度,而是缓慢地停停走走,这既是老师的改变,也是它的付出,因为如果没有学生,它可以走得更快;学生从中获得了重要技能——锁定食物的位置。学生继而也可以成为老师,指导其余岩蚂蚁认识路线。
狐獴的言传身教
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非洲狐獴的研究,进一步揭开了动物之间“教”与“学”的秘密。
狐獴又称猫鼬,是中非地区独有的一种獴科动物。狐獴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常以剧毒的蝎子为食。为确保小宝宝安全,狐獴爸爸和妈妈会将蝎子杀死或将其制服后再喂给孩子。待孩子逐渐长大,再循序渐进地喂给它们稍微带有毒腺的蝎子。就这样,小狐獴一步步学会了如何将蝎子的毒腺拖出来。
不过,老师采用的并不是科学家口中的“复杂认知系统”,而是学生发出的叫声。所以,狐獴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就能循序渐进地让小狐獴练习捕猎技巧,避免被蝎子蜇的风险。
令人动容的“生存课堂”
母狐对孩子的教育更有系统性。第一步,它们将咬伤的田鼠放在幼崽身边,鼓励孩子争夺。第二步,要求孩子与负伤的田鼠格斗。最后是实战,带它们到树林、田野中去捕捉田鼠。
猎豹是靠速度吃饭的,而速度的训练需要从小抓起。所以,在猎豹幼崽断奶后,猎豹妈妈会咬住猎物拖着跑,让孩子在后面追,这样在高强度训练下,猎豹幼崽一旦学成,就可以追高速奔跑的羚羊了。
非洲大草原上最著名的羚羊——汤氏瞪羚,主要天敌就是猎豹。当小瞪羚出生后,妈妈会用嘴不断触碰小瞪羚,尤其是腿部,在这种刺激下,小瞪羚会在出生5分钟内就站起来,之后,在妈妈带领下,小瞪羚出生后15~30分钟就会短暂奔跑。等到孩子4周大时,瞪羚妈妈会带着幼崽觅食,此时,妈妈会教孩子哪些植物能吃,以及如何刨挖植物根部。這样,跟妈妈学习6个月后,瞪羚幼崽就可以自己在族群中生活了。
(摘自《齐鲁晚报》于梅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