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玮 常樯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汕头大学文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是当代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他编著有德文汉学期刊《袖珍汉学》《东方·方向》,主要译著和作品有六卷本《鲁迅选集》、十卷本《中国文学史》、十卷本《中国古代思想家丛书》。他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为中国和欧洲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外交人才、汉学专家。因在学术研究、翻译及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他曾获多个奖项,包括德国翻译界最高奖——“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以及“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中坤国际诗歌奖”等。顾彬关于中国文化的解读,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
尽管今日的顾彬以文学研究和翻译著称,但据他介绍,他最早的专业是哲学和神学,后来感觉自己还太年轻,无法把握、理解哲学和神学的深邃义理,于是便转而研究德国文学了。
上世纪60年代,顾彬开始学习古代汉语,逐渐培养起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当时,限于国际环境,为了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体认,顾彬只能先到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的日本,期望在日本能够发掘更多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余绪。
顾彬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抒情诗。通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也更期待有朝一日能到中国实地考察学习。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联邦德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取得博士学位后,顾彬有机会来到中国,到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在此期间,他第一次细致系统地阅读了毛泽东、鲁迅等人的著作。
此后,顾彬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学、波恩大学任教,讲授中国文学,培养翻译人才。自1985年起,他在德国培养了一批文学翻译工作者,他们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走进德国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几十年来,顾彬无数次踏上中国这片热土。如今已年逾七旬的顾彬,仍频繁往来于中德两国之间,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让他必须保持对当下中国的关注和研究,唯其如此,他的学术研究才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今日中国,伴着民族复兴步伐加快,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彬从自身理解和感受出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三种理论对他影响深刻:儒家的“学习”理论、道家的“放松”理论、佛家的“虚空”理论。他特别补充说,儒家的“学习”理论包括两部分,“学”指“学习”,“习”指“练习”。这其实就把握住了儒家思想的真谛,按照儒家的本意,学习与实践不可分割,知与行要在人身上实现完美统一。
曾经,顾彬最欣赏、最关注的中国古代人物是庄子,因为“《庄子》语言美,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思想有深度”。但现在,他更喜欢谈孔子,他给出的理由是:“目前,无论哪一个社会,恐怕都需要这样的老师——多谈人与人的关系的老师。庄子代表道家,道家主张个人的拯救;孔子代表儒家,儒家主张集体的拯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论语》的‘仁就包括‘我和‘你。”
顾彬还站在中德文化比较的立场上指出,德国当代哲学便受到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的影响。他说:“20世纪的德国哲学发展了‘你与我的理论,特别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不论德国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其共同点就是——人只能通过学习和练习,才能做真正的人。”而对于中国哲学和德国哲学的差异,顾彬则认为主要体现在出发点的不同上:德国哲学以“个人”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以“集体”为出发点。这种对中德哲学不同之处的简化论述,显然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进行文化比较。
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上,顾彬提醒我们,要敢于面对过去,要用历史的眼光和观点,对历史中具体的人和事,进行认真而理性的分析。他说:“不要怕历史,只有面对过去,才能保护文化,传承文化。”
带着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顾彬谈了他对“西方”这一概念的理解。他说,历史地看,“西方”这个概念让中国人把欧美看成了一个整体。事实上,具体来说,中国人所谓的“西方”,包括太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不可一概而论,因为美国与欧洲不同,欧洲内部各个国家也大不相同,“德国就完全是另外一种世界”。
他还以马丁·海德格尔为例进行论说。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顾彬认为,尽管海德格尔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做过错事,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在德国,我们把人与作品分开来看,人会有罪,但他的大作却不一定。”顾彬以此来提醒我们,对于一些大思想家、文化学者的思想观点、行为选择,要进行具体分析,还要带有一种理性客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