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珍国
摘 要:在数学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分析当前渗透传统文化时存在的问题,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在了解数学历史、数学家的同时,顺利消化和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探究精神、文化素养、数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趣味课堂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10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外,还需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因此,教师需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传统文化素材,讲述有趣的数学历史小故事,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带有文化色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实现其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多值得学生学习和发扬的优秀品德,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起步阶段,需要教师能在该时期进行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传统观文化中隐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使其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行和思想道德。在数学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实现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的提高,还能让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学习和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在当前生活、科技都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更需要得到重视,也需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延续。
2.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较为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得到有效更新和优化,在日常教学中仍旧将重点放在知识点讲解上,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还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步提高,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安静的学习来说,小学生更喜欢采用游戏玩乐的方式了解世界、接触世界,不愿接受常规的板书教学。要想打造出一个更加有趣的数学课堂,逐步提高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可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趣味性让学生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全身心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困境
1.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影响文化渗透
在教育领域中,传统文化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当前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来看,困境之一就是学生尚未积累充足的历史知识,难以顺利理解和消化教师提供的文化案例。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还会影响到数学知识的教学。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在数学课堂中渗透较多的传统文化,无法有效落实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而影响到学生能力发展。
2.数学独特的学科属性,影响文化渗透
相对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来说,数学学科缺少充足的文化研习点,这就会导致教师无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无法顺利改变当前的教学困境。部分数学教师未能掌握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未能快速找到切入点,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1.加入趣味传统文化故事
在常规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未能在恰当时机加入传统故事,无法真正传递和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想改变这一现狀,让学生能在传统文化的帮助下更好地消化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教师就需在正式教学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细致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寻找更多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历史小故事等,让学生能在聆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有关圆的内容时,圆周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先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前任务:利用书籍、网络等搜集与圆周率相关的视频、历史小故事等。在具体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从系统的角度讲述刘徽、阿基米德、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漫长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和了解这些数学家的奉献精神。在引入历史小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与学生一起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圆周率拥有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因而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将圆周率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推理计算时期、实际测量时期以及新方法时期,引导学生逐渐理清整个历史脉络,构建出更加清晰和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遵从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的学生需要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圆周率历史故事。之后,各小组的学生需要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交流,而教师则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现在将要进行评比活动,我会根据你们回报的成果作出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小组,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哦。哪一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围绕着以上三个时期进行系统的汇报呢?”接下来,教师需要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排名,根据综合成绩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最后的总结归纳阶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作出适当补充和完善,使其能全面了解历史故事的整个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综上所述,在学习圆周率的内容时,借助历史小故事等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可快速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使其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挖掘艺术图案中的资源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和设计了非常多不同类型的图案。这些图形图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构思精妙,不仅能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还能呈现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宝物。从古至今,我国文化艺术始终都是世界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反映出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水平,也能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中同样拥有非常多的图形图案,拥有独特的美感。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将传统文化与数学图形融合起来,带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感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就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如具有秦汉特色的刀币、战国铜镜、玉璧等,也可展示唐代时期的精美瓷器、脸谱、花鸟纹锦、年画图案等。教师需要将这些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图案呈现在大屏幕上,并在这些图案下方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标记出这些图案的意义、年代、数学思想以及背景等,让华夏文化点亮课堂、照耀心灵,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文化底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也能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可全身心参与到知识学习和探究中。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融合,能够让数学课堂更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性,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本素材
如今,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稳步推行中,日常教育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综合素养,数学教材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加入了更多与数学知识存在紧密关联的传统文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未能灵活运用教材中隐藏的传统文化,未能将其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和教育效果。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从中提炼出更多适合教学的文化素材,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的切入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选择教学手段,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数学知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逐渐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例如,在教学有关年月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搜集适合教学的文化素材,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灵动、丰富多彩。在北师大的教材中,加入了歌谣记忆法,还有关于国际儿童节、国庆节、爸妈生日、北京奥运会的内容,教师就可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如,教师可在上课时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开国大典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真正融入当时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完成纪录片的播放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开国大典那天是几几年几月几号吗?国庆节是哪天呢?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开国大典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还能对开国大典产生全新的了解和认知。
4.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和运用学生的性格特点,构建更符合学生喜好的趣味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较为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到有趣、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不愿在上课时按部就班地学习,更不喜欢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等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能逐步发现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还能在此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數”时,教师就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活动。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借助信息技术、口头讲解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珠算文化,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就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的学生利用刚才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珠算计算,使其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和领悟传统文化。又比如,在教学有关角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讲解古代人是如何度量角的,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度量不同的角,对比分析自己的方法与古人的方法。再如讲解四则运算的内容时,教师可开展“认识九章算术”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数学发展史。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仅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还能激活其探究传统文化、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为其日后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借助探究教学培养探索精神
在过去,很多学生未能深入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本质,因而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较低、抓不住重点等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探索意识、思维模式的培养,也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要想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真正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趣味课堂,教师可灵活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养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而这也是传统文化中值得学生发扬和传承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将该节课的课题写下来,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吗?”问题导入的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方向,为其提供有力的先决条件,还能从开始环节就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着黑板上的课题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说:“为何要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呢?”有的学生说:“要想保证商不变,需要满足哪些特定的条件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将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当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时,会产生更加强力的求知欲望,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围绕着黑板上的问题提出大胆猜想,在组内展开互动和交流。这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活动,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还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6.编写校本教材
第一,将数学历史加入校本教材中。在我国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数学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较为经典、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数学历史、名人典故,并将其融入校本教材中,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数学故事。在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了解无数数学家为了研究成果而付出的努力,能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直面困难。
第二,将典型命题加入校本教材中。在校本教材中,教师可加入一些较为经典的命题,如百僧百馒、鸡兔同笼、折绳测井等,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能实现其道德修养的提升,对其日后发展和成长可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在正确引导下顺利消化和理解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万惠利《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
[2] 盛世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学周刊》2022年第2期。
[3] 全红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策略》,《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