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见枝
一、整合学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多方面内容,如社会文化、责任意识等。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需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实现从单科教授到课程整合的教学,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古文、社会文化、心理教育、信息技术等与道法课程整合起来,以优化课程结构,使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时,可以先设置有趣的课堂导入。如教师可以开展“大家一起秀”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上网经历,或者是他人的上网经历,谈一谈自己对于网络的看法。通过将其他科目与初中道法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其他学科知识也得到巩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意识,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二、选择教学内容,体现课堂核心价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所学内容。
三、转变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单方面输出的教学方式。虽然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构建开放课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四、计划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五、引起共鸣,加强学生素养意识
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同,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同,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维护秩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社会秩序的图片,并提问:假如社会没有秩序,那么生活将会变成怎样?通过提问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六、借助文化,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维护国家利益》等内容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避免片面化教学,要客观理性、全方面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体会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
七、提高效能,注重培養学生思维意识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摒弃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时,可以创设智慧课堂,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教育资源,将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进而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