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儿载着心愿》基本是以童年的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20世纪70年代,我的童年很长时间一直局限在大山沟里,从一座大山沟转到另一座大山沟,因为我母亲是一名常驻大山沟教学点的人民教师。后来母亲调到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地势平坦,人烟稠密,简陋的教学点也换成了一所像模像样的小学。在那里,我第一次见识了蜂窝煤炉,见识了竹竿井,还见识到了电灯,但最让我震撼的,还是某一天突然冒出来的一河的船!至今那些船都还在我的记忆里停泊着,还有那个一身酒气而又心地善良的老水手,也总是在我的梦里笑嘻嘻的。
我说不出我为什么对船有一种特别的偏爱,马车牛车还有当时已经出现的拖拉机和汽车,同样是交通工具,但我喜欢它们的程度远远比不上一条船。不是机械船,就是一条简简单单的木船,用古老的方式制作出来,可能还有蓬,有帆。就是这样的一条木船,因为早就融入了我们民族的整体记忆,所以我第一次看见就感觉无比亲切。童年的我迷恋折纸船,每一条纸船我都把它们放入了溪流或河水中,追着它们跑啊跑。可往往没跑几步,纸船就让水浸湿透了,下沉,解体,最后还原成一张白纸。记得泰戈尔有一首写纸船的散文诗,开头的文字是这样的: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我用大黑字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不知道泰戈尔放了纸船后是不是也像我一样随着纸船跑了一段路,如果他这样做了,他肯定会看到纸船的下沉。也许他是假装不知道这种结果吧,因为他要让纸船承载他的梦想。没错,人生需要梦想,我之所以折那么多纸船,将它们放入水中,原来也是要它们承载我的梦想的。我的梦想是什么?说来说去,就是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我把梦想放在纸船里,但是一条条最终下沉了的纸船,辜负了我的嘱托。
木船轻易不会下沉。木船可以去到很远很远的外部世界,但现实就是,没有一条木船是属于我的。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我偷偷上了一条满载货物的木船,让它带着我顺流而下。后来我还是被人发现了,在城关码头被赶了下去,这期间,好心的老水手一直是我的保护神。我没有到达沙市乃至汉口,那样的大世界本来是我最大的目标,可能够在城关逛一圈,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对大山沟出来的孩子来说,城关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外部世界。
故事情节也许比较平淡,这与我的创作追求是分不开的。早年我创作,总喜欢猎奇猎艳,可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样,经历过一番沧桑过后,才发现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现在我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是,文字一定要是性灵的自然流露,不能“作”。让我满意的,《船儿载着心愿》就是一种纯性灵的流露。一种诗意朦胧的记忆,与读者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审美距离。也许我还可以在一些细节上添枝加叶,在老水手的刻画上再多一些笔墨,但那些添加上去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种“作”。
小说对时代的变迁有一种伤感,伤感于一条河流的死亡,也伤感于那些木船的無踪无影。其实,这些都是大自然原有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要问:时代的进步,难道非要以对大自然的破坏为代价吗?
责任编辑/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