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玉英
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学遵循学生本位理念,希望可以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对照学生的需求分析,寻找更多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案更显必要。但是,现阶段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时候,教师不仅要完善基础教学设计,还需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及时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实际提高素养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引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化学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引导固然重要,结合生活化资源分析融入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概念繁多、抽象性强、关系复杂、内容抽象的化学学科而言,如果教师一味结合理论教学分析,是很难满足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的。因此,在遵循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引导,并在此期间帮助学生形成多种核心素养,继而提高教学引导的有效性。例如,在结合“化学使世界更美好”主题展开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以北大校长、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作词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这首歌,选择具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直接呈现出来。在音乐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化学的赞美和概括。学生在丰富资源的引导下,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得到激发。然后,教师再以举例说明的方式,尝试着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生活中,借助化学知识带领人们实现进步的例子分析,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实例中懂得结合化学知识分析,以理论结合实际引导的方式分析,更利于理解化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师结合抽象化学知识引导分析中,学生的化学素养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冲突与共鸣融合分析
在化学设计中,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带领学生以明确的任务分析思考,并主动参与化学的推理、论证、变化分析,将有助于在教师科学设计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继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但是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在学习中的表现不一,如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思考,将冲突引导与共鸣分析联系起来,将有助于在带领学生结合实际辩证推理中收获更多化学知识。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与“氧气”有关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其与硫、磷、碳、铝等物质的反应分析,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其发生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基本特征。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或许会由于实验中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装置的不同而出现争执,这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表现分析,组织学生以冲突为基础分析,协作完成推理和论证,以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同时,在结合反应装置和废旧气体收集分析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主动呈现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从而在学生结合冲突寻找共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三)交流与改进相互结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的设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让学生走出学习的舒适圈,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一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勤奋,要主动思考,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同学交流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实践分析和探索,继而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结合问题探讨推理中找到改进优化的方案,提高这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思考设计实验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先传授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讲解制取二氧化碳可能用到的药品和原理。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交流分析,小组合作制作二氧化碳。在交流探索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教师不要着急,而是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多个维度分析,从不同维度指导学生完成探索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组织学生结合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内容及时优化改进,继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渗透方法,传授技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方法和学习技巧,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可以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初中化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分析,积极探索更多教学指导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收获成长。经过对照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后得出,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下几点策略渗透教学方法、传授学习技巧,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一)情境激趣,鼓励自主探究
在传统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兴趣不足,状态不佳,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对此,教师要学会及时改变传统教学的思路,引入一些有助于学生兴趣激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继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丰富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化学课程变得更有趣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创设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探讨,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影响下,开始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与“分子和原子”有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出现问题分析,通过创建“桃花开花”情境,带领学生感受分子和原子有关的知识。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进行实验演示:首先制作树形纸片;然后,借助白棉花制作树冠,同时在白棉花上滴满酚酞试剂;最后,在白棉花上滴氨水。这时候,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棉花逐渐变红了。学生被教师营造的桃花开花的情境所吸引,并开始自主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这时候,教师不要着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结合现象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然后,教师再讲解具体的原因,并顺势讲解分子形式。在完成基础讲解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请问同学们还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让树开出其他颜色的花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结合问题自主分析探究,其核心素养也会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得到显著提升。
(二)融入生活,锻炼化学思维
化学知识点虽然相对抽象,但是在生活实践中比较常见,只是学生并没有发现。那么,在教学引导的时候,教师则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分析,让学生可以主动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引导学生的时候,教师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导入化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搭建化学教学和生活教学相关的桥梁,继而促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强化资源,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酸碱中和”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的资源分析,引入教学,要求学生先自主搜集与酸碱中和有关的生活中的事例,然后再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在此期间,教师只需要扮演好聆听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分析,并在其他学生结合生活化资源思考分析中,找到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带领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学生探讨中发现,有的学生提出清理热水壶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食醋、在清洗锅具时可以使用小苏打。他们运用的原理都是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网络浸润,拓展资源引导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化学教师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化学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借助网络中丰富的、高效的教学引导方案分析,科学设计教学的内容,拓宽教学引导资源,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形成文化品格,并在教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资源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先了解网络中的丰富资源,然后思考本班学生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常用金属”部分知识点时,学生需要结合金属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分析思考具体的学习内容,从而理解本部分的内容。那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炼铁实验,从而让学生不再依靠凭空想象理解内容。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所见所闻分析,总结与矿物和金属有关的知识点。通过讲解,并关联国家金属资源的数量和开发现状思考,在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小组探究,促进思维碰撞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难免需要设计实验。在激发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提高学生思维素养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合作得出的实践方法融入化学教学,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时候,如果学生对氧气制取的材料认识不到位,将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导致氧气制取不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一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素材提出疑问,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要求学生结合小组成员探讨的结果,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设计方案、投入实验探索、结合结果总结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在学生探索分析中得到提升。
(五)注重实效,改进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在初中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此,教师也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时优化、改进教学方法,才更利于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分析,及时优化改进教学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的时候,当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且素材短缺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低成本”实验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化学试剂,并完成基础探讨。与传统的直接完成化学实验相比,这种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进行了考量,更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科学评价提高效率
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并朝着理想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學中,教师要结合多个视角分析,设计完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并积极开展教学指导,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技术,明确要点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并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成长。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的情况有更多的可能。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分析学生课堂的表现和电子档案分析,明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评价要求,对照核心素养要求给予学生精准化评价。
(二)赏识教育,激发自信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时期,他们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主动采取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在教师科学的评价中,减少学生叛逆心理的出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继而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思考。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时,原本难以达成的教学目标也会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中得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三)多维主体,提高效率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多是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难免会显得被动。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评、互评,然后教师再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多维主体引导评价的目标。这样的方式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性,让更多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资源能融入教学指导与科学评价中。例如,在组织学生完成一章的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作出课堂评价,要求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学生完成自评,并要求学生将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提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再结合实际汇总分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指明方向,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有序开展教学评价,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资源分析,主动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评价,从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为党和国家输出更多高素养的优秀人才。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