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锋文化研究院专题调研组
总结近60年来我国全民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伟大成果,不能不聚焦一个重要的命题:代代新人的茁壮成长及其出色担当。
要想知道这一成果有多重要、多伟大,需要明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开国元勋们大张旗鼓地倡导“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国民教育活动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初衷。
从国内背景来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新的生产关系基本调整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逐渐演变成型。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开始逐渐普及。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所要求的精神品质和行为准则,雷锋都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全心全意地实践着。雷锋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体系的光辉典范,“雷锋叔叔”成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标杆。
从历史背景来看。我们知道,开国领袖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育人大师”,他无论是抓建党、抓建军、还是抓开国建国,最看重的都是人——注重发现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能干事的“新人”。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其价值观。有了大批雷锋这样的“新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毛泽东和开国将帅们都如此重视学雷锋,遵崇的正是这样一条历史规律。毛泽东一生明确号召学习的只有三个人:白求恩、张思德、雷锋。这三人都是他最看重的“新人”的代表,而雷锋则是和平时期“新人”的唯一代表,在毛泽东心目中,建设新中国比建立新中国更需要像雷锋那样的大批“新人”。所以,他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专门讲到:“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学习雷锋,也包括我”。毛泽东曾先后六次讲雷锋,两次观看关于雷锋的演出剧目。毛泽东亲自多次倡导大力弘扬,使雷锋精神的培育和发扬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代代“雷锋传人”的成长和涌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他领导人也以各自的方式对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进行了大力倡导,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领导人的倡导和人民的自觉拥护践行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了经久不衰的学习雷锋的热潮,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成为中华大地道德和文化建设的持久工程。
从国际背景来看。从20世纪中叶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加紧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的阴毒战略:“摧垮中國人的核心价值观念”,诱使中国公民主体特别是年轻人都“毁弃信念、追求享乐”,甚至“娱乐至死”,造成中国社会无可救药的“整体性的道德滑坡”,其要害是与我们党“争夺中国的下一代”!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直接倡导声势浩大的全民学雷锋运动,正是应对西方对华“和平演变”伎俩的“最具杀伤力的一招”。全民性的学雷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思想境界,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保证了千百万中国执政骨干和青少年像雷锋那样“养心”做人,健康成长,成功抵制了西方反华势力发动的一拨又一拨的文化侵略,为社会主义中国在苏联解体后仍然持续崛起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所以都高度重视抓全民学雷锋,其战略初衷就是为了构建坚如磐石的道德长城和文化防线,更好地在与西方“争夺中国的下一代”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什么是“新人”?在毛泽东那一代革命家的眼中,最寄予厚望的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新人”:
第一层次的“新人”,是党的执政团队的中坚分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领袖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政治品格、理论素养、统驭能力、廉实作风是确保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江山”永不变色、代代相传、持续前行的关键因素。
第二层次的“新人”,是能直接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和国家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建设大军的先锋群体和骨干分子。这些负有特别使命的劳动者、建设者,既包括作为国家主人的各大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也包括各有专长的科技专家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科学技能、文化素养是主宰国家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
第三个层次的“新人”,是胸怀大志、充满活力、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他们的道德面貌、学习能力、择业走向是确保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的重要力量。
近60年的学雷锋活动,是否真的促进了这三个层面的新人都能茁壮成长?让我们走进历史,逐个层面作些简略的回顾。
第一层面:峰峦叠翠 秀丽天下
有道是,来自敌方的反映,远比自述更有说服力。
美国兰德公司曾有报告说:新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在苏东剧变的持续冲击下稳如泰山、岿然不动“是意料之中的”,但对于“第三代第四代中国领导层”照样“坚如磐石”,逆势崛起,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成功培养出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决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团体,都是积极宣扬和坚决践行雷锋精神的带头人,是党的执政团队中勇于担当的高层“新人”,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了第一代领导人的战略初衷和殷切期待。
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代表是习近平同志的成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这位当年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真心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在陕北梁家河村子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北京知青”,返城后能在各个任职岗位上都模范践行“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成为能使雷锋精神在他工作过的所有地方都大放异彩的“党员雷锋”。如今,放眼神州大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卓越领导才能、崇高人格风范、赤诚为民情怀、高效创新实绩振奋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充分彰显。这就是载入新的历史《决议》的“两个确立”内涵的最深刻、最生动的明证。习近平同志作为新时代最优秀的“新人”能被推举到中央领袖集团“担任最重要的职务”,成为“两个确立”当之无愧的对象,深受全民拥戴,这本身就是60年全民学雷锋的最大成果。
应该指出的是,党的执政团队中活跃在非领袖岗位上的大批时代新人,如史来贺、孔繁森、吴仁宝等党员干部,虽然不能像高层岗位上的核心领导那样峰峦叠翠、秀丽天下,却都像螺丝钉一样铆定一处,造福一方,确保整个国家机器顺畅运转,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他们同样是可敬可爱“善莫大焉”的时代新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13亿中国人、8900 万党员、400 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第二层面:群星荟萃 光耀神州
这一层面的“新人”,是以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工人阶级和作为三大产业中坚力量、包括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专家队伍在内的新型劳动者和建设者、保卫者。这类“新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养的优化提升,足以形成“中国速度”和持续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力。雷锋精神在这支队伍中的弘扬和践行,已经并将继续优化提升中国整个建设、发展大军的“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世界惊叹的“文明形态”,这也是中国的“硬核”力量。
雷锋精神开启了以郭明义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新人”的学雷锋道路。郭明义坚持20余年无偿献血,献血量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10倍多。在他月收入不到600元时就开始资助贫困儿童,累计资助100多名。而他一年四季都穿工作服,始终在基层拼搏奋进。不仅如此,以郭明義为发起人的爱心团队迅速发展壮大,从2010年8月的40个分队,增加到如今的1300多个分队、230多万人,他们的积极作为,引领着全国工人阶级和社会公众奋起效法,每天都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逆行者们的“火神山建设故事”“雷神山建设故事”感人至深,“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建设故事影响深远。
雷锋精神开启了以邓州编外雷锋团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学雷锋之路。陆续退伍的邓州籍雷锋生前部队的老兵们,携手坚持学雷锋,1997年4月正式成立邓州编外雷锋团,不久被中宣部树为“时代楷模”,邓州也被称为生产“雷锋”的名城。以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等为代表的学雷锋模范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挥洒热情,贡献社会,这些都向广大公民表明,只要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取得辉煌的成就。
雷锋作为士兵中的“新人之星”开启了广大军人(包括退役军人)的学雷锋之路。解放军系统作为雷锋精神的发源地,在学雷锋活动中始终走在全社会的前列。雷锋生前所在团自觉弘扬雷锋精神,“一杆大旗扛到底”,包括该团已经退役的两万多官兵,全都成了自觉传播雷锋精神的优质“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精神开启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专家群体的学雷锋之路。钱学森作为“西东两个世界”的过来人,深知“凡是爱国的科学家都不能没有雷锋精神”,所以他生前爱读《像雷锋那样做人》《雷锋辞典》等书。他说看到中央机关推荐的《史来贺评传》把他和雷锋等优秀共产党员并排相称,感到“激动极了”,主动在行动上向雷锋看齐,并试图从科学角度提炼出雷锋精神中“有规律的原则”。在钱学森、袁隆平、孙家栋、任正非等科技界“雷锋”的带动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国高科技领域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成功突破了西方的重重围堵,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第四代核电、特高压输电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5G研发和应用场景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特色生态初步建立。
这些年来,在“千年贫困苦,一朝得梦圆”的全面脱贫攻坚的决胜“大战”中,在“黎民命攸关,烈火见真金”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在“世间百姓事,枝叶总关情”的解决民生难题的“大事”中,人们总能看到这些“雷锋式新人”的高效劳作和务实奉献。
第三层面:生气勃勃 充满希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21年7月1日,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列队进场,天安门广场上回响着他们的铮铮誓言。
事实表明,我国当代青年,特别是在校学生,作为随时能满足党和人民需要的“时代新人的天然来源”,的确是最有朝气、最有希望的重要群体。
雷锋生前作为少先队的辅导员,曾到高校作报告,他倾心挥洒心血的学校系统历来是学雷锋的前沿阵地。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生,在《雷锋日记》中感受了精神的洗礼、价值的塑造和人生的升华。雷锋学校从辽宁抚顺、湖南长沙始,在全国多地涌现。如今,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活动受到各地欢迎,广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践行,在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起到了格外重要的奠基作用。
进入新时代,学校特别是大中学校的思政课堂,依然是培养新人的“一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教育战线学雷锋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的这一教育目标,各地教育部门坚持思政课在育人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切实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社会大课堂形式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教育部连续多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活动,近1000所高校师生参与。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红色地标等成为立德树人的不竭资源,北京在“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城市副中心等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内蒙古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博物馆、街道社区、牧民家“同上一堂课”,效果明显。2021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显示,98.7%的学生表示“能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一些大中学校,主动尝试把雷锋精神引进思政教育体系,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给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带来了喜人的变化。
实际上,“代代新人”的培育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传承过程。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体现得最突出的民族精神,其民族品格、其平民特质、其能学易学而又需要一直学的品格,其被中国民众广泛接受的性质,都使雷锋精神成为中国全民最平凡也是最伟大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生活习惯。
以上简略回顾到的在近60年学雷锋活动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各个层面的时代“新人”,他们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社会主义中国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永远是全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推进者和守护者。
(执笔:中国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姚洪越教授 责任编辑:仇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