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辉
摘 要:古诗文蕴含着深邃的意境之美,然而,小学生生活阅历少,他们的知识面较为狭窄,这就导致他们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理解上不够透彻,认识上较为浅薄。运用新媒介技术,则可以在视频导入过程中,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古诗文讲述的场景和人物情感等。激发学生赏析古诗文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古诗文,提升对古诗文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媒介 小学语文 古诗文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04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历史中的璀璨瑰宝,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文众多,或叙事或者写景,或婉约或者豪放。但是古诗文的遣词造句和形式体例等方面,相较于我们日常的语言用词来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致使古诗文中的优美語句和独特意境很难被学生完全领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古诗文的教学创新,可借助新媒介时代的网络资源,在量的积累下,转变教学思路,将网络技术和新媒介技术相融合。新媒介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工具或技术,比如报纸、电视、电脑等等,将新媒介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能够形成诗画合一的教学场景,挖掘语文中的古诗文之美,提升学生的古诗文审美能力,夯实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效果。
一、新媒体与新媒介
“新媒介”是一种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中介事物,区别于媒体,媒体指从事通讯传播行业进行搭载讯息的机构部门,如“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网络”是媒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百度网站”是媒体。新媒介的“新”有两层含义,一是新在时间,相对于旧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那之后出现的搭载运算和数字化技术的手机电脑等被认为是新媒介的代表。二是新在结构。传统媒介模式是直线型单向传播,而新媒介是双向互动参与机制。本文所特指的新媒介是狭义上的手机、电脑、电视和平板等。概括说,新媒介就是交互时代背景下,公众为了适应新媒介环境所具备的修养,包括对新媒介的识读、批判和参与能力等。媒介识读能力是指能够相差无几地解读出各种媒介形式呈现出信息的内涵,把碎片化媒介信息串联起来加以理解;媒介批判能力在于对于媒介信息的质疑、辨别、批判、反思和评价;媒介参与能力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法律道德意识指导之下,掌握相关新媒介的操作技能,能够利用媒介促进自我发展。新媒介是人们参与社会,使社会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对于小学生而言,新媒介被具化为以下几个标准:
新媒介教育在国外已经有了成熟的教学模式。如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环绕媒介文本的解码而有序进行;英国将媒介素质教育内容划分媒介组织、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五大项目;“自我认同能力”和“公民意识”则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最关注的部分。媒介素养的概念传入我国之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观点不一。我国传播学者卜卫认为,基于我国国情,媒介教育应该被定义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上海复旦新闻学院张志安、沈国麟提出:“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新媒介教育旨在解决媒介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通过提高学生处理媒介的识读、批判和参与能力,增强学生新媒介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媒介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利用媒介资源促进自我健康成长,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针对小学生群体,新媒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一是使小学生能够进行跨媒介阅读,初步具备新媒介;二是发展小学生的质疑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三是学会利用媒介技术提升自我,参与社会。总而言之,新媒介教育就是使学生能够对媒介文本进行准确分析,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介技术。
二、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瑰宝,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审美与修养的关键时期,学习古诗词也是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对于不断提升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修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开阔眼界,而且,中国古诗词与现代文体截然不同,古诗词简短凝练,在五字、七字间就能勾勒出一幅文字画卷,这对学生的美育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诗抒理想”,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一首古诗,可以培养小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可见,学习好的古诗词是丰富小学生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是现在小学古诗词学习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因此,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技巧等知识内容,学生只是记忆,对以后的古诗词学习没有帮助。小学生无法通过学习来提高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开展基础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不足之处
当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古诗词教学意义重大,但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不知道如何去创新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经过研究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主动性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古诗词本身晦涩难懂,加之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对古诗词知识点死记硬背、默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就会产生排斥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提升兴趣度,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无法真正深入诗词中去领悟美,去感受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去引发共鸣,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2.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实现有效互动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讲解知识点等方式进行教学,没有充分开展互动活动,也没有有效运用多媒体来活跃课堂氛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立足学生的需求及学习实际情况来施教,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创作的时间非常少,也没有树立起问题导向,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缺乏系统思考、理解、掌握,没有真正内化于心。长此以往,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古诗词文化的育人作用,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难以真正提升。
3.教学内容不深入,导致学生学习面无法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古诗词虽然简短,但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教师由浅入深地进行摸索、讲解。但是纵观多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都是将诗词基础的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如作者简介、诗词含义、表达的感情等,学生只了解皮毛,没有真正对其创作背景,隐藏的故事及相关联的人、事、诗等进行延伸拓展。教师教学只限于课本,没有做到适当地课外延伸,不利于学生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了解、传承。
四、小学生要借助新媒介感知古诗文的意境美
古诗文中的遣词造句具有浓厚的意境美,极为精辟的遣词造句,在新媒介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化的场景,将原本静止的诗文场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搭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在新媒介技术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中,更快速地领会古诗文意思,深刻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文中潜藏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将古诗文中的语言高度概括,讲述给学生们,然后结合多媒体视频中栩栩如生的诗文画面,迅速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文场景中,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诗中描写了江南的美景,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如果仅仅在课堂上生硬讲述,并不能完整展示诗人所怀念和追忆的那个江南。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根本不能感受到江南的场景。但是,在多媒体环境中,诗文和画面两者相结合,相映成趣教学更有乐趣,可以结合画面,感受到春天的江南江边,太阳冉冉升起,太阳将江边的花朵照耀得比火苗还红,那江中水之绿已超越了江中的水草。一幅江南美景跃然而出,学生仿佛亲身置于江南美景之中,透过新媒介技术中的《忆江南》场景再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身临其境感受画面中的江水和火红的日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文中意境之美妙,江南景色之诱人。
五、小学古诗文教学要以新媒介技术引导学生体会诗文的用词美
古诗文中的用词十分考究,因此被数代后人所吟诵,被无数人赞赏。能够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肯定是古诗文中的精品之作。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古诗文的过程中,必须从诗人的用词入手,带领学生细细回味其中的精华所在。但是单一的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学生深入诗文当中,体会到诗文的心境和语言之美,小学生年纪偏小,难以细致入微且精准地理解古诗文的用词,更不能以个人的思想境界,感受作者写诗文的心情,自然也就对诗文的用词之美,理解得不够通透。新媒介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用词之美。
比如语文教师在教授《望天门山》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望”字有准确理解,可以借助新媒介技术,展示作者写诗时看到的场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门山画面,学生就此随作者李白的写作意境,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作者一起行至天门山,感受其“望”向山中景和奔流江水时的心境。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望”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何在此用“望”?再次帶领学生细细观看多媒体视频,学生在雄伟壮观的天门山视频中,借着李白的诗句,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之美,深度理解了作者“望”字用词之精准。通过这一教学形式,学生们对“望”的用词从表层到深入的含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能从中感受到作者船行至天门山处,见到巴蜀之壮美河山后,其内心的狂喜之情,不禁凝神静气被眼前风景所吸引,深深“望”向天门山,继而作诗一首。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多媒体色、光、声等形式的帮助下,更为具体地感受到诗文中的用词之美,在反复体会和推敲下,学生感同身受继而理解了古诗文用词之精妙。
六、小学古诗文教学要辅以新媒介技术恰当表达诗文美
想让小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简单诵读,或者逐句去分析句子的意思,所取得的教学效果都不尽人意,更不能促使其精准地表达自己对诗文的读后感。然而辅以新媒介技术,则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对多媒体展示的宏大场景加深理解。
比如在教授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很著名的边塞诗,提问学生“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词中,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学生们在此时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在此时接着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想当时的场景。”学生们通过新媒介技术,感受到这首诗歌的诗文之美,作者将自己在边关的内心活动,描写得精准到位。通过新媒介技术生动呈现出来,学生们可以充分调动自我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中营造出冷月边关处,诗人当年看到的战争场景,继而感受到诗人面对民众所承受的灾难时心中的悲愤之情。从美妙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可以边观看边思考,边体会古诗文中的情景。该种方式的运用,有效推动了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发展。
七、小学古诗文教学要构建多样化的交流互动平台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短暂,教师和学生没有机会多交流沟通,也没有机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新媒体作为一种创新的媒介传递工具,它能够将教师、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从而共同参与到语文古诗文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建立起多样化的古诗文学习互动平台。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诵读诗文的视频录下来并上传到互动平台上,例如当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群聊、抖音小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学生发现自己出现在视频里,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继而更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对家长来说,借助于新媒体能够清晰看见孩子平时上课的表现,经常关注到孩子的动态,有任何疑问还能及时和教师沟通解决。此外,家长和学生也能通过新媒体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新内容。通过新媒体构建的多样化的交流平台,不但能够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的联系,还能拓宽孩子的眼界,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新媒介技术发挥着较为积极的作用。通过新媒介技术,可以将原本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事物,变枯燥的古文为有趣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感受古代诗文的文学造诣,领会隐藏于古诗文中的诗情画意之美,体会古诗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兴文《简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情景教学方法》,《福建茶叶》2020年第9期。
[2] 黄莉《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18期。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新媒介优化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21-X-1-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