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不足地方高校的文献资源建设

2022-05-30 12:45:30梁艳灵
新西部 2022年8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文献

“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以来,高校间教育经费不均衡加剧。近两年经济下滑伴随逐年上涨的文献价格,使得地方高校经费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但在有些高校,经费短缺与使用效益低下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交织并存。作为地方高校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还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精打细算,以主人翁的责任和能力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象在我国高校比较普遍,不同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差悬殊。2017年“双一流”建设开始全面实施以来,服务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中央财政拨款重点支持对象。地方高校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经费需求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影响和疫情交织,图书、报刊及数据库等资源价格逐年渐长,教育经费不足就成了困扰地方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难题。

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使用与资源建设现状

当前,部分高校教育经费短缺,读者的文献需求保障率不高。但同时重复购置、采购低价书等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却也并非个例。重复购置主要存在于图书馆和二级学院资料室之间,在现行体制下双方的经费管理、文献采购及日常管理等独立开展,全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低价书及复本过量主要是受当前以数量为主的评估指标所指引,一些高校为达到教育部审核评估或更名大学办学条件“生均图书”/“年进生均图书”指标要求突击采购,通过回溯采购低价书或增加复本等弥补馆藏数量不足。

除了显性浪费,使用效益不高在高校文献经费使用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根据高校图书馆每年“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前后发布的阅读报告,高校图书館纸媒资源利用率正在急剧下降。[1]千龙新闻网对兰州9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10%的大学生每天课外读书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读书四小时以上的不到13%,近48%的学生表示基本只有在考前才读些与考试有关的教育与参考书。[2]

经费不足与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以读者为中心”流于形式,落实不够

读者是图书馆的中心,读者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检验图书馆工作的标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图书采访、编目等各个环节。新书、特色资源的宣传推广是图书馆不可缺失的一块业务,但在有些馆新购纸质图书报刊验收入库上架,电子资源正常开通,业务流程即算完成,接下来读者用不用、用什么、怎么用等不再关注。只强调流程和程序的完成,不收集读者的使用反馈,以读者为本流于形式。信息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馆员研究读者阅读行为、了解读者文献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图书馆有足够的条件把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提供给读者。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员当牢记服务育人的使命,在实际工作中力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因为,馆藏资源质量再高、组织得再科学合理,知识没被传播或再创造,它就是死的知识,就没有生命力。实用性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决定的。现代图书馆的全部工作,最终是为文献信息交流服务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只有通过交流,在社会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3]

(二)文献资源建设队伍不够科学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图书出版品种激增。据《中国出版年鉴》(2019)2019年10月统计,2018年我国各地使用《中国标准书号》出版图书部分合计就有518903种。[4]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又多为跨学科或综合性院校,专业种类齐全,学科跨度大,一些关键领域学科交叉融合渐成趋势,若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仅由一至两位采访馆员来承担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笔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2019年出版的图书中与笔者所在学校学科专业相关的图书大概有47万余种。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让一、两名采访馆员从如此之多的图书中挑选适合本馆入藏的图书,且不说工作量之繁重,单从馆藏建设的学科、专业要求来说也是不科学的。高质量的文献保障需要有包括一线学科专业教师、学科馆员、采访馆员在内的学科建设团队共同完成。

(三)馆藏资源与读者需求的匹配度不够

作为全校的信息中心,面对借阅率下滑问题,图书馆责无旁贷须反思自身馆藏结构、质量能否支撑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作为教辅部门,图书馆是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教学研究服务的,应当根据师生需求收录资源、提供服务。现行体制下,作为学术服务专业机构的图书馆出现了一些与自身职责不相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部门、岗位设置和馆员服务意识、终身学习意愿、能力等不适应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管理考核机制的激励效应发挥不够等,思想认识和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全校的文献资源建设任务落在了一个部门、甚至采访馆员、部门主任等有限的几个人身上,没有一支科学合理的高素质队伍、没有一套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顺畅有效的运行机制做保障,没有调研收集读者的文献需求,没有吸纳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没有听取读者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反馈意见,没有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起信息通道,根据读者所需实施精准采购就成为空谈,馆藏资源使用效益不高也在所难免。

经费不足情况下如何搞好文献资源建设

教育经费不足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是客观现实,尤其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高校扩招、划转合并以来,经费需求与投入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办学特色不明显、实力也不那么强的地方高校愈加突出,这种局面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或将长期存在。所以作为地方高校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还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精打细算,以主人翁的责任和能力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优化管理,提高文献购置经费的成本效益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满足读者文献需求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文献保障度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一把尺子。这就要求上至馆长、下至普通馆员的每一位图书馆人时刻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镌刻于心,在图书馆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安排、项目申报以及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努力做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把读者所急所盼所想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想方设法提高读者文献满意度。

1、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建设长期规划

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是指导文献采购工作的蓝本。资源建设规划根据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文献需求,对一个阶段内全校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与措施做出明确规定,为日常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遵循和依据。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①资源发展的环境、目标;②资源建设特色、资源选择的标准;③资源建设团队的职责;④资源采购方法、流程;⑤资源保存指南;⑥各学科的资源政策;⑦资源评价方法、资源建设深度指标等。[5]读者的教学、科研文献需求是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制定的基础,经费保障是规划得以落地实施的物质条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代代图书馆人花费心血、日积月累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经费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为此,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应结合经费的支持情况、读者受众面以及对所需资源的迫切程度做以采购次序的划分,以提高读者文献需求保障的精准性和经费的成本使用效益。

2、组建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队伍

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的文献资源建设几乎涉及到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对每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的教学参考、实践实训、素质教育以及专业研究所需的领域前沿文献资料,仅靠文献采访馆员确实很难供给到位。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采访馆员、学科馆员三位一体组成学科资源建设团队开展资源建设。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化采访”,就是通过全面、及时掌握学科资源需求,由团队规划并制定科学的学科资源建设方案,以实现不同学科资源的精准采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师生用户、学科馆员、采访馆员在资源建设上的“三位一体”分工合作经验也可以借鉴。[6]还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置学科采访馆员岗位负责相关学院的文獻采访工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资源建设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所高校资源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文献资源建设队伍的人员配备及管理机制是否科学有效。采访馆员是连接读者和文献资源之间的桥梁,在工作责任心、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比普通馆员的要求更高。既然岗位职责有轻重之分,在岗位设置、聘任和绩效薪酬管理上就应实行差别管理,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关键岗位人员的稳定和培养,以促进图书馆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

3、建立文献资源建设机制,实施精准采购

文献资源建设涉及到馆内外工作人员、读者、图书出版商、供应商等各方的信息诉求,怎么样利用数字、信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把相关各方有效衔接并使之有序运转是制约文献资源建设发展水平的关键一环。整合馆内所有资源建立由相关业务馆员和读者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有资源的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反映推荐文献需求,图书馆及时发布推介最新资源,收集读者阅读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读者阅读喜好,为资源订购、校园文化开展以及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引领提供基础性资料。定期开展文献资源使用情况评估,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形成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拓宽文献资源获取渠道

在呈缴、馈赠、交换、文献传递和采购等传统资源采集的基础上,图书馆应积极寻求并建立开放获取资源、隐性网络信息等非传统文献资源的采集渠道及方法,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及其他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探索资源共享管理的标准与最佳实践模式,以最大限度地丰富馆藏资源,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

1、重视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术信息共享理念和出版机制,是公开科学研究成果、共享学术信息的一种重要的在线学术资源。任何科研人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免费获取和使用学术资源。包括:开放存取期刊、开放仓储(学科知识库、机构知识库)、其他资源(个人网站、博客、论坛)。[7]在经费紧缺情况下,图书馆应将开放存取资源纳入信息资源建设的范畴,在传统文献采集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存取资源的导航或整合平台,建设机构知识库,资助开放存取资源的出版等文献资源获取渠道。

2、积极参与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中,对资源共享作过这样的表述:“每个图书馆的藏书都有其独特性。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能收藏公众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因此,图书馆应该通过为读者提供其他图书馆的资源来大力加强服务工作。图书馆应当参加所有层次的资源共享计划,包括地方、地区、全国和国际性的计划,与拥有信息资源的各类图书馆合作。”[8]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联合目录数据库World Cat,采用成员馆有偿使用、共享服务和软件系统的方式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9]

在经费保障困难情况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CALIS、NSTL、CASHL 等全国层面以及BALIS、JALIS、FULink 等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在文献资源的协调采集、联机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等领域拓展资源获取和服务渠道,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结 语

综上所述,面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经费不足、浪费和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当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时刻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整体协调、客观务实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为指导,完善各业务环节及其之间的管理运行机制,精准科学采购,同时积极寻求开放获取、参与联盟共建共享等渠道,多措并举丰富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文献需求。

参考文献

[1]朱辉.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探索与实践 [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56-157.

[2]王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关联与创新 [J].黑龙江史志,2015(11):273.

[3]沈继武 萧希明编著.文献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60-61.

[4]柳斌杰 邬书林主编.中国出版年鉴(2019)[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19:775-797.

[5][6][7][8][9]刘兹恒.后疫情时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新华书目报,2020-04-10,第010版编委专栏.

作者简介

梁艳灵 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