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
人口学资料:王同学,女,14岁,汉族,身高1.6米左右,皮肤白皙,微胖,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个人成长史:父母平时繁忙,应酬多,晚上10点以后才会到家。平时的起居由爷爷奶奶负责,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她在开学初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得分是60分,属于心理状态欠佳,是需要关注的学生。
精神状态:着装整洁,与年龄相称,谈话中主要表现出抑郁,情绪低落,自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身体状态:身体素质良好,未患过严重疾病,近期常感到抑郁。
社会功能:可以正常上学,但自己觉得状态不好。
求助者的主诉:感到抑郁和焦虑、睡眠不佳、内心痛苦;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曾用刀背划手。六年级时,弟弟出生,觉得父母重男轻女。曾向学校心理老师求助,自述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时间大概在8个月左右。对电视、手机、iPad等比较沉迷,会经常熬夜玩手机,上课犯困,且因作息不规律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缺乏动力。
心理老师观察结果:王同学独自前往咨询室,衣着整洁,自知力完整,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认识,知道自己的抑郁情绪会影响学习、生活,想要改变,一时找不到方法。
根据王同学提出目前主要问题是抑郁情绪及失眠,以及综合收集的关于她的资料等,心理老师认为其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
根据王同学目前的实际情况,心理问题的大概原因有这些:
个人原因:从小性格细腻、敏感,渴望被爱;善于为他人着想,甚至不惜委屈自己。遭遇挫折时,不会或不敢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负面情绪长时间积累。
社会原因:在家庭中,王同学觉得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太疏远,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且父母太忙導致自己没有机会和他们沟通,或者有时间沟通了,父母也没耐心听她说话。父母长期关系不太和睦,夹在中间的她常处于内心冲突、安全感不足的状态。同时,重男轻女的家庭氛围让王同学产生存在性危机。
1.陪伴接纳,建立关系
主要任务是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王同学的有关资料,了解她的基本情况,鼓励她讲述自己的故事。心理老师通过共情、理解、提问等技术与王同学初步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帮助她探讨自己的想法,运用情感表达等技术帮助她探索情感。
据王同学反映,她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活着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心理老师引导她尝试“白熊实验”,即在心里暗示自己不可以想白熊,坚持1分钟。但事实证明,这样说,反而让王同学更容易想起白熊。情绪也是“白熊”,它是一个信使,会来,也会离开。因此,鼓励王同学接纳自己的情绪,把它当成一个朋友,可以来,也可以走,尝试不排斥情绪。
介于王同学的实际情况,心理老师还给她使用了抑郁症筛查量表,得分是10分,即她可能有轻度到中度抑郁的倾向。咨询结束后,心理老师向王同学的班主任反映以上情况,并让他尽快和其家长做好沟通,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门诊,遵从医嘱,按时复查,及时服药。同时,交代家长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2.寻找资源,收获成功
主要任务是运用提问、解释、示范指导、自我表露等技术,促进王同学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
据班主任的反馈,王同学目前在班级担任美术科代表,有两三个玩得比较好的伙伴。同时,王同学对于班级的板报事务比较关心和积极。
与此同时,随着减肥成功,王同学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学习有了一定目标。八年级开学至今,她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心理老师采用“短期解决焦点疗法”,即微小的改变和解决方法就能够引起大的改变,继续帮助王同学认识到同伴对自己的影响,尝试交到更多朋友。
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减轻抑郁的症状。王同学身体素质较好,心理老师建议她尝试体育运动。但是王同学表示,自己比较喜欢画画,从而表达人物的心情。短期解决焦点疗法认为,当来访者开始看到自身的目标、资源、优势、力量,自我力量增强,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就会降低。因此,心理老师鼓励王同学继续保持这份爱好,并鼓励她参加学校的心理漫画比赛。
3.记录幸福,积极行动
主要任务是运用直接指导、自我表露等方法与王同学一起探讨生活的意义。寻找可利用的资源,训练觉察并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寻找适合的学习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老师邀请王同学参与心理漫画比赛,其非常开心,且认真完成了作品。心理老师予以其鼓励,并颁发了相应的奖状,这件事让王同学受到很大鼓舞。
介于王同学的绘画特长,邀请其制作“幸福手账本”。因此,心理老师特邀请王同学制作“幸福手账本”,记录每一天的“小确幸”,尝试用绘画等非自伤性行为处理情绪。同时,请班主任为王同学提供更加温暖而且可得到鼓励的环境,帮助她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经过3次正式辅导,目前王同学与心理老师建立起了信任、安全的咨访关系,能有效觉察负面情绪信号,并开始尝试用绘画等非自伤性行为处理情绪。当出现自伤冲动时,她会及时向心理老师或班主任求助。总体而言,王同学的抑郁情绪虽有反复,但情绪强度有所下降,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心理教师)
(编辑 耿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