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覆灭。国家飘摇,人民食不果腹,在那个贫困、孱弱、黑暗、动乱的时代,读书是改变国运,救亡图存的唯一方式。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发展军事、科技、经济。随之,读书救国成为了先进青年一生的追求。
中国数学· 苏步青
读书不忘救国
苏步青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在读初中时,苏步青对数学一直没有兴趣。初三那年,学校里来了一位数学老师,给他们上第一堂课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课本,讲国家。”这句话,像晶亮的子弹射进苏步青的心房。
那堂课让苏步青知道了,世界各国都想来瓜分中国。要振兴中华迫在眉睫。老师告诉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救国,就要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
这堂课让苏步青明白了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从那以后,苏步青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奋发读书学习,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他尽快进入数学研究领域。
中国钢铁· 肖纪美
读书,不做亡国奴
肖纪美是中国金属材料科学家。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九·一八”事变给读小学的肖纪美心理烙下印记:好好读书,让国家富强,不做亡国奴。
193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今西南交通大学)录取,从此走上了钢铁救国之路。
畢业后肖纪美从事与冶金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1948年2月,肖纪美考入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这次留学经历为他以后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肖继美深入研究新钢种,对中国铬锰氮系不锈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桥梁· 茅以升
为祖国建起“长虹”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20岁时,在美国康奈大学桥梁专业读研究生。他晚上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是一位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很多企业请他担任工程师。但茅以升没有接受任何聘请。
有人说:“科学不分国界,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但茅以升认为:“科学没有国界,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祖国,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