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父亲一起走亲戚, 父亲在路上告诉我,姑姑家里生活艰难,中午留饭时,不要回碗,饭吃七八分饱就行了。那时,我走亲戚的目的本来就是图个好吃的,父亲的话真让我失望。
中午,姑姑给我们做的是捞面条。姑姑用大碗给我盛了满满的一碗,别看那时我年龄小,但特能吃,没多大一会兒,满满的一碗面就下了肚。姑姑忙着再给我盛,父亲在桌下用脚提醒着我。我就连连说:“吃饱了,吃饱了,我真的再也吃不下了!”姑姑笑着,直夸我:“孩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虽然我不太明白,姑姑为什么这样夸我,但我的心里还是很高兴。
返回的路上,父亲对我的表现很满意,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们乡下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一般到亲戚家去做客,吃饭都不回碗,尽管人家很热情、很真诚,但也不会回碗。”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父亲说:“现在家家粮食都不宽裕,谁知道人家的一碗面是自家的,还是为了招待客人现借的?若是人家现借的,你又回碗,这让人家多尴尬!再说了,在亲戚家吃饭不回碗也是一种礼数,显得自己很有涵养。”
“吃饭不回碗”成了人们在艰难岁月中的一种契约,更是朴素的做客之道。虽然这种做客之道有点让人心酸,但其中做人的善良与对别人的体谅,却令人久久回味。(摘自《思维与智慧》 赵文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