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田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概念为核心的学科,课本上的内容相对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高中生物学与自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恰当情境辅助教学,可以将单调乏味的教材知识变成感性知识,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内容,从而有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从目前生物教学状况出发,就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知识提出了一些策略,仅供参考。
一、情境教学概论
情境教育法实质是利用特定情境挖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即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创造或模仿情境,这种情境可以以问题式、生活式、实验式出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知识真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生物知识。情境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感受。此外,情境式教学能有效减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保障学生能够自觉地跟随教师教学思路和脚步前行,将学习精力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中,维持优良的生物学习状态,针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细致记忆和研究,加深生物知识学习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作用。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原则
(一) 坚持以生为主原则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是生物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就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获取、吸收和内化生物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解决生物学习难题。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把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师所设定的情境相结合,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于自身生物知识体系。其次,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认知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手、动口及思考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主性。再次,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求知欲,而学生的学习正是这种求知欲的最直观体现。因此,教师要在创设情境时添加一些思考和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人思维发展的情境。在情境创设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结构,掌握基础生物内容外,还要加强其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
(二) 坚持以体验为主原则
学生的生物情境学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表达,如下所示:其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入情境。其二,根据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出假设,再在认知过程中,对假定进行反复检验,最终形成对知识的新认知,使得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能力都会有相应地提高。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情境学习。教师在创造情境时,需结合其自身特点,创造出适合学生原有生物知识学习水准的相应情境,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知识。
(三) 坚持平等原则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大多教师均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制约了学生创造性和思考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高中教师逐步从“教”的“主宰”转变为“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灵活学习新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协同提高自身教学水准,确保“教”与“学”协同发展,实现师生协调发展。
三、基于情境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 设计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兴趣
在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胚胎工程”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询问生活中与胚胎发育结构有关的问题,使得学生将生物知识和生活相互结合,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如果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毫无想法,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如在猜字谜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即“麻屋红帐加白胖子是哪一种食物?”有学生答道“花生”,教师则可继续提问“花生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师按部就班地设置问题,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内,使其与教师一起探究生物的秘密。此外,教师还应在平时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领悟生物知识。在做实验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该实验所需的材料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在做实验之前先询问学生,即可让学生有更多想法,使得其在后期做实验时更有目标,也会变得更加谨慎,防止学生出错。
(二)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师在教学方法及展示方式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并通过与课堂情境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學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求知欲和自信心。教师在制作生物教学课件时,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增强学生情感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将有关植物生长的实例录像呈现在课堂上,增强生物教学直观性,着重讲解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植物的成长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其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植物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生物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与探讨,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
(三) 优化情境教学,转变师生角色
学生是生物课堂的学习主体,只有把其学习主动性激发起来,结合学习内容设置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在生物学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角色转化方法,驱使学生从接受知识的人变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人。
例如,讲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目前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等形式,引导小组协作和交流,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时,如果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其帮助,使其助力学生纠正学习时的不足,使得学生主体性得到保护,持续增强生物学习兴趣以及信心。
(四) 创设生活环境,知识回归感性
为了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生物教师应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各种生活现象创造生物学习情境。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根基的学科,教材知识来自于生活,教学目的在于针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阐释,所以教师要将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及实践能力。
例如,讲解“细胞呼吸”课程时,教师即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即水果久放便会失去甜味,牛奶久放会变质,在稻田里长期堆积的谷物会逐渐变得湿润,而且会出现灼热之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既往生活经验,针对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做出反应,教师借机向学生解释细胞呼吸产物有酒精、水、二氧化碳等,而且还能产生能量,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细胞呼吸概念。
(五) 营造实验环境,培养求知欲望
高中生物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新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包含了要提升学生实验能力。高中生物实验以及高中生物理论知识的讲解区别在于实验教学更符合学生兴趣点,通过应用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能够形象及直接地展示生物知识,而且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协同锻炼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相比学习枯燥的理论式生物知识,学生更乐于完成生物实验,当学生成功做生物实验后,会产生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而且这种心情会伴随学生后期学习过程,持续激活其在实践中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和潜力。
例如,在讲解细胞失水和吸水时,教师即可在生物课堂上展开演示实验,将一根不新鲜的萝卜和一根新鲜的萝卜条分别放在清水和蔗糖混合液中,让学生去观察,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缘由。在具体讲解细胞中水的过程中,教师将新鲜小麦种子放入一根试管中,用酒精灯将其加热,过了一段时间,管子上会有水滴浮现,借此建立实验情境,使得学生进一步思考“结合水”和“自由水”,加深其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程度。
(六) 设置表演情境,轻松掌握知识
将适当的表演情境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接受和使用所学生物知识。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身情绪,促进思想和脑力活动,自觉地主动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将表演元素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细胞膜”相关知识时,让一名学生充当“细胞膜”,而在该学生左侧的同学则是细胞中的一种物质,如抗体、激素、代谢废物等,站在这位学生右手边的同学是薄膜外面的物质,比如营养物质、病毒、细菌等。有些“物质”希望穿过“细胞膜”,这名学生则会说:“我是抗体,你能不能把门打开,放我出去?我要去做志愿服务。”通过这种表演情境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通过表演形式,把细胞膜的作用以台词的方式生动表达出来,从而令学生灵活记忆生物知识。
(七) 关系图表情境,建构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学概念复杂,知识点体量庞大,而且很抽象,教师可以通过结构图形式把知识按照一定的联系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既往时期所学零散知识点变成更加清晰、生动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清晰地记住和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知识点关系图,使其能从自身认知、记忆和理解的需求中,利用某种建构技能,先弄清楚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再归纳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组成完整的生物知识关系图,巩固学生生物学习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各种生物学习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生物学习及实验之中。同时,运用不同情境教学方法,能够灵活地将不同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后期课程生物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更新生物教学思想,在课堂中融入各种情境教学理念,以使得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下感受生物知识的乐趣,打牢生物学习基础,并持续提升生物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