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仁
摘 要:《古田会议决议》是革命战争时期党和红军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是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思考的重要里程碑,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现实情况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基本理论所形成的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历史证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是党和国家事业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党的纪律建设,《古田会议决议》因其在纪律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其主要思想和相关原则延续至今,为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重要价值遵循。
关键词:古田会议决议;纪律建设;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7-0067-03
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应当保持党的纪律性,这是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先决条件,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纪律性是其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包含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方面,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其中政治纪律是首要的、管总的纪律。
一、《古田会议决议》为什么强调纪律建设
中国共产党对纪律建设的重视从建党之初便开始有 所体现并注重将其正式化、文本化,尤其在革命战争时期,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历次修订的党章都强调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一大表决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作为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这个纲领虽然只有十五项条文约700 字,并且内容中未对纪律建设有明确的规定,但其中有十余条在字里行间涉及党的纪律建设的相关表述;中共二 大新修订的党章中纪律被单独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表述,规定了开除这一项作为党员的纪律处分,虽然只有这一项,但仍然是在纪律建设正式化上迈出一大步,另外二大党章还对组织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中共三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对二大党章的个别条文进行修改,首次提出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并由介绍人担保其严守本党一切秘密,体现党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纪律性;中共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有关纪律的条文从 9 条增加到 10 条,突出强调党的组织纪律,明确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也受其影响呈现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中共五大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这次决案对纪律建设进 一步完善,根据党的发展情况,针对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明确提出:“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 的最重要的义务”,从权利义务层面深化对党的纪律的认 识并将党员的义务正式化;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订深受共产国际及俄共党章的影响,在纪律建设方面进一步强调了遵守党纪的极端重要性,规定: “严格遵守党纪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家长制”以及“极端民主化”倾向;1945 年召开的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纪律建设方针,这一方针对正确执行党内纪律,保障党员正当权利有着重要意义并明确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确立“四个服从”为党的组织纪律,在相关纪律机构的建设上重新规定并设立监察机关,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任务和职权,并明确其“在党委指导下工作”。中国共产党注重在党章中不断强调并完善党的纪律建设,而“党章”又作为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注重条文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红军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落后的农村,持
续性的游击战争和分散活动对党和党领导的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战斗力产生严峻的挑战。毛泽东同志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指出“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如果不能彻底纠正这些错误思想和不当言行,中国革命必将遭受更大挫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在从严管党治党、严明纪律要求、严把政治规矩的条件下才能提升起来。因而只有加强纪律建设,才能确保党在统一的意志下, 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地向着目标前进,确保党在各级组织中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此,毛泽东同志等红四军领导人总结了建立红军两年多来的经验教训,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结合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决议的相关规定中,既包含制度规矩,又包含基层组织建设、纯洁党员队伍、严格党内生活、各级党部工作要求等制度规定,明确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要求。古田会议正式强调党和军队的纪律建設,其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予以规定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首次,明确指出将纪律和规矩作为建党建军的重要抓手,这一里程碑式的决议使红四军脱胎换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二、《古田会议决议》怎样强调纪律建设
(一)严明政治纪律
古田会议召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古田会议决议》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其“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的规定,严明了军事与政治、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严明中国红军的政治立场,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同志通过《古田会议决议》从制度上明确了政治和军事各自的领域,对政治机关和军事机关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二者工作的开展必须在前委(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即党委的领导下“平行地执行工作”。严明的政治纪律有利于党真正成为军队中的领导核心,团结和领导革命队伍,有利于新型人民军队的组建。
(二)严把政治规矩
《古田会议决议》对党员和红军指战员做出了相关纪律规定,提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准则。针对红军自成立以来陆续出现的非组织化行为、山头主义倾向,以及极端民主化倾向等现实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决议提出落实整改,对党员的发展对象予以规定,即以战斗兵为主要对象,在发展条件上列举包括政治观念,忠实,能牺牲,不发洋财,不吃鸦片、不赌博在内的五项发展新党员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五点明确的纪律要求,实际上成为入党的门槛。这一规定并不局限于发展新党员,对于不守纪律规矩的党员,给予改正机会,屡戒不改的“不论干部及非干部,一律清洗出党”。古田会议要求广大党员对党的相关决议必须坚决果断地贯彻执行并将纪律和规矩落到实处,我们党始终强调“轻易不形成决议,一旦形成决议,就要立刻坚决执行”,“严格地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古田会议之后,红四军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的负责人深入所在部队,组织干部学习和领会决议精神,然后由干部逐条向战士讲解。从前委到各支部,都对照决议检查所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良习气和违反纪律的行为。《古田会议决议》的精神和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建军思想对党内政治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规范组织纪律
毛泽东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出目前红 军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如纪律涣散、组织松懈、程序不规 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红军中党的领导与重大决策的执行,因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过“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对详细的组织问题如上下级关系也进行规定并批评了少数不服从多数、极端民主化等不良倾向,规定在党和红军召开的会议中,少数人自己的意见在会议上被否决后,会后必须支持和拥护多数人通过的决议,如确有必要可以在下一次会议上提出讨论,在此期间 “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针对红军党组织中存在的个人主义,毛泽东同志分析其根源指出“其参与依然 存在,还需努力克服”,提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系列针对党和红军组织纪律的规定,发扬了民主,团结了全党同志,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党和红军的组织纪律性,推动了党内生活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重视群众纪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古田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同志 就针对军民、党群关系问题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 条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针对当时红军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陆续出现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即“过分相信军事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结合党和红军发展现状制定了群众工作的相关流程,明确指出要重视群众的作用,相关的工作一定要经过党的讨论 和决议后,再通过群众去执行。这一规定规范了群众工作的流程,明确了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在当时缓和了党群关系,对党和红军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五)纪律建设条文化
纪律建设条文化是纪律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是纪律的执行具有长效性、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古田会议决议》體现出毛泽东同志对于纪律建设文本化的重视,致 力于通过党的文本决议的形式将纪律建设的相关思想予 以规定,如严管党员队伍、强化组织纪律、规范军民关系、明确党和军队的关系、规定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的关系、严格纪律执行的规定等,涉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仅覆盖范围广, 而且规定具体。从约定俗成、口口相传到文本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党内纪律建设的效率,不仅在当时为全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其原则表述延续至今,成为党制定纪 律建设相关文本的重要遵循。
三、《古田会议决议》强调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坚定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严守纪律和规矩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动力。古田会议突出铸牢党和军队的理想信念之魂,为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缔造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思 想基础。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十大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想信念问题,在军队政治工作提出的四项根本要求中,第一项就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立起来。因此,加强纪律建设,要把强基固本、凝魂聚气作为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来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常补精神之钙,增强政治定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坚定保证守纪律、讲规矩的高度自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切实锤炼党性原则、凝聚坚守之气。
(二)培养政治意识
“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从古田会议起,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融入党魂和军魂,内化为红色基因而延续传承。党的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密不可分,政治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纪律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共同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主 旋律、激发正能量,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和信息主渠道作 用,运用主流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的品牌栏目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增强党员群体、干部队伍的政治判断力 和纪律警觉性,培养政治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忠诚爱党的政治品格,提高忠诚信党的政治自觉,坚定忠 诚为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紧跟大政方针,坚定政治信念,做到方向上不走偏、是非上分得清、名利上放 得下,真正做到爱党、信党、为党。
(三)强化纪律执行
纪律的效用取决于纪律的执行力。正因为古田会议所
制定的各项纪律得到严格贯彻执行,才使得当时的红军部 队得以脱胎换骨,成长为无往而不胜的人民军队。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纪律建设,必须狠抓纪律和规矩的执 行与贯彻落实,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对发 现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和倾向进行及时督促并严令整 改,加强批评教育,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按照党的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相关纪律要求,加大违纪 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党纪国法,防止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降低干部违纪违法 的风险。相应的领导干部,都应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维护党的纪律上起好表率作用,在纪律执行上担当好领导责任、敢抓敢管,切实增强纪律的执行力,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落实纪律执行。
(四)注重领导干部个人品德
为政以德,正心修身。不只是古田会议上对领导干部 的品德进行强调,如不发洋财、不赌博等,古籍《国语·鲁语·子叔声伯辞邑》中记载“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即栋梁不厚实,就不能承受房屋的重量,《老残游记》有云:“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可见纪律条文规定得再健全、制度体系设计得再完善,最终纪律要想落到 实处,仍然要依靠人来具体实施。为政之人,其官职地位越高,手中的权力越大,越应该注重品德修养,不能为所欲为,如果其个人品德出现问题,必然是纲纪松弛、法令不 行,违纪违法,走向腐败也就难以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的任用做出指示“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铭记历史,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党和国家建设的优良经验, 注重品德修养,切实做到讲规矩、守纪律。
四、结语
纪律建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便一直在强调并根据客观环境变化逐步完善,古田会议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 早期共产党人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现实问题,对党和 军队的纪律建设第一次以决议的形式进行明确,其“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精神内核在当时对党、军队,乃至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纪律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明确,严密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重温古田会议精神,重读《古田会议决议》对加强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 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1).
[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1).
[4]毛泽东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
[9]车辚.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J].党政研究,2015(4):39-44.
[10]程福根.古田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思想的独特贡 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2):39-42.
[11]曾汉辉,邓宇河.古田会议与党的纪律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6):78-82.
[12]蒯正明.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演变与党的发 展[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3):1-7.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