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看得出,这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很精巧,环节之间的过渡也很紧凑,特别是对教材的解读有出人意料之处,在教学策略等方面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后,举手者寥寥,有时甚至没人举手。教师急得冒汗,只得自己揭示答案,匆匆地开启下一个环节。从学习效果来说,这位教师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作为这堂课的旁观者,我也在思考,明明有非常好的教学构思,为什么课堂教学却遭遇了“滑铁卢”呢?我忽然想起了《韩非子》里赵襄子学御的故事。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没多久,便要求同王子期賽车。可是,他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子很不高兴,质问王子期:“你教我驾车,一定没有将真本领完全教给我。”王子期答道:“驾车的方法我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您了,只是您运用得不恰当。但凡驾驭马车,就要让马、车、人的动作协调一致,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使之到达远方。然而,您在赛车的时候,不论是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比赛的胜负上。心不在马,这就是您落后的主要原因。”
赵襄子为什么明明掌握了驾车的方法,却次次都输给了王子期呢?因为他太在乎输赢,落后了就拼命赶上来,领先后又要回头观望,生怕再被超过,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手身上,将最为重要的“心要在马”抛之脑后。这与我们的上课是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呢?
教学前,很多教师会对教材进行细读,了解作者的生平、课文创作的背景、可以拓展的材料等等,还会学习和借鉴其他名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将其与自己的思考进行整合,最后拿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案。这大概也是上面这位青年教师在课前的做法。反思上述备课过程,可以发现缺少了最为重要的内容:学生在哪里?课堂上的学如何与教相融合?如果只站在教师的视角,关注怎么个性化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学预设,展现个人风采,而将“如何立足真实的学情开展有效的教”放在一边,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心不在马”吗?
除了备课环节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做到心中装着学生呢?比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为其搭建突破难点的支架;在学生发现问题时,现场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在学生没有兴趣时,适时补充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拥有新的见解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看得见学生的课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心不在生,怎么能把课上好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里讲的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应循着学生的学来展开。将这一理念向前延伸,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就应站在学生的视角,时时刻刻想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养提升,如此才能回到教的本质上来。
不要做“心不在马”的教师,这便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根本所在。不知那位青年教师在读到赵襄子学御的故事时会不会有一些深刻的反思。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