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康熙五彩如何冠绝一时

2022-05-30 16:25:30翟健民陈曦
中国收藏 2022年8期
关键词:胎体五彩康熙

翟健民 陈曦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康熙五彩是与康熙青花并驾齐驱的品种,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清代早期的记载中,并没有关于御厂所制官窑五彩的突出记述。到了晚清至民国,有关瓷器的著作对康熙五彩瓷器则有着极高的评价,如《陶雅》中有这样的描述:“康熙五彩能力最大,纵横变化,层出而未有穷也。”又如《饮流斋说瓷》在“说彩色”一章中记载:“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所谓“五彩”,其实是对釉色丰富的一种形容,“五”即多。其制作流程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通常情况下,五彩中必含红彩。又因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似粉彩那般有柔软感,故亦称“硬彩”或“古彩”。

康熙制瓷再创辉煌

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康熙五彩的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堪称清朝历代之冠,由此不难想象康熙朝制作五彩瓷器的盛况。在传世的康熙五彩器中,被认定为官窑器的大多是盘、碗等小件器,而色彩鲜艳、图案活泼的大型器物一般都是民窑器。

先来看这件康熙五彩盘(图一),盘中描绘的是“麻姑献寿”题材,麻姑手执一篮灵芝和仙草,回首笑望仙鹤,右侧一只梅花鹿相伴而行。麻姑是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仙人,这一题材盛行于康熙时期,图案有多种形式,因其寓意美好而流行于清代。此盘胎体轻薄,釉面光润明净,色彩丰富亮丽,人物造型优美,鹤鹿栩栩如生。其底部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可谓康熙五彩器之绝妙佳作。

康熙朝之前的中国陶瓷烧造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辉煌的高峰,似乎在瓷器制造上,历史并没有留给康熙太多可发挥的空间。但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至康熙时期,胎土淘炼得已经非常纯净细腻,再加之制坯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极为坚致硬朗,那种细润之感是明代及后世各朝瓷胎所无法媲美的。同时,釉料的配制也日臻完善,釉面与胎体的结合十分紧密。无论白釉、粉白釉还是翠亮青釉面,都能在细硬如玉的胎体上显示出足够的硬度。

图一 清康熙 五彩麻姑献寿图盘

圖二 清康熙 五彩渔家乐碗

清 康熙五彩观音瓶局部

图三 清康熙 五彩郭子仪祝寿图观音瓶

比如一只康熙五彩渔家乐碗(图二)的胎质便非常细腻,釉质也是细润洁净,胎釉结合下有一种光亮感。碗身图案描绘的是康熙时期十分流行的渔家乐图景:画面以山水为背景,两只渔船停靠于岸边,年长的渔翁在烹调鱼虾,身旁一位年轻人开心地等候美味;再看另一只船上,一位妇人正忙于家务,两名儿童或持鱼嬉戏,或呼唤长者。整幅画面活泼生动,且极富烟火气息。

釉上蓝彩娇艳夺目

其实,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文献记载,明宣德时期已有五彩。从传世器看,明代五彩以万历年制品最为著名。由于当时没有釉上蓝彩,在需用蓝色时便以釉下青花替代。因此,那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器物,被称为青花五彩。

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烧成的色调,其浓艳程度可超青花,且康熙时期的黑彩有黑漆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更加强了绘画的效果。因此,康熙釉上五彩就显得比明代的单纯釉上五彩更娇艳动人,也使这一时期的釉上五彩成为彩瓷主流。

图四 清康熙 五彩婴戏图将军罐

一件康熙五彩观音瓶(图三)的施彩尤为考究:蓝彩艳丽夺目,多用于人物服装;黑彩则漆黑光亮,多用于局部。蓝黑彩与红、绿、黄、赭等其他颜色搭配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装饰效果极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观音瓶创烧于康熙朝,因造型似观音形体而得名,器型庄重华美,大小兼有,大者可达100厘米,中型约在40厘米至50厘米,小者则在20厘米左右。这件康熙五彩观音瓶属于中型,造型端庄稳重,胎体细白,釉质润泽。

仔细看画面,描述的是郭子仪祝寿场景。郭子仪是唐朝著名军事将领,人们羡慕其官高位显,且长寿又子孙满堂,称颂其为“大富贵亦寿考”。整幅画面采用写实手法,构图疏密有致,笔法自然娴熟。场面恢宏,可见郭子仪夫妇慈眉笑目,宾客三五成群,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生动传神,小童们活泼可爱,呈现出一派子孝父荣、热闹祥和的景象。

瓷绘题材包罗万象

除了祝寿题材,康熙御窑也曾大量仿烧明代成化婴戏题材瓷器,仿品还曾直接署前朝年款。婴戏纹集大成者莫过于百子图,多子多福的寓意使其备受青睐,成为民间及宫廷婚礼中的重要装饰品。比如一对康熙五彩婴戏图将军罐(图四),造型端庄挺拔,胎体致密,釉色莹洁。外壁通景以五彩绘婴戏图。童子玩耍嬉戏于庭院之间,头梳发髻,面目圆润,衣着光鲜,有的骑木马奔跑,有的扛旗助威,有的鸣锣开道,神情俏皮可爱,场面热闹非凡。童子衣着色彩艳丽且丰富,更增添了这件作品喜庆欢乐的气氛。

图五 清康熙 五彩人物杯

图六 清康熙 洒蓝地描金开光花鸟棒槌瓶

整体来看,康熙瓷器的绘画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早期纹饰豪放粗犷与精细工丽并存;中期多是构图舒展、意境深远的画面;到了晚期,大多数器物笔法细腻,人物景致布局缩小,隐约显露出雍正朝的绘画风格。其中,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农业的重视。

比如一只康熙五彩小瓷杯(图五),属于薄胎,且画面非常有意思——一边是农夫在耕地,另一边是一位书生和一位老者在对话。这一题材叫做“劝耕问路”,出自宋代刘辰翁《瑞鹤仙》中的“渐雨过农郊,劝耕问路”一句。看农夫的表情,就知道他在快乐地劳作,再看老者和书生,也都是笑容满面。场面生动和谐,人物刻画十分写实。

五彩加金更显华美

除了白地釉上五彩瓷外,康熙五彩中还有黄、黑、绿、洒蓝、哥釉等各种色地五彩器。比如一件康熙盘口棒槌瓶(图六),为洒蓝地开光五彩,即在洒蓝地上開光留出白地,开光内再加绘五彩花鸟,其中描金装饰尽显其珍贵难得。

这一时期,金彩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一些精细的五彩器,常有大面积的描金图案,所谓“五彩加金”,均为精细贵重品种。此瓶在洒蓝釉之上以金彩满绘纹饰,金彩浓重足色,光亮艳丽,与开光内的五彩喜上眉梢图案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既清新典雅,又富丽堂皇。但是,因金彩在釉面上附着力不强,尤其怕遇到摩擦,所以在传世品中,描金装饰皆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磨损。相比之下,此瓶历经300余年,应属保存完好之作了。

康熙五彩冠绝一时,为世人所重,一件清康熙五彩贴塑棒槌瓶(图七)再次证明此言不虚。此瓶盘口,唇沿微撇,长直颈,二层肩,筒身直腹,底侈二层台,宽足内隐。瓶口以回文装饰,颈部以浮雕贴塑蝠、竹、石、芝,肩部塑篆体寿字纹样,寿纹下方绘缠枝莲纹,寓意“福寿连连”。腹部通景绘塑十八罗汉渡海故事图景。十八罗汉图上绘七彩祥云,下设福海连天,十八罗汉或骑乘象、虎、龟、蟹,或站立于层浪之间,各执法器,表情各异,随性而洒脱。人物塑形细腻生动,衣褶、面容均以五彩装饰,更有金彩点缀,凸显其华美富丽。胫底绘红彩白描回文及缠枝花卉装饰带,繁而不乱。

整件器物通高74.5厘米、口径15.7厘米,体量硕大,气势颇为壮观,画面构图饱满,设色丰富,将平面五彩与立体堆塑相结合的装饰手法,更彰显出其时工匠超凡的创造与绘画功力。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康熙五彩加金凸雕博古图棒槌瓶,与此瓶工艺相同,但器型体量稍小。体量如此之大的器物,其制作难度可想而知,成本工时亦是不言而喻。因此,此类瓶极有可能为宫廷用于庆寿而定烧的御用陈设器。流传至今,尚能如此完好,颇为难得。

(注:本文图片由王梓川拍摄)

图七 清康熙五彩贴塑棒槌瓶

清 康熙五彩棒槌瓶局部

猜你喜欢
胎体五彩康熙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轮胎工业(2022年7期)2022-11-25 09:35:02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快编五彩绳
一种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结构
轮胎工业(2020年11期)2020-03-01 06:30:18
康熙:阳刚雄健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26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8
五彩路
复合胎体金刚石钻头试验研究
吉林地质(2014年3期)2014-03-11 16:47:33
铜基金刚石锯片胎体组织及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