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老师:同學们,下面我们借助收集的资料,谈谈《好的故事》中,作者是怎样把虚幻的美丽、优雅、有趣和现实的残酷、无奈、艰难进行对比的?
丁园:作者写此文时是二十世纪初期,军阀统治极其混乱,列强疯狂压榨中国,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鲁迅先生看到混乱的国家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内心无比苦闷,于是写下了《好的故事》,既表达了内心的愤懑,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文章开头写道:“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外面四起的鞭炮声与室内弥漫的烟雾渲染了当时的政治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
浩帆:下文随之笔锋一转,写到“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把好的故事中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和万颗奔星,营造出一种明快的氛围,富有动感,表达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岳老师:两位同学体会得非常好,本文作者采取象征手法,以现实中的事物表达复杂的内心感受。
李玉:“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写出希望的势头兴起。但接着写“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让我们看到希望快速被摧残。
明宇:“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幻境的美好还不等作者看清楚,就被无情的现实打碎。但作者发出了“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的呼唤,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要和黑暗社会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
岳老师:是的,作者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地抗争。坚信黑暗终将退去,黎明必将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