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了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农业讲究“从土中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尤为看重资源循环利用。物质循环思想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种养结合实现循环利用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实行因地制宜、综合生产的农业经营技术模式。早在战国时期,《孟子·梁惠王上》就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描述,其中包含了农人栽桑、养畜、种粮的多种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种养结合思想。
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农业区和畜牧区都有应用,在北方地区多表现为农牧结合,在南方地区有典型的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农牧结合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管子·牧民·十一经》说“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农牧结合中的“农”主要是指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种植业,“牧”主要是指家畜饲养业。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种植为家畜养殖提供饲料,同时养殖为种植提供肥料,种养之间互为依靠。比如,稻草、麦秆和加工后形成的豆饼、花生饼等,都是家畜的饲料,稻草富含纤维,是冬天南方地区牛的主要饲料;猪牛羊的粪便是种植需要的良好肥料,农谚有云“猪是农家宝,粪是地里金”,《沈氏农书》曰“种田养猪,第一要紧”,《浦泖农咨》总结了“棚中猪多,囷中米多”的经验,认为“养猪乃种田之要务也,岂不以猪践壅田肥美,获利无穷”。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是农牧结合的典型代表,扎尕那种植青稞、玉米、马铃薯、油菜、西红柿等60多种农作物,为村民提供粮食、蔬菜的同时,也为畜牧业提供饲料;村民夏秋季沤土肥、绿肥,既利用森林凋落物、草木灰等积肥,也用家畜粪便、饲料残渣混合堆积制成厩肥,再施用到农田里,保持土地肥力。
稻田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是中国南方地区长期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明清时期盛行,文献多有记载:明代《湖州府志》有“鲫鱼出田间最肥,冬月味尤美”;清康熙年间《吴江县志》中提及鲫鱼“出水田者佳”,宣统年间《闻湖志》有“湖田稻熟鲫鱼肥”的诗句。稻田养鱼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在维护稻田生态、保持地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般来说,水稻为鱼类提供有机物质,而鱼类掘食能够疏松土壤,起到为水稻增氧促根的作用,鱼类还吞食杂草和害虫,鱼的粪便成为水稻的肥料,能够有效减少水稻病虫草害和外部投入品污染,达到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如今,人们在推广规范化稻田养鱼时,采用加高田埂增加蓄水、提高放养密度、加强田间管理等现代综合配套技术,不但可以节约耕地、节约肥料、节约用工、节省农药,在粮食增产、收入增加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有效蓄水、除虫灭害防病、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作为典型模式被广泛推广,实现了“稻鱼共生”的千年传承。
桑基鱼塘是将作物栽种与池塘养鱼相结合,其基本内容是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清代《广东新语》记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在此系统中,种桑、养蚕、养鱼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彼此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与补偿,借此减少来自外部的能量物质投入,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皆有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區桑基鱼塘模式较为典型,该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道纵横交错,水热条件优越。但是,历史上这里地势低洼,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人们在长期与水涝灾害的抗争中,创造了围“海”筑塘和挖田筑塘的巧妙方法,由此形成的桑基鱼塘模式,不仅能够防涝抗灾,还能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取得了“桑茂、蚕壮、鱼大、塘肥、基好、蚕茧多”的综合效益。
农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然而在今天养活越来越多人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不绿色”:养殖业粪便处理和排放不当、种植业大量使用化学药品,导致面源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传统农业的种养结合与物质循环利用技术的特征及典型模式,依然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2019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种养结合技术模式,支持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要推广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传统的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依然在当代焕发着璀璨的光芒和智慧,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