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帏杂录》中的母亲教育探究

2022-05-30 13:30刘震寰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刘震寰

内容摘要: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中,儿女与母亲相处时间最久,所以母教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这些故事中可略窥一二,而这些零星记载不足以让我们了解更多。明朝思想家袁黄等兄弟五人所撰《庭帏杂录》,則较为全面系统的记述了母亲李氏在诸多方面的言传身教。本文以中国传统的“君”“亲”“师”三个角色为切入点,通过对《庭帏杂录》中李氏事迹的梳理,进一步明晰李氏的传统教育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庭帏杂录》 家庭教育 母教 袁黄 《了凡四训》

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当中,母亲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的说法。纵观历史,周朝三太、孟母三迁、齐田稷母、陶母戒子等等故事,均为明证。而在明朝时期,也有一位母亲李氏,她培养出了一位明朝重要的思想家——袁黄。袁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历数、律吕、水利、军事等方面颇有造诣。同时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了凡四训》的作者,这本书融合了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重视个人从心上下手的修养,在海内外颇具影响。

袁黄的父亲袁仁,医术精湛,儒学造诣颇高。袁仁的第一任妻子王氏,生下两个儿子,袁衷和袁襄。在袁衷五岁那年,王氏去世。后来袁仁娶了第二位妻子李氏。李氏生下三个儿子,分别为袁裳、袁黄及袁衮。李氏去世之后,袁黄连同他的四位兄弟,以父母平日所训,每人撰写一部分,整理完成了《庭帏杂录》。这本书较为全面的记录了袁仁和李氏对子女的言传身教。

中国古人非常推崇“君亲师”这三个角色,这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影响特别大。“君亲师”分别代表三种精神:第一、以身作则;第二、关心爱护;第三、谆谆教导。这三种角色并非只有政治人物才需要学,其实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同样可以通过扮演“君、亲、师”来落实自己的本分。本文拟从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三个部分,来梳理和明晰李氏的教育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一.作之君,以身作则

李氏是一位德行非常好的传统女性,在她嫁入袁家之后,其身教给袁家兄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下从三方面叙述。

1.宽厚待人

宽厚待人是袁家一直以来的风范,袁黄的祖父从来不打骂仆人,袁黄的父亲亦是如此。李氏作为袁家操持家事的主人,也一直保有这样的心境。

根据其次子袁襄回忆,有一次,娶亲的船经过袁家,恰值风雨大作,导致婚船撞坏了袁家的船坊。许多邻里街坊都将船拦住,要求赔偿。李氏听到后问仆人:“媳妇在舟否?”得到肯定答覆后,李氏便放婚船离开了,并未索赔。之后李氏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一般人家娶亲,都是图个吉祥,如果在迎亲路上赔了钱财,婆家定会认为新娘子不吉祥而苛刻以待;且自家船坊年久失修,所以责任并不全在对方。李氏的宽厚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又有一次,袁襄太太得到一条很珍贵的鳜鱼,于是她亲自下厨,并派仆人将鱼端给李氏,结果仆人偷偷吃了,并未给到李氏。过后她来询问李氏鳜鱼合不合胃口?李氏思索片刻,说:“亦堪食。”袁襄太太心有疑虑,便质问仆人,这才知道鱼被他偷吃了。于是她再次拜谒李氏,请教刚才为何没有揭穿?李氏笑着说:“汝问鳜则必献,吾不食则松必窃。吾不欲以口腹之欲见人过也。”李氏用身教再次告诉了儿媳宽厚待人的家风。

从这两件小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氏深厚的德行。在婚船撞坏自家船坊时,她没有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而是能够设身处地为新娘考量,并且通过这样的身教,不仅为孩子做了榜样,而且也教化了自家仆人和一方邻里。正如《大学》所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李氏虽然只是治理一个家庭,但邻里也同样受到她言传身教的影响。在遇到仆人偷吃鱼的时候,一方面,李氏圆满和肯定了儿媳的付出和孝心,另一方面,她也能够克制欲望,不因自身的一点得失去苛责别人。体现了她念念为人考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

2.恤穷济众

李氏曾对孩子们说:“恤穷济众是第一件好事,恨无力不能广施,但随事节省,尽可行仁。”她如是说,亦如是做。

一年秋冬,袁黄妻子想要买棉花做几件厚衣服。李氏不同意,说:“三斤绵用银一两五钱,莫若止以银五钱买绵一斤,汝夫及汝冬衣,皆以枲为骨,以绵覆之,足以御冬。余银一两,买旧碎之衣,浣濯补缀,便可给贫者数人之用。”在彭际清先生所写的《袁了凡居士传》中记载,有一次,袁黄妻子为儿子裁制棉袄,欲买棉絮做內里。袁黄问:“丝绵轻煖,家中自有,何必买絮!”她答道:“丝贵花贱,我欲以贵易贱,多制絮衣,以衣冻者耳。”可见,李氏的身教深深影响了儿媳,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好的家教和家风传承,一定靠的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此外,李氏的乐善好施还体现在对待远方亲戚上。据其幼子袁衮回忆,远亲旧戚每次拜访,李氏定会热情接待,并在他们离开时予以周济:对于不富裕的亲戚,一定按照对方送礼的数倍来酬谢;对于远方来的亲戚,一定安排好车马费,善巧的接济他们,生怕有不足怠慢之处。其中有几位血缘很疏远的亲戚,拜访却特别频繁。李氏不仅没有厌恶,反而招待尤其殷切,所赠礼物尤其丰厚。这也体现出李氏的厚道。远亲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明知对方赠礼颇厚,却频繁叨扰;既然来得频繁,证明对方真需要帮助,因此李氏对其也格外照顾。袁仁好友刘光浦先生,曾对袁黄和他弟弟说:“众人皆趋势,汝家独怜贫。吾与汝父相交四十余年,每遇佳节,则穷亲满座,此至美之风俗也。汝家后必有闻人,其在尔辈乎。”后来袁黄考中科第,为官一方,所著《了凡四训》至今影响后世。所以李氏的品德,不仅影响了孩子们,也为儿孙积累了深厚的阴德。

3.忍让化邻

袁襄曾发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感叹,其中缘由,便是李氏化解了袁沈两家的世仇。

袁家隔壁一户沈姓人家,跟袁家是世仇。当时李氏刚嫁到袁家,两个继子还很年幼。袁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桃树,恰好长在两家相邻围墙附近,枝干渐渐伸到了沈家院子,于是沈家就把这段枝干给锯掉了。两个继子见状,赶紧跑来跟李氏告状。李氏听罢,说道:“是宜然,吾家之桃岂可僭彼家之地?”所以袁家什么都没做。后来沈家的枣树,枝干也伸到了袁家,而且已经开始结果,这时李氏告诫孩子们绝不可以摘枣。不仅如此,李氏还让仆人好好守护。枣熟之后,请沈家女儿过来,当面摘下并装盒送还。后来袁家的羊走进沈家,沈家立马宰杀。第二天沈家的羊也跑到了袁家,仆人们正要宰杀来报复,李氏立刻制止,并把羊送还回去。后来沈家主人生病,袁仁前去看诊并免费送药。李氏还派人告诉街坊,“疾病相恤,邻里之义。沈负病,家贫,各出银五分以助之。”最终筹银一两三钱五分,袁家又单独拿出一石米给沈家。由此沈家感念袁家恩义,往日冤仇一笔勾销,后来两家还结为姻亲。

这个故事中,李氏用一次次的友善感化着沈家。如果李氏没有忍让的心量,当沈家砍树宰羊时,任由家人去以牙还牙,那两家的矛盾只会加深,不会化解。

同时,李氏的教育非常细致,善于抓住关键点。当沈家砍树、孩子内心有怨恨苗头的时候,李氏表演遇事先找自家不是,非常及时的化解掉了他们的不平,无形中教会他们反求诸己,这对于孩子日后的为人处事有巨大影响。后来沈家的枣树跨进袁家,李氏能够防患于未然,告诫孩子们不可以拿邻居的枣。一方面不给两家制造新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从小告诉孩子“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做一个光明磊落,心地无私的人。如此一来,孩子看到袁沈两家从互相交恶,到后来李氏以身作则、以德报怨,通过种种方式化解了世仇。这样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作之亲,关心爱护

父子有亲是五伦关系的核心之一。李氏作为袁仁的第二任妻子,不仅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呵护有加,更可贵的是她对于两位继子的贴心照顾。

1.视如己出

根据其长子袁衷回忆,他和二弟在试穿新衣时,总会不慎弄脏损坏。此时李氏便会连夜将衣服缝补好,悄悄洗净,避免让袁仁知道而责骂他们。午饭后,兄弟俩又想吃点零食,李氏都会适当满足,既不拒绝,也不放纵。这些点滴小事体现出李氏虽然作为继母,却完全用一颗亲生母亲的心在对待继子,生怕他们觉得生母去世后,自己不再受到关爱,所以李氏特别能够照顾到他们的心情。在李氏刚嫁入袁家时,继子生母的灵位还在,李氏每天早晚都会恭敬供奉。每当节庆,若是袁仁不在,李氏便带着两个继子,恭敬的行礼祭奠,并含泪说道:“汝母不幸蚤世,汝辈不及养,所可尽人子之心者,惟此祭耳。”李氏作为继母,能够教导继子去感念生母的恩德,其心量之大无疑是令人感佩的。

袁襄曾回忆,李氏爱他们兄弟二人胜过其他弟弟,“未寒思衣,未饥思食,亲友有馈果馔,必留以相饲。既娶妇,依然畜育,无异龆龀也。”从小到大,李氏对两位继子的关爱均不曾改变,所以袁襄妻子感动哭泣说:“即亲生之母,何以逾此?”

有一次,袁仁命儿子们赋诗,三子袁裳率先写好,并得到袁仁的称赞。当时正巧有人送来布匹,于是袁仁给袁裳做了一身新衣作为奖励。李氏知道以后,对袁裳说:“二兄未服,汝何得先?且以语言文字而遽享上服,将置二兄于何地?”于是脱下他的新衣服,收了起来。等两位哥哥都有了一套同样的衣服之后,袁裳才被允许穿。李氏一方面能够观照两位继子可能会产生父母偏爱李氏亲生儿子的想法,一方面也能够随时教导儿子长幼有序,不因自身才能而忘记兄弟悌道。

李氏刚嫁入袁家的时候,两位继子不过四五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李氏付出了远超亲生母亲的心力来照顾教导两位继子,她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也正是如此,长子袁衷感叹:“予辈不自知其非己出也。”他们并未感觉自己是李氏的继子。

2.劬劳鞠育

除了与继子的相处外,李氏与亲生儿子的相处也体现了平淡又伟大的母爱。据袁衮回忆,每次他跟着袁黄晚上读书的时候,李氏总是一边做女工,一边陪伴。有时读书到半夜,李氏就陪到半夜。在《了凡四训》中,袁黄曾反省自己熬夜的毛病,“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每次袁黄很晚了才去睡,李氏陪在身边。而袁衮又很喜欢早起,所以当他早起的时候,李氏便又起床,如此整夜都不能够安睡。袁衮说:“鞠育之苦所不忍言。”李氏在陪伴两个儿子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许多言语,但是父母的陪伴,让还在苦读的孩子多了一份温暖,这一份质朴厚重的温暖也会陪伴他们一生。

后来袁裳英年早逝,李氏非常伤心,把他的两个儿子养在身边亲自教育,就好像教育年幼时的兄弟几人一般,袁衮写道:“茹苦忍辛,盖无一日乐也。”李氏正如我们中国古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照顾完儿子,还要照顾孙子,一生含辛茹苦,踏实勤恳令人动容。

三.作之师,谆谆教导

《说文解字》讲到:“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习主席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李氏经常扮演老师的角色,抓住机会教育点来予以教导。

1.仁爱宽厚

据袁裳回忆,袁家大小事务都是李氏操持。她去买柴米蔬菜的时候,经常会在总价上再多添一点。袁裳好奇地向母亲请教,李氏便抓住机会教育点说道:“细人生理至微,不可亏之。每次多银一厘,一年不过分外多使银五六钱,吾旋节他费补之,内不损己,外不亏人。吾行此数十年矣,儿曹世守之,勿变也。”

还有一次,袁仁临终时留了一套房子给袁衮。此时李氏便教导袁衮说:“房之西,王鸞之屋也。當時鸞初造樓,而邑丞倪璣嚴行火衖之例,法應毀,汝父憐之,毀己之房以代彼,但就倪批一官帖以明疆界而已。”李氏借这个契机让袁衮明白了父亲处世的厚道,接着又说道:“汝體父此意,則一切鄰居皆當愛恤,皆當屈己伸人。”袁衮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很难亲得父亲教诲,所以李氏通过这样的机会,让袁衮了解到父亲的行谊,以及父亲留给他房子背后的故事,长养他的善心和善行,不去跟人计较,多去帮助别人。

2.孝亲尊师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和师道,这是为人的大根大本,李氏同样也在这方面对孩子及时予以教导。

袁衮十岁时袁仁便去世了。每次祭祀李氏都将祭品恭敬摆放,并诚心祈祷。有一次李氏教导袁衮说:“汝父年七十,每祭未尝不哭,以不逮养也。汝幼而无父,欲养无由,不可不尽诚于祀典哉。”通过这样庄重的场景,李氏不仅把孩子父亲孝顺的德风告诉了他,而且也教导他要怀着至诚恭敬的心来感念父亲,慎终追远。

除了对孝亲的教导外,李氏也非常重视师道。在袁衮将要入学泮的时候,李氏跟他说:“今日服衣巾,便是孔門弟子。纤毫有玷,便遗愧儒门。”然后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大礼。在入学第一天,李氏能够慎于始,借机教导,庄重的典礼加上母亲的教诲,一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对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袁衮自己也说:“是以競競自守,不敢失墜。”

在《庭帏杂录》的最后,李氏的女婿钱晓,也是这本书的编订者写道:“李氏贤淑有识,磊磊有丈夫气,观兹录,可以想见其人矣。”袁家兄弟对李氏的回忆,体现了李氏伟大的人格特质。而从李氏的点滴故事当中,我们深切感受:

其一、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从道德教育开始。李氏从小注重孩子品德的修养,不论是孝亲尊师、兄弟悌道还是个人修养,李氏都从小抓起,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这对日后孩子立足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独特地位。所谓“言教者讼,身教者从”,因为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相对时间更多一些,因此母亲的榜样作用便越发重要。从上文可知,李氏以德服人,润物无声,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扩展到家人街坊。

其三、在家庭教育的实践操作当中,“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三个角色并非分裂开来,为人父母者一定是通过这三个角色的有机结合,善巧化导,来实现幸福家庭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愿为人父母者,能从李氏的教育之道中有所启发,构建和谐家庭,培育孝子贤孙。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彭绍升撰:《居士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097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4.尚荣,徐敏,赵锐注.《了凡四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王文锦译.《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7.刘余莉.古人如何注重家教家风[N].《学习时报》,2021.04.30第七版.

(作者单位: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