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研究

2022-05-30 18:24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委党校课题组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联谊社会阶层人士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委党校课题组

[摘 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后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更好发挥他们在新时代的作用,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统战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从党内法规层面明确规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亟需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功能作用、存在问题、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予以认真落实。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 建设

[中图分类号] D 6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4-0 0 8 3-0 7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2 0 2 1—2 0 2 2年度招标课题( Z B 2 0 2 1 0 7)、2 0 2 2年度省领导圈定课题(皖社科字〔2 0 2 2〕7号) )阶段性成果。

2 0 2 2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统战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党内法规层面,明确规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因此,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刻不容缓。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功能作用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主要功能

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构成来源来看,他们从事的职业种类繁多且差异较大,主要以腦力劳动为主,都处在体制外,以党外人士为主,分布于各种新业态之中,是一个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庞大群体。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重要的思路。他在2 0 1 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 1] ( P 3 0 4)《条例》明确指出,要通过实践创新基地、联谊组织等形式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联谊组织,将他们“组织起来”,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为主组成的集统战性、联谊性、非盈利性于一体的社会团体[ 2] ( P 9 2)———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简称“新联会”)应运而生。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它是连接党委政府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毋庸置疑,政治性是它的首要属性。一方面,联谊组织具有政治动员功能,它通过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全体成员致力于共同政治目标,将党和国家意志传达到所联系的群体中去;另一方面,联谊组织还具有政治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通过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群体成员的利益诉求,引导他们进行有序政治参与,将他们的社会需求反馈到政治系统中去。同时,联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具有社会性。它作为连接国家和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既要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责任,完成各项政治任务,又要面向全体成员,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是一个吸引个体、构建团体、凝聚社会力量的组织化载体,承担着培育个体之间的相互团结与情感归属,实现原子化个体、零散化团体与国家间有机联结的社会建设功能。[ 3]因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在政治引领、凝聚共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

2 0 1 7年1月4日,中央统战部官微“统战新语”首次披露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约为7 2 0 0万人,其中党外人士占大多数,占比达9 5. 5%左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规模进一步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不断发展壮大,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联谊组织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意义重大。

一是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遍年纪较轻、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敢于尝试和易于接受,广泛分布于一些技术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和网络化应用广的新业态和新产业,在科技赋能转型发展中具有极大优势,是一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通过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这一平台,充分发挥联谊交友作用,集聚集体智慧和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迫切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类风险隐患增多,社会治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于多行业、多圈层,但“体制外”或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使得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治理系统之外,成为不受任何束缚的群体,对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立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联谊组织建设,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有效聚合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四类人群的职业优势,如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新媒体从业人员可以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益性、志愿性服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治理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是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要求。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由于传统统战工作理念和方法已不完全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要求,特别是统战工作对象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必须从制度、体制、机制、政策、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深入研究和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和社会需求,针对他们的特点将传统统战思维与现代社会治理新理念有机融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联谊组织的平台作用,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更多社会新生力量转化为统战力量,用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推进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开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

四是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各项改革都处于深水区,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正处于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类群体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他们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这给党长期执政带来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是这些变化中的重要力量,日益成为党长期执政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高度组织化,从思想上、行动上、情感上关心关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需求,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最早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的是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早在2 0 1 2年,温州市苍南县和瓯海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相继成立。2 0 1 3年1月,宁波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但随后几年几乎没有一地成立。2 0 1 7年2月,第一次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提出,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不断扩大团结面。会议结束后,山东日照、滨州、新泰和四川成都、广元等地相继成立联谊会。特别是2 0 1 8年之后,全国各地县级以上联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有的地方甚至下沉到乡镇(街道)。安徽省在2 0 2 1年底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芜湖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成立于2 0 2 0年1 0月,到2 0 2 1年6月,芜湖全市实现9个县(市)区全覆盖。由于各地联谊组织成立的時间不长,都还处于成长期,因此,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会员发展有难度,思想凝聚力有待提升。尽管目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规模庞大,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统战身份,更不清楚新联会的相关情况,加入新联会的意愿不强烈。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工作在体制外,即使想入会,也是困难重重。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入会会受到企业管制,企业主支持力度不大,想入会的管理者又担心两头兼顾不到;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认为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帮助;自由职业者更是认为会员身份可有可无,从而导致新联会在发展会员时有一定难度。而已经入会的会员中党外人士又占绝大多数,他们虽有一定的政治参与诉求,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我国的发展道路信心不足,对我国的制度优势体会不深,政治认同度和思想凝聚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外部支持不足,资源获取有限。由于各地联谊组织都是近几年刚刚成立,都处于成长期,迫切需要外部支持。但各级党委政府对联谊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组织运转和活动开展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物质层面保障不足,缺乏必要的人、财、物支持。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各级联谊组织大都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在芜湖市9个联谊组织中,除了市新联会和鸠江区、繁昌区、三山开发区新联会有党委政府提供的办公场所,其他县市区都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多安排在实践创新基地、会长单位或其他会员单位,所有联谊组织均无专职工作人员。在活动经费保障方面,也只有个别联谊组织得到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其他的主要是依靠会长单位的自觉捐赠。由于捐赠时间及款项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导致联谊组织不能及时有效开展活动。有些地方甚至通过收取会费和依靠会员捐助来开展活动,这不仅会影响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开展的质量,而且也不能保障联谊组织的长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精神层面供给不足,社会认同和政治待遇亟需提升。尽管芜湖市9个联谊组织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但社会知晓度、知名度和认同感普遍偏低,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更是与工商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无法相比,从而影响其发展。

三是政治主导是主力,社会发育不足。虽然目前芜湖市各县(市)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已实现全覆盖,但由于都还处于组织创立成长初期,宣传力度不大,社会知晓度不高,就连大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不清楚自己的统战身份,更不清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的功能作用和发展前景,加入新联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各级联谊组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当地统战部门的大力推动,在联谊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也主要是依靠统战部门来主导,联谊组织只是来配合,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新兴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联系较少。因此,无论是从联谊组织的成立、活动开展情况还是从工作方式方法来看,都带有较明显的行政色彩,联谊组织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性都没有真正培育起来,被统战部门带着“转”的“公转”多、自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转”少。

四是资源整合有难度,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量庞大,群体来源复杂,流动性大、分散性强、思想活跃,他们更换工作频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一些自由职业者的组织性、纪律性较弱,这也加大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在资源整合上的难度。同时,由于缺乏单位管理的束缚,加之职业属性的自由度较高,使得自由职业者对加入社会组织兴趣不大、热情不高,他们之所以加入联谊组织,主要是因为业缘、地缘和趣缘等,没有很明确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追求,很难达到建立联谊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的初衷。

五是社会影响面不广,活动质量有待提升。正是由于联谊组织在设立之初就存在社会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社会活动时就出现较大被动性和随意性,活动开展缺乏计划性,活动质量参差不齐。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 2 0 2 1年,芜湖市的9个联谊组织,每月开展三至四次活动的仅占1 1. 1 1%,每月开展一至两次活动的占3 8. 3 5%,每半年开展一至两次活动的占5 0. 5 4. %。这些活动内容无特色、主题不突出、形式无创新,大部分活动的统战性、专业性、服务性不强,与其他一般社团的活动并无多大区别,主要是举办论坛和讲座、学习培训,开展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质量不高,对会员的吸引力不强,在全市的影响力不大和知晓度不高。

三、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党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

党的领导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的根本前提,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统战部门应本着充分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的原则,突出思想引领,不断凝聚政治共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指导各级联谊组织做好党建工作,通过采取经常性的定期通报、专题辅导、座谈研讨等形式,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推荐培养政治素质高的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对热心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党员会员可列席当地同级党(工)委会议。加大对会员的政治认同、社会认同、身份认同、心理认同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身份标识,充分发挥联谊组织统战性、联络性、专业性的优势,增强联谊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全体会员合作共赢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通过组织代表人士召开座谈会、文化沙龙、专题培训、统战大讲堂等,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当使命、建功立业、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二)建立制度保障,加大支持力度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尽快出台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规范性文件,从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层面给予联谊组织建设坚强保障。二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经费保障组织正常运转及活动开展。三要有人员保障。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以保障组织活动开展的规范化、正常化。四要加大政治安排。适度增加联谊组织负责人在人大、政协当中的政治安排,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荣誉获得渠道,建议各级政协中增设“新阶层”界别,对拟作政治安排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考察时要征求所在联谊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保障联谊组织成员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待遇。

(三)挖掘内生动力,拓展社会功能

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来说,政治主导的外部力量可以帮助其逐步发展,但其作用有限且不可持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若要得到长远良性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其自身所蕴含的人脉基础,深入挖掘其内生动力,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统战部门要加大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各类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动作的良性自组织的引导和扶持,高度关注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头部人才”和“腰部人才”,对各方面表现良好的人才应积极吸纳入会,并给予政治上的安排,使其尽快成长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中的标志性、关键型的“代表人士”。通过这些“代表人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动更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能力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要提升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首先要提升“自服务能力”。何谓“自服务能力”?课题组认为就是服务新联会会员的能力。通过整合吸纳符合条件的“自组织”或相关社会组织加入其中,搭建各种形式的合作服务平台,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如,可以通过实践创新基地为打算创业的会员提供一条龙辅导服务。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年轻人多,他们的思想活跃、充满激情,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参与意识强,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想帮,充分发挥新联会“联谊交友”的“初心”,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解决实际工作困难和创造良好发展空间,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才能真正走进“人心”、打动“人心”、凝聚“人心”。[ 3]其次是要提高“他服务能力”,也就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可以按照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社会化大统战工作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搭建合作共治平台,委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承担政府部分事务性、执行性、操作性服务职能,如财务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法律咨询等,进一步提升联谊组织服务公共事务的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可以按照“需求为本———专业为力———社会为核”的模式,以创建品牌活动为抓手,以项目运营为载体,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努力提高社会服务的供需匹配度。

(五)分类分众施策,发挥人才优势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作支撑,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包含的四类人才数量庞大、质量上乘,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分类分众施策,建立各行业分会,发挥行业集聚效应,推动其立足本职工作,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业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社会创新。如芜湖市新联会已下设1个分会(网络分会)、5个专委会(社会服务专委会、创新创业专委会、会员发展专委会、网络聚力专委会、法律政策专委会)、2个服务团(市司法局同心律师志愿服务团、市民政局新阶层人士活动中心) ,正积极响应“双创”升级、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通过线上和线下开展“四送一服”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和“双招双引”推介活动,吸引芜湖市全日制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投身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文化创意、少儿教育、互联网等领域,为他们量身定制打造实践创新平台。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如会员之家、风采展示台、创业梦工场、参政议政厅、社会公益吧,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的功能作用,积极为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潜力,最大限度释放其“新能量”。

(六)积极投身公益活动,提升社会价值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是凸显其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应本着“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社会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就扩展什么职能”的原则,以项目化、品牌化、社会化为工作思路,积极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努力提升社会价值。通过各方联动,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业服务优势,与社区、村、企业、学校等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服务项目,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芜湖市新联会在2 0 2 2年3月繁昌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联合各县(市)区新联会,启动“同心同行”抗疫募捐活动,广大会员积极响应,短短一天募集资金和抗疫物资数十万元驰援繁昌,树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良好形象,扩大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參考文献:

[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 2]张献生.新时代统一战线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华文出版社, 2 0 2 0.

[ 3]吉秀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政治性———社会性的二维分析[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2 0, ( 0 2).

责任编辑:胡芬芳

猜你喜欢
联谊社会阶层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联谊联心联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海外联谊工作新局面
WHEELS IN MOTION
真诚可颂 艺功可赏——对“云陶伍独”联谊为艺的感想
不忘立社初心 牢记联谊使命
“绿色”联谊亮点多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