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豪
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史学习记心中。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香洲分局(以下简称“香洲分局”)将学党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紧密结合,围绕群众关切的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不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垃圾收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借助现场摸排和科学分析,开展了香洲区机动车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切实帮群众扶危助困、替百姓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境人的初心使命。
摸清底数,建立清单
面对城市快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机动车维修行业、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背景杂、固体废物防治措施不到位、紧邻居民区等情况造成的扰民投诉问题,香洲分局聚焦辖区内机动车维修行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底数摸排,完善了辖区内危险废物监管源清单,建立起以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及时对未达标企业进行定点帮扶,实现精准把脉、立行立改,助力疫情防控,有效消除社区环境安全隐患,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及医疗卫生行业绿色有序发展,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香洲分局首先联合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珠海市汽车摩托车销售维修行业协会等单位确定了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清单,又联合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确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单位清单。之后有的放矢地开展了香洲区内机动车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排查工作。香洲分局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核查,确定清单内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核实其危险废物贮存管理现状,向企业负责人科普生态环境规范化管理知识,协助其制定整改方案,对重点单位严格落实责任到岗制度,为辖区内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形成全面整改清单。
采集数据,推介平台
香洲分局对辖区内300家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和104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现场排查,完成危险废物的实际种类、年产生量、贮存量等数据采集统计,对218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和61家医疗机构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将存在问题的企业名单移交至执法大队,要求执法大队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
针对排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香洲分局对企业开展全面帮扶,通过举办香洲区机动车维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线上培训会议,向企业宣传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政策法规,压实企业责任。同时依托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协助辖区内登记的573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和665家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申报备案工作,为产废量较小的企业提供与专业危险废物处置单位交流的平台,协助其做好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建设,系统地提出环境安全管理建议。
针对医疗废物转运不及时情况,指导企业做好医疗废物消杀、贮存工作,协助收运单位派遣运输车辆,切实做好服务企业,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三管”齐下,保障群众
针对排查问题清单中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香洲分局主动下沉,加强执法监管,累计出动180人次对88个机动车维修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对整改不达标,生态环境突出的單位督促他们立行立改。同时对停产的77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和2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核实,对482位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人开展线上专题培训。
通过线下帮扶、线上培训、执法监管“三管齐下”的工作模式,香洲分局全力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及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助力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绿色有序发展,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绿色经营环境,切实提升行政服务质量水平,保障群众生态环境利益。
香洲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香洲分局将持续推进全市机动车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落实已发现问题企业整改工作,巩固项目成果;同时,积极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共享喷涂车间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绿色水平,逐步实现汽修行业喷涂作业集中式、节约化、环保型发展,积极推进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环境安全台账档案,共创安全、稳定、幸福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