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淮
北宋 苏轼《天际乌云帖》此帖前文记载了蔡襄的两首诗及一首和诗。在三首诗后面,苏轼记录了杭州知州陈襄为周韶落籍,以及胡楚、龙靓为周韶赠诗的故事。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冬季,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从此携带妻儿在杭州住了三年之久。三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所住的公馆在凤凰山顶,南见钱塘江、北望西湖、东望钱塘湾,夜可听吹箫歌唱。
熙宁六年(1073年)三月的一天,杭州知州陈襄设宴款待苏颂,苏轼坐陪。席间的所见所遇,对苏轼颇有触动。七八年后,苏轼把那天所见的事情记录了下来,此卷墨迹风流潇洒、遒劲刚练,被称为《天际乌云帖》,又名《嵩阳帖》。
那天,陈襄设宴所要招待的苏颂可是一位大人物。
苏颂(1020年至1101年),字子容,福建路泉州同安葫芦山(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人,当时任婺州(现浙江金华)知州。《宋史·苏颂传》称其:“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
如此贵宾到来,陈襄必然隆重接待,苏轼是陪客之一。其间饮酒作诗,还派送营妓唱歌跳舞,笙弦相奏。营妓始于汉朝,《汉书》中记载:“古未有妓,至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至宋代,这个历史已延续了千年。
歌舞酬唱之际,被派送的营妓周韶请求苏颂帮她落籍。苏颂颇为赏识、怜惜这个流落风尘的才女,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指着廊下笼内的白鹦鹉说道:“你若能以它为题吟一首好诗,我就替你向陈知州求情。”
周韶观笼中白鹦鹉,略作沉思,以自己作比,提笔写道:“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一诗写罢,众人啧啧称赞。周韶当时正在居丧,身着白衣,自称“雪衣女”,与白鹦鹉相映衬。此诗写得如此之好,苏颂自不能食言,陈襄也给足苏颂面子,身为营妓的周韶从此脱籍为民。
但此事还没有结束,周韶临行之前,同为营妓的胡楚与龙靓也为周韶各赠诗一首——胡楚写道:“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龙靓写道:“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做武陵人。”这两首诗写得也颇有深意,既羡慕又安慰,既寂寥又缱绻。宋朝的营妓居然如此文采非凡,现在看完全是文坛佳话,想想也含有其内在的辛酸。这不禁让苏轼感叹“故知杭人多惠(慧)也”。营妓如此,况常人乎?
《天际乌云帖》所记就是这个故事。此帖前面记载了蔡襄的两首诗:“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后面还记录了一首和诗:“长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在三首诗后面,苏轼写道:“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天际乌云”成为了这个帖的名字,而前面这几首诗应该是全帖的引兴之笔。而苏轼能把当年所看到的诗书记得如此准确,却也非是一般。
苏颂、陈襄(字述古)、蔡襄、苏轼,这个帖中所记录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故事。苏洵曾写《钟能辨盗》,以及沈括《梦溪笔谈》中均记载了此事。
《天际乌云帖》共36行、306字,由卷改册,计10页,尺寸失考,原为翁方纲所藏,现不知何所。这是《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所作的考证。
苏轼此帖作于42岁至52岁之间,正值壮年,其书风应和了苏轼《次韵子由论书》所阐释的书法观念:“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端庄流丽、刚健婀娜,此帖的整体风貌和精神,在苏轼书作中都堪为经典。
此帖开张劲拔,字体凝重但变化丰富,韵致柔和而又蕴藉方正,笔画圆润浑厚但又朴茂遒韧,一点一画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其落笔沉着疾涩,行笔快捷而凝动,提按转折丰富。此帖自然流畅而生机盎然,出于颜体但能化为己用,显示了苏轼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观苏轼行笔如其行文,自然流畅而带有雄霸之气,善于在书写的瞬间产生一种爆发力,非寻常书家所能达到。此帖不次于其《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等,而其独到之处,其他诸帖却也没有,尤其是笔墨之间所营造的“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的学问文章之气,更应该成为当下中青年书家学习的法帖。此帖与苏轼其他书法相比,还没有那种过于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的特点,但其中的劲道遒韧却是苏字中少有的。苏轼中年的书法存世并不多,以颜体为宗者也并不多。这一本帖能够留存于世,除了记录了特殊的事件外,其艺术精神也备受后人喜爱。
据传,翁方纲收藏此帖后引起了是否为钩填本的争论。因此帖的图版中有些模糊和不清楚的地方,而存世的苏轼墨迹钩填本不少,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故引起人们怀疑。翁方纲肯定此为真迹,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一比较,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的摹本。《天际乌云帖》大量的题跋皆是后人所为,对于帖本身无法证其真伪,我们只能以翁方纲的结论为准。
《天际乌云帖》所涉及的职业——营妓,让很多人产生了联想。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职业?唐代杜牧《张好好诗》所写也是一个官妓,是与周韶同样的职业。这两部帖,让这两位封建时代的特殊女性永远地留在了墨迹之中。
据翁方纲所考,苏轼有《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中第二首曰:“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苏轼自注云:“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翁氏指出《天际乌云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一事,是广为杭人称誉的。
《天际乌云帖》并不是一个很长的帖本,但从宋代以后,因有这样一段佳话,就有很多人为之题跋,题跋之长远远超过了此帖本身。而据后人考证,此前还有多人题跋被删剪掉了。题跋中有多首缠绵悱恻的准爱情诗,充满着浪漫的想象,而且不少出自名家手笔。如“三生石上旧魂魄,解后相逢莫重论。纵有绣囊离别很,已无明镜着啼痕。”“桃花扇唇露唇红,不复梳妆与众同。一曲山香春去也,荼蘼无语谢春风。”“盈盈秋水眼波明,脉脉远山螺翠横。西北风帆江路永,片云不度若為情。”“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须知剩水残山外,冰雪肌肤别有人。”在后人的题跋中,此帖记录的事件几近成为了一段爱情故事,延绵了千年。
《天际乌云帖》在后人的题跋演绎下成为延绵千年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