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明确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玉米栽培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当地土壤状况下,每667 m2施用N、P2O5、K2O分别为15 kg、10 kg、15 kg的处理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465 kg,比不施肥对照提高了58.16%。
关键词 玉米;肥料配比;生物学性状;产量;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
中图分类号:S513;S14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3.026
玉米是广河县的主栽作物,每年都有较大的播种面积,但受到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的限制,广河县玉米产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肥料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之一,是玉米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若种植时过量增加肥料用量,会造成肥料浪费和土壤污染[1]。研究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2],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3]。为了明确玉米的适宜施肥量,笔者开展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旨在为广河县玉米施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广河县祁家集镇祁家集村,坐标为东經103°20′38″,北纬35°25′53″。该地年平均气温6.4 ℃,年均降水量为493.5 mm,蒸发量1 257 mm,无霜期142 d左右。试验地土壤为砂性棕壤土。土壤中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24.6 g·kg-1,速效氮205 mg·kg-1,速效磷142.7 mg·kg-1,速效钾155.4 mg·kg-1,pH=7.2。
1.2 供试材料
尿素(N含量46%),购自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过磷酸钙(P2O5含量14%),购自山东鑫江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钾(K2O含量60%),购自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
供试玉米品种为玉源7879。
1.3 试验设计
为了评价不同的氮、磷、钾肥施用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加上1个空白对照,共14个处理。各处理的氮、磷、钾施用量见表1。表1中各处理以35%氮肥量作为基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35%氮肥量,在抽雄期追施30%氮肥量;磷肥全部作为基肥施入;60%钾肥作为基肥施入,在抽雄期施入40%钾肥。
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共42个小区,总面积1 260 m2。播种期为4月22日,种植密度为每667 m2栽种4 200株。栽培模式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1.4 试验调查及测产
每个处理选择3株植株作为检测样本,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成熟期测量株高和茎直径。株高采用钢卷尺直接测量,茎直径用游标卡尺在地面以上1 cm处量取。
在玉米成熟收获时,调查每个小区的玉米产量,然后折换成每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表2为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拔节期和成熟期株高的变化为处理2<处理3<处理9<处理14,说明在磷、钾水平一致时,株高会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6<处理10<处理8<处理9(拔节期)和处理10<处理6<处理9<处理8(成熟期),说明在氮、钾水平处于中等且一致时,株高与磷肥的施用量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处理11<处理9<处理13<处理12(拔节期)和处理13<处理9<处理11<处理12(成熟期),说明在氮、磷水平处于中等且一致时,株高与钾肥的施用量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2 对玉米茎直径的影响
表3为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玉米茎直径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拔节期和成熟期茎直径的变化为处理2<处理3<处理9<处理14,这说明在磷、钾水平一致时,茎直径会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和成熟期茎直径的变化为处理6<处理8<处理9<处理10,说明在氮、钾水平处于中等且一致时,茎直径与磷肥的施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磷肥的施用量越大,茎直径也越大;拔节期和成熟期茎直径的变化为处理11<处理12<处理9<处理13,说明在氮、磷水平处于中等且一致时,茎直径与钾肥的施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表4为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在磷、钾处于中等适宜水平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处理2<处理3<处理14<处理9。在氮、钾处于中等适宜水平时,产量变化为处理6<处理10<处理8<处理9,玉米产量与磷施入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氮、磷处于中等适宜水平时,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产量变化为处理11<处理12<处理13<处理9。在所有处理组中,处理9每667 m2产量最高,为(465.0±7.6)kg,比处理6产量提高了15.67%,比处理2产量提高了37.17%,比处理11产量提高了42.20%,比处理1产量提高了58.16%。
3 小结
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有直接影响。氮肥对玉米株高有明显的影响,在磷、钾水平一致时(中等),株高会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水平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不明显。氮、磷、钾肥都对玉米茎直径存在明显影响,在其中两种元素水平一定时,茎直径会随着第三种元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梁改梅等的研究结果一致[4]。
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在磷、钾处于中等适宜水平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氮、磷处于中等适宜水平时,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2P2K2配比的产量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这说明在土壤肥力一定的条件下,仅单一增加氮肥(钾肥)的施用量并不能继续提高玉米的产量,所以在田间施肥时,一定要注意肥料合理的配比[5-7]。
参考文献:
[1] 谭强,林翠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0):13-15.
[2] 张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41-42.
[3] 张书永.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2(6):23.
[4] 姬景红,刘双全,郑雨,等.黑龙江省春玉米近二十年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变化[J/OL].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21.0684.
[5] 高宏伟,王铁良,李波.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比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6):1307-1311.
[6] 赵建国.高肥力土壤不同施肥配比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7):16-17.
[7] 郑淑清,陈莉,王景芹,等.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31.
收稿日期:2022-06-12
作者简介:马晓明(1968—),男,甘肃广河人,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56314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