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蕾
内容摘要:杨义先生是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眼力+功力+魄力”是他的座右铭。他以个人之力完成了多卷本的文学史撰写,突破了学术界盛行的集体编史的固有模式。依靠扎实的学术功力以及独到的感悟力和见识,杨义先生的学术探究从不附和别人,同时不断地超越自己。他贯通了现代和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古今分家的学科格局,并从叙事学、诗学到诸子学,不断对中外文学以及文学理论进行比较,形成了开阔的学术视野。[1]
关键词:杨义 会通 文化还原 悟性细读
针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的方法上,杨义先生提出一种文化为中心,以西方现代文学现代为参考,所以会贯通中国古今文学史,形成创新的现代文学学术体系。一些中国文学著名学者曾对杨义先生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认为他的文学研究精髓是:还原,参考,贯通,融汇,创造。而最为可贵的是杨义在其著作和研究中特有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在文学写作独树一帜的文学思想,他鲜明的文化立场和学术风格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成绩显著,也赢得了中国文学研究者们的众口称赞。
一.会通法
自从20世纪以来,西方“纯文学”的观点被我国文学研究学者所接受后,与我国以前文学研究的“杂文学观”思潮相互交流与碰撞,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在一段时间内的思潮变换,“贯穿古今文学融会中西方文学”也就构成了在现代文学研究中最受欢迎的学术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
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钱钟书老先生在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进行研究时,通常会横跨不同学科之间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国家文化,直达人类心智的最心处,这是一种共时性的贯通。钱老曾这样说过:“人类的偏见是思想的放假。”因此,在钱老看来融会贯通就可以称之为是思想上的旅游了。钱老在研究文学时,从未受限于文学理论的框框架架,也不立刻分析文学的结构,则是在文章中寻找切入点,贯穿于文学的圣凡雅俗,古今中外文化的各个知识层面,并仔细探究隐匿其中的各种细微差异与不同,发现古今中外文学中各种智慧的产生、发展、散漫和定型,针对这些文学和文化的评论,让很多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感受到古今中外文学的光芒。钱老这种文学研究深入字典得其桥化超越字典以触摸人类心智的思维方式,打通了古今文学的联系,贯穿了中西方文学,这种融会贯通的文学研究方法深受广大学者的推荐。
钱钟书老先生在其文学研究中,还常提到不同人文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杨义先生看来,人文学科本来就是一体的,它是人类社会知识的一种融汇,也或是让人类感觉或是表现感情或是表现为了思辨,在各自不同的方向上,让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发挥到了极致,也表现出了各自半科的优势和缺陷。杨义先生提出的在文学研究中融会贯通的观念则是在文学研究中的新高度上,把被科学主义分割成各自严密体系的学科还原成原本一体的社会知识,使各科知识之间相互取彼长补此之短更为科学健康的发展,使广大文学研究者在感悟中产生创造的契机。
杨义认为,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融会贯通并非简单地将人文知识中的各个学科进行组合、堆积在一起,而是进行科学的梳理归类,只有这样才能打通个知识学科之间的重重壁垒。钱钟书在其《谈艺录序》中的十六慎言说:“东海西海,心理权同,南学北学,道术未愈,就是对现代文学中融会贯通最好的证明。”
钱钟书的“东海西海,心理权同,南学北学,道术未愈”在其文学研究中充分的表现为零零散散而又包罗万象的古今中外历史文学文化中发掘中华民族的宝贵智慧,用这种智慧贯通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二.会通的内涵
钱钟书先生的治学三大境界在杨义的《钱钟书与现代中国学术》里被总结为“会通、慧悟和创新。”在杨义先生看来,在现代文学研究中,要做到融会贯通必须做到思想家与学问家相结合,研究文学时要做到思想家的穿透深湛和学问家的涵盖广大,只有这样才能不被限于文学中的陈陈相困或莫名其妙用概念去笼套千姿百态的文学生命。
作为中国文学的爱好者,我们不可能和杨义学者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在阅读文学书籍时,可以做到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在各种场合下听文学名家的演讲,勤动手搜集相关文学知识,对文学知识多思考多分辨,这样就基本可以做到对现代文学的敬意。
三.会通的实践
杨义先生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时,发现当代学科在划分时存在的弊端和划分方法的呆板,也明确在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之间存在相轻陋习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研究,也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创新性研究。杨义先生在其现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克服这些弊端,进行跨学科宽领域的研究最终提出“大文学观”和“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点。
杨义先生在进行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提出“专家之学可能使通才脚踏实地,通求学可以使艺术目光四射,”因此他在文学研究中依据各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必然联系,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进行超越,并且在相關学术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型研究。这并不是所谓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个不同学科之间简单的堆积累加,而是在广阔的学术研究范围内,联通各个相关学科,贯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杨义先生这种以专才为根本的通才,使其在文学研究中形成了全新的视角与境界。他在通识古代文学后,与现代文学进行相互对比比较,两者之间互动互补知识结构和文学观,杨义这种文学观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科的束缚,使其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广度上重新对古代文学进行审视,给中国文学的研究带来全新的风貌。
四.文化还原法
杨义先生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发现,世界文化是敞开的天,中国传统文化还原是落实的地,世界文化于中国文化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存。文学学术研究在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自己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做到顶天立地不可发生偏向,或偏向世界文化,或偏于中国文化,在研究中只有做到紧密联系中国文化的本原,而又贯穿世界文化,才可以做到真正的研究,使文化研究呈现出源头活水不枯,天光云影徘徊的文化交泰盛光。研究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相联系,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封闭,而是联系古今,开辟一条全的研究道路,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体系,在这个研究的进行过程,要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成果。
五.文化还原的倡导
杨义以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学学术体系,必须返回我国历史文化开发源地进行仔细研究,不能把研究的出发点放在由西方所传入的观点上。在杨义开来,目前的国学研究有了不少的成绩,但实在些研究成果中也有不少的虚假泡沫和伪知识,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当代的文学研究者们有义务也有必要进行国学原创研究,这样才可以使文学研究做到博大精深,文学研究者们需要再次认识我国的文化起源,发展的历史,对中华的根脈进行仔细的梳理,建立文化创造、文化创新的信心。
在现代文化研究的过程中,返回中国文化的根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目前的文化现象已没有了太多的历史印迹,其中包括一些历史事件原点的要素,这些要素对解释现代文学一些现象的文化密码往往起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因此,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必须返回中国历史文化的起始点进行研究。
六.文化还原法的实践
还原是一项究根问底、求真务实的工作。那怎样才能做到确切清楚的还原呢?有学者提出过三个高效的路径。
首先是我们要深入地掌握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丛书深刻的内在文化素养,以期窥探到历史久远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同时着眼于构词学、词汇学或文字学,揭示中国汉字是把象形作为最原始的起点,而逐渐具备的实用意义。第三是全面梳理并探究丰富多彩的经典历史文献,才能有把握对后来的很多文学观念和论断有系统完善探究溯流。坚持合作共赢的主旨将这三种途径合而为一,才能让经典、文献和语义三者贯穿解惑,则得出更加扎实的论断。
而杨义说,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可能完全还原到当时的状态,这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举,但是,我们必须要朝着这个方向走。还原并非是狭义上的回到原来的文化历史中去,而是要在还原与感悟之中,融会古今文人的智慧,产生出一种新的思想高度。在互相较量、互相克服、互相碰撞、互相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智慧。
因此,杨义指出,要进行文化还原这种实践,我们就需要把分析和感悟合在一起,如此把文化的碎片组合成一条绵延不绝的血脉。我们要让古人留下的生命痕迹复活,采出有效地DNA,分析其体系,感悟其生命,做到两个维度的交叉。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得实事求是、有血有肉。对固有思潮理念前后端详,左右拷问,于无疑中生疑,光滑处发现缝隙或缺陷,从而另辟蹊径,旁通源泉,在超越固有思潮理念的更本质的层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此一来,也就有了还原创新的精神契机。
七.杨义的悟性细读
杨义研究文学,十分推崇悟性。他指出,文学本身就是充满了异常灵性的,研究文学而没有悟性那是行不通的。感悟是高智慧生命具有的一项能力,它是一个人对事物的领悟,是古老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灵光一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良好的诗性习惯,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不论是在认识事物的表象或是深层次的文化思考,都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增长智慧。杨义认为,在作诗和研究学问中,感悟运用得恰当,就能使我们的智慧潜力在瞬间得以敞开,就可能知天地之道,觉天地之心,察天地之机。正如钱钟书所言:“学道学诗,非悟不讲。”而杨义指出,感悟应该建立在阅读大量的原始材料和研究资料之上,因为学术研究是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艰难过程,必须从扎实深厚的材料文献功夫开始。
杨义认为,感悟不仅作为一种探究学术、文学创造的方法,更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思维模式。集中精力从本质、特征、方法和价值探究感悟的魅力,这将成为中国史学和文化研究的症结所在。因此,杨义先生紧扣“感悟”,追根溯源、掇菁撷华,探究其本质,挥洒自如的为我们呈现出一部巨著《感悟通论》。诚如杨义先生所言,感悟思维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比起意象、意境、神韵这些词语更具深刻的关键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感悟思维下,能够产生意境、意象、神韵的审美状态与结果。[2]悟字从心,它是古代中国文化中一种融合主体和客体的心本思想或是道源思想的表现形态,这也就是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所言:“‘悟而曰‘妙,未必一蹦而就也;乃博采而有所遇,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
感悟,不仅是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达到“理解透”、“化开”的目的,而且也是高智慧生命具有的一项思维能力和精神习惯。杨义先生在此基础上从心出发,坚持以“感悟”为中心,将文学阅读、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结合起来,首创“细读法”,倡导对具体文本的品读,创造出赋有生机活力的文学理论,杨义提倡的的文本“细读”,完全区别于“新批评”式的“细读”。他坚持的是“中国的细读要加入自己的悟性,细读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更不能拘泥于呆板的评价。”“因为从结构到意义、从文字到理性之间会有一段距离,这就需要用悟性来沟通,还原其细针密缕的语言脉络和活泼鲜灵的生命整体。通过感悟给文字增添活性,在语言顺序的拆卸组合中,在语言意义的贴近和超越中,看出它产生审美和意义的机制。同时,感悟又以材料反刺激于研究者自我,使之产生广泛的奇妙的联想,达到一种知识的攀连和聚合。甚至破解原本的结构,从中剥离出某些具有深度阐释可能的生命片断。因此,感悟在人与文字相对时,形成精神的默契,形成双向的情感和意义的交流,把死文字读成活文字。”[3]杨义把这种感悟化的细读法称为“悟性细读”。很显然,与新批评的“细读法”相比,“悟性细读”需要一种更加开放的视野,追求诠释详细的文本语言结构,把握文本最初的历史语境,利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的感悟,从宏观的视角来解读和把握文学文本的审美意蕴。
注 释
[1]季进,梁庆标:《生命感悟与理论建构—杨义的学术生涯及其文化姿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杨义:《感悟通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欧阳文风:《如何阐释中国文学》,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探索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A〕.杨义文存: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杨义.楚辞诗学「A」.杨义文存: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A〕.杨义文存: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杨义,鲁迅小说综论「A〕.杨义文存: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杨义.中国新文学图志「A〕.杨义文存: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社,1995。
[6]杨义.面向新世纪的人文学术—我的治学观「N〕.文艺报.1999年,4月3日。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