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外科经历了飞速发展。作者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医学院,在学习和执业的过程中,师从本托尔、罗斯等杰出前辈(皆有以自己命名的术式),更受教于成功应用体外循环第一人柯克林、人工心脏移植第一人库利。作者自己亦推动改进体外循环抗感染技术。但其实,他也曾内向瑟缩,也曾因自己的操作粗心坑惨队友……本书有韦斯塔比的心路剖白和自我反思,还展现了现代心外科扣人心弦的全部故事——“它们正是在我这一生中渐渐铺陈开的,能够参与其中,我很自豪”。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海洋生态损害形势严峻,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为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已迫在眉睫。本书的“问题对象”是中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这一制度是健全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的关键,但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历史较短。本书的“海域对象”是中国东海海域。东海作为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涉及中国东部长江口外大约7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作者将研究范围置于这一特定海域,而所构建的生态制度及其实现机制同样适合于其他海域。
本书讲述的重点不是传染病如何卷土重来,而是传染病消散之后我们该如何发展。作者发现,在过去几个世纪,人们见证了抗击传染病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传染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大幅下降,全球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传染病的减少并沒有普遍带来收入、就业机会和治理水平的提升,相反,迅速增加的人口以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正在冲击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加剧了移民、动荡以及发生全球大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