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燕
摘 要:“时代精华”的“精华”,指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核心精髓。“时代精华”的“时代”,指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空指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最新形态,是中国精神的最高凝聚。
关键词:时代精华;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做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大论断。深刻领悟这一重大论断背后的理论依据,对于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指导实践,意义重大。
一、传承融合推动中华文化
(一)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
伟大的思想理论扎根于伟大的文化沃土。虽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形成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但从历史大视野看,其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进行继承和发扬,并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时代内涵。
1.从民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浓厚民本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一系列论断,从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人民主体地位、追求人民共享、以人民评价为标准等四个方面在批判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价值提升和历史超越,赋予民本思想新的时代价值和科学内涵。
2.从明德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明德思想的精髓,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将其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其中,明大德体现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中,守公德体现在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中,严私德体现在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另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明德思想的推陈出新。
3.从革新思想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推崇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理念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革新和变法实践,也为推动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法启迪和经验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理论观点,确定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方略,既继承了中华文化中的革新思想,也是革新思想在新时代的突破性进展。
4.从大同思想到共同体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吸纳大同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共同体思想,包括命运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等。其中,命运共同体,突破了国家主权的边界局限,突出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顾及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的健康发展,改变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为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民族共同体,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局限,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各民族相互平等、团结互助,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生命共同体,突破了人类社会发展范围,将共同发展的领域拓宽到自然界,强调人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共同体思想赋予大同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大同思想在新时代的光辉体现。
(二)融合提升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思维方式。
1.从整体思维到全局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整体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吸纳传统整体思维、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实现了对整体思维方式的时代演绎和提升,形成了全局观念。例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体现总书记立足于整体思维,坚持采用系统全面与普遍联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全局观念。
2.从辩证思维到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注重讲究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既吸纳了传统辩证思维又坚持了对立统一规律,实现了对传统辩证思维的升华。例如,总书记强调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两山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外交上坚持用求同存异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厘清主流,做出正确决策等,都是对辩证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推动引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中国文化传统,立足时代之基,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彰显中国精神
(一)彰显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个复兴的过程中凝结着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活中华民族文明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出伟大民族精神。
(二)彰显伟大时代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入思考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回答时代之问,彰显伟大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三)彰显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炼总结出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彰显出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一是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调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二是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强调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三是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总结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斗争经验,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强调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四是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强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外文出版社 2017 年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C〕.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