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从在柳林种芒草开始,这十年来,您觉得哪个阶段最艰难?”
“哪个阶段都很艰难。”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桑涛苦涩地笑了,“新产业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都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就是风险。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谁能容忍这么多的失败,又能够给予你支持呢?”
2011年,桑涛决定辞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教职,正式回国工作。此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植物学。这一次,他想再进一步,把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变成环保新材料。生物质的转化一直是科研热点,之前已经有将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燃料乙醇的先例。桑涛想做的,是建立完整的新材料产业链。
“我认为这种物质性原料应该更多地用在材料方面,这样解决了好几个问题,一个是原料是可再生的,二是做成新材料能产生经济效益让产业可持续发展。”桑涛介绍到。
打造产业链的第一步是种草,解决原料问题。2012年,桑涛来到山西柳林尝试种植芒草。芒草原本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发达的根系和高大的地面植株让它成为了修复荒山的优质品种。“吸引我到山西来的,是这里广袤的黄土高原,适合大量种植生物质作物。”荒漠和废弃矿山这样的边际土地不适合种粮食,种植高大的芒草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又能固碳减排。桑涛更希望看到的是,长出的植株又可以回收作为生物炼制的原料,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一份收入。
植物可以做成什么材料呢?这是桑涛必须回答的问题,2014年,他开始创业,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发。经过团队的日夜奋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首条生物质炼制中试线,研发出低能耗、无污染的处理方法,成功从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中提炼出乳酸和木质素等原料产品,并且在2017年建立了第一个新材料生物炼制示范工厂。2018年,桑涛又组建了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植物中提取出的原料制作成新材料产品。
在研究院的样品展示区里,放着一瓶褐色的固体,这就是从秸秆中提取的木质素。顺着这瓶木质素往后看,陈列着羽毛球拍、氧气瓶、汽车零件、无人机等样品,这些都是用木质素合成的生物树脂生产的产品。
这种生物树脂韧性强,可与碳纤维结合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硬度是钢铁的4到5倍,重量却只有钢铁的五分之一。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环氧树脂韧性差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时间来到2021年,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到桑涛,希望将环保的生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在地铁的建设上。“如果把车厢里1/4的材料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来取代的话,整个车辆就从16吨减轻到12.8吨,效果还是蛮显著的。”桑涛说。减轻重量也意味着更节能。农田里的秸秆变成了制造地铁的材料,这极大地拓展了生物质材料的想象空间。
我国每年的秸秆产量为8亿多吨,大部分未被有效利用。除了做成生物树脂。今年桑涛和团队做出的新产品,让这些农业废料变成“丰收神器”回到农田里,这就是地膜。
我國是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要用掉大约145万吨地膜,占全球总量的75%。薄薄的一层塑料膜,能够增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使得作物产量增加30%以上,由此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高达1400亿元。农用塑料地膜大多为聚乙烯烃类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能降解,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田每年会新增20万至30万吨不能降解的残留地膜,使土地板结、农作物减产,破坏农田生态环境。
“从成立这个研究院开始,我们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是如何把秸秆里面提取出来的乳酸做成聚乳酸生物塑料。”桑涛带领团队从秸秆制得的第二件宝贝就是聚乳酸,聚乳酸做成的生物塑料在6至9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做成地膜使用,可以解决了石化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秸杆变地膜,这也是世界上首创的生物质产品。
在创业的第八年,桑涛把一个曾经主要存在于学术论文中的概念,落地为实验室、研究院、原料、产品和工厂。打造了他当初规划的生物质材料产业链。
走到这里,可以回答之前的疑问。支持桑涛在无数次失败中走下去的,是对产业前景的信心,也是不断钻研的科学家精神。作为长期研究植物学的学者,他早就意识到用生物质材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并且持续关注着相关领域的发展。
“我相信能做的出来。”回想十年前回国的情况,他说道,“现在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山西带着我们研究院的年轻人做研发,大家一起看文献,寻找思路,讨论如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没人做过的,这对年轻的研发人员是很大的考验,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多失败。”
取经路上,一定得有师父。在山西研究院办公室的墙上,年轻的工程师们画上《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并在旁边写上项目的目标,鼓励大家一起前进。
“你别看桑老师是重庆人,现在他最爱的就是一碗刀削面。”桑涛团队的同事说。
目前,全世界首个生物质新材料加工厂在太原综改区落地,将在数月内建成投产。
就像桑涛当年带到黄土高原来的南方芒草一样,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长出高大的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