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江
乡镇志书编纂是一项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编纂乡镇志书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记载乡镇的历史发展进程。一部高质量的乡镇志书,既是一部乡土教材,也是一个对外宣传窗口。但乡镇志书不等于教材、宣传资料。乡镇志书作为记述和反映地方自然、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要求编写用语准确、简洁、朴实、鲜明,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科学、完整地记叙乡镇的历史全貌。然而,由于乡镇修志编纂者大多来自退休干部、教师等,因其长期从事公文写作,形成了一套难以改变的写作模式。近年来,笔者阅读了几部乡镇志书,发现有的志书硬伤累累,在此谈谈乡镇志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忌主题先行
乡镇志书的生命是资料,贵在述而不作,让大量真实可信的史料说话,为各个方面的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以为,志书编纂者要本着存史资鉴的原则,既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又反映时代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有的镇志工业篇用“飞速发展的十年”来表述,其硬伤在于:写作方式上,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以列举事例的方法来阐述论证观点,罗列一二三四来代替对工业发展的定性;编纂体例类似总结报告、教材讲义,往往忽视事物发展的历史路径、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的记述,只记成绩,不记问题。当然,编纂志书的笔法应当是“据事直书,书中有断”,这既要强调尊重历史和存真求实这个基本精神,又要强调编纂者主体意识的适度表达。其中的“断”,就是编纂者蕴含在志书中的主体意识。但这种适度表达,不能越界为妄下断语,主题先行,代替读者的思考。这样,乡镇志书将异化为歌功颂德的宣传品。
忌政治宣传
胡乔木同志曾讲:“做地方志编辑工作的同志,要力求在编辑工作中避免一种所谓‘政治化倾向。所谓‘政治化,就是不适当地表现出一种政治的色彩,这样就减弱了著作的严谨性、科学性,使地方志染上了一种宣传色彩。”最典型的弊病就是在一些志书和志稿中存在着“解放前一团漆黑,解放后一片光明,改革开放以来一帆风顺”的“三个一”模式。这其实是编纂者线性思维的常见病,缺乏对历史复杂性、多面性的深刻把握,造成志书反映历史不全面的缺憾。有鉴于此,在乡镇志书编纂中,力求避免当前社会宣传中的如下流行语言:“谈到管理理念无不“以人为本”,谈到领导班子无不“精诚团结”,谈到干部队伍无不“精神振奋”,谈到队伍建设无不“奋发有为”,谈到工作成绩无不“硕果累累”,谈到乡村环境无不“舒适优美”。这些语言貌似乡镇特色,实则千篇一律,尤其不能反映到志书中去。
忌以词害义
志书直书其事的章法,其每一种体裁、体例运用是否合理又是通过篇、章、节、目结构来体现,并通过文字记述方法来表达,这决定了志书语言运用力求朴实,不偏尚文藻,不堆砌词藻,杜绝一切空话、大话、套话。某镇志中多次出现诸如“辉煌”“一流”“生动”“很大”“很好”“重大”“巨大”之类的形容词,用之过频,就会出现以词害义的情况。在这些形容词给人带来首次视觉冲击之后,难免造成读者视觉倦怠,就像一场盛宴之后,食而无味。大肆渲染,宏大叙事,虽然占据高度,但往往造成一种阅读屏障,从而损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效果。志书语言要求准确、简洁、朴实、流畅,尤其对于志书的篇名,要求惜字如金,能用3个字的不用4个字。有的志书各节标题形成排比对称结构,如“科学管理谱新篇”“文明创建结硕果”“科技兴镇大发展”“环境建设创辉煌”等标题,词藻可谓优美,可惜违背了志书简洁、朴实的原则,如删去各节标题后3字而不损其义。因而,志书中忌用形容词、副词,忌用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修饰语言等,是值得志书编纂者高度重视的。
忌贪大求全
乡镇志书不能照搬县志体例,一味求全。乡镇地域范围小,可记述内容也相对较少。框架过大会造成各章、节无内容可记述,过于简略;篇目设置呆板则会导致志书过于模式化,千志一面。如有的乡镇志书,将其他政党、农民团体、审判等都设专章记述,使得章下内容过于单薄,缺少丰富翔实资料作支撑。有的镇志,个性被共性包围,信息不多,重点不突出。一部厚厚的志书,却离精品佳志相去甚遠。贪大求全的弊病来源有三:一是认为志书按“横不缺项”要求,编得越全越好;二是志书大多采用章节体,各行各业不能缺;三是撰稿人员对本单位取得的每一项业绩均舍不得割弃,结果事无巨细地记入志书中。相反,县志中无法详细记述,而乡镇志书必须记述的村镇建设、乡土文化、特色产业等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因此,乡镇志书的篇目设置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体裁,从捕捉、集中、整理信息入手,筛选精编,择优载入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只有把乡镇志作为一部独立志书,才能跳出县志束缚,才能编纂出高品位的乡镇志书。
忌不接地气
如清代温汝能在《龙山乡志》序中所说,“余曰:郡之视邑,犹邑之视乡。郡不能专而详,必有待于邑,邑亦不能专而详,不又有待于乡耶!”乡镇志书填补了一些地方微观、具体资料不能传世的空白。但有人认为,乡镇志是县志的延伸,县志中已经详细记载的,在乡镇志中就可以忽略不记或略记。如有一部镇志,在民风民俗篇目缺少方言内容,理由是与县志内容相类似。其实,这种做法欠妥。县志基本是从宏观的角度,记载和反映一地的历史与社会发展,乡镇的许多内容不能一一记入县志,县志记事的详略程度只能是相对的。乡镇志书是补充县志内容的缺略,许多内容因缺乏县域意义不能记述县志中,但这些内容对本乡镇来说极具价值,这些县志不记或被略记的人与事,只有靠乡镇志书来记载,其内容微观、具体,更接地气。对于民俗、方言篇目,乡镇志与县志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的,乡镇志书不仅要记,而且要从微观上去丰富内容。如桐乡市《崇福镇志》对民间歌舞的记述就体现了这一点。崇福“拜香凳”原为民间宗教活动中迎神赛会的一种形式,从清朝一直流传至民国,20世纪50年代经县文化馆整理,将唱词改为适合时代的内容。如“并蒂莲花”舞蹈称“花篮舞”,1958年在莫斯科获金奖。1987年,《拜香凳》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对保存崇福民间资料,研究民俗题材内容和特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忌缺乏特色
全国乡镇众多,乡镇志书若不能突出自身特色,势必导致千志一面、平庸无奇。从目前已出版的一些乡镇志书看,框架结构雷同颇多,具有特色的较少。还有不少志书,在反映地方特点和特色上,尚存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对一地的地方特色缺乏全面、深刻的反映。如有的志书只注意优势上的特点,忽视了还存在的劣势特点;有的志书只注意显性的特点,忽视了较深层隐性的特点;有的志书只注意静态的特点,而忽视了动态的特点;有的志书多注意微观的特点,而忽视了宏观的特点;有的志书以偏代全,在经济领域中只注意了国营、集体经济的特点,而忽视了个体和私营经济的特点,等等。上述这些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志书的编纂质量。但一部好的志书,应当具有自身特色。各乡镇不仅地域内资源、产业不同,就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策略也不同,其特色亦不同。因此,乡镇志书编纂者应抓住乡镇的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当地资源和经济优势,加强对地域内重点经济、特色经济的记述。以桐乡市濮院镇为例,其在全国是以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而著称,那么它的资源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资源目前的状况如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等等,都是《濮院镇志》需要记述的内容。再如40多年来,随着濮院羊毛衫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濮院的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成为该镇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2019年濮院羊毛衫市场实现成交额1000亿元,实现物流货运周转量52万吨。濮院羊毛衫产品遍销全国各省、区、市,并远销日本、法国、英国、韩国、俄罗斯、意大利、南非、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忌归属混乱
志书层次过多会造成门类归属困难、结构混乱。一部乡镇志书,由数百上千个“各自为政”的条目,分别编入篇目和章节之中。哪些条目编入篇目或章节,似乎不成问题。但由于受体制和习惯定势的影响,条目在归属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多见的有:按部门管辖归属,使之内容局限性较大;按工作单位归属,使之通常均有的工作重叠和零乱;还有少数归属不当,即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给读者检索带来一定困难。然而,志书编纂者应遵循“以类系事、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原则。这主要是针对志书编写资料如何进行分类和科学归类而言,这一原则也是由乡镇志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不这样进行分类记述,编纂出来的书就不叫地方志。具体要求是:将性质基本相同的同一类事物归属到一个篇目中去记述,不以单位、部门来进行分类,原则上要打破单位或部门的界限。当然,在把握这一原则进行分类的同时,还要参照国家行业的分类标准,并适当兼顾部门的管理体制。一般来说,志书条目的归属,应当从实际出发,按篇章节格局“对号入座”,便于读者查阅。
忌记事无序
行文有序,是一切文体的规范。乡镇志书是资料性文献,更要求如此。志书采用的文体是语体文记述,横排竖写是志书的基本特征。竖写不管以时为径,以事为线,点面结合,还是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写兼而有之,都应从方便阅读和查询资料出发,做到记事有序、层次分明、由远至近、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志书条目记事无序的常见表现大致有:头重脚轻、事件错位、时间颠倒、枝节繁杂。有的志稿中,存在文不对题、文不扣题现象;或者标题不具体,内容很杂乱;或者一个标题下写两个以上事物,互相混淆、干扰。如有的志稿标题为队伍建设,但里面混进一些机构内容,队伍和机构混着写,队伍建设怎么发展变化的反而反映不出来。然而,不可能要求志书编纂者是所有领域里的行家里手,但是,对所记领域一无所知,即使占有了详实可行的资料,也难以取舍和下笔。克服这些问题并不难,志书编纂者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搜集资料。只有对社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知道大多数领域里历史和现状的一般情况,才会占有足够资料,按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认真加以梳理,才能避免记述的无序性和取舍的盲目性。
忌资料残缺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曾说:“古人作志必先聚书,惟备万卷之储乃可资考证之益。”广泛搜集并认真整理相关资料,是编好乡镇志书的先决条件。与县级不同的是,乡镇一级没有设立专门的地方志工作机构,再加上近年来地方辖区区划调整、撤乡并镇较为频繁,社会档案意识薄弱,文件资料遗失严重,志书编纂是七分资料三分写,如果没有资料搜集,编纂就成为无米之炊。而通过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寻根溯源,搜集整理资料,从中窥见自然地理的变化、人口村落的迁移、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精神的传承等,志書编纂者对于所得之资料,通过筛选、考证、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最能反映区域特色的资料挖掘出来,这是保证乡镇志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祖辈聚居的村庄正在逐渐消失。有的志书条目,看标题不错,但因资料残缺不全,降低了使用价值。乡镇志书编纂者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挖掘历史和现实的人文资料,特别是口述资料。许多历史事件缺少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资料,需要编纂者想方设法寻访当地知情老人,对他们掌握的资料,要及时抢救。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还需进行认真的考证。来自不同途径的资料,常常会有出入,要反复核对、比较,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忌交叉重复
志书内容允许有交叉,但不能出现简单的重复。初稿往往出自多人之手,出现重复现象几乎不可避免。志书交叉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概述与篇目的重复。概述是站在全志的角度,从宏观上高度概括各篇目内容的记述,它与篇目之间,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因此,只要掌握概述的抽象性和篇目的具体性特点,就不会出现简单重复。二是大事记与篇目的重复。大事记是把分散在各篇目中的大事、要事用时间这根线贯穿起来而形成的记述,它与各篇目是前后照应的关系,又是纲和目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大事记只能采取索引或提纲挈领式的写法,只要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大要素交代清楚即可,否则过于具体必然与篇目发生重复。三是篇目之间内容交叉的重复。由于客观事物的互相联系,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错综复杂的状况,由此产生各篇目之间的内容重复。对此,可采取取其所需,各有侧重;分清主次,择主而从;采用互见办法。四是文字与表格的重复。文字记述已明确的内容,不必再附上表格,否则就是画蛇添足。需用表格时,文字以简述为宜,避免出现文字与表格的简单重复。其实,志书总纂阶段只要合理处理交叉,避免重复现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参与乡镇修志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据此谈了几点粗浅看法。一孔之见,一己之识,不揣简陋,冒昧提出,期待与志界同仁切磋勖勉,共商改进之策。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志书质量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作者系浙江省原桐乡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