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互见:对先秦齐鲁哲学思想的思考

2022-05-30 11:28:09王瑞
学理论·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兵家墨子荀子

王瑞

摘 要:先秦时期,在齐鲁大地上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武等为代表。齐鲁哲学以儒学为主,兼有墨学和兵家学说,他们在人性论、义利观、民生观等方面提出了同异互见的思想,展示了先秦齐鲁哲学思想的丰富性,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齐鲁哲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兵家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8-0035-03

在由地理条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生产制度和伦理规范的作用下,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齐鲁哲学,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本位,以仁义道德为核心,以自觉履行家族伦理规范和主动投身家国政治为目的的思想特点。但是儒家思想并不足以完全概括齐鲁哲学,还有一些其他的思想,比如墨家思想和兵家思想都同儒家思想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齐鲁哲学的多彩画卷。

一、人性论

孔子在经过充足的社会实践和深刻的人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人性观点,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并非是一种明确的性善论,而是一种从人所具有的共性——“性”和“习”进行分析中得出的观点。其中,“性”是指人先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习”是指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从而具备的社会文化属性。孔子提出的“性相近”说明了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进而也就肯定了人自身的生活和生命具有相应欲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而且同时也显现出来了孔子对于人性平等的追求,尤其反对借由不正当理由而刻意制造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孔子也非常重视“习相远”,这也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人性是由上天决定因而是不可改变的。虽然要想使人性和修养向良好的方向进步和发展需要很多努力,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性”的确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提升的,其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式的教诲和“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后来的孟子、荀子①也都是在孔子提出的人性所具有的共性之基础上,对于人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孟子主要是側重于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之认识而对人性进行探索的,首次提出了对于人性的鲜明论断——人性本善。孟子不仅同样认为人具有相同的自然属性,“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这种良知、良能指的便是人自身天性所具有的自然道德属性;并且孟子还尝试通过对于孺子落井之事来论证“善”确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但孟子不止于论证人性本善,还进一步发掘人类善良本心的潜能,从而证明人皆具有发挥道德情感的能力和本性;皆能够在“四端”的基础之上,通过后天自身的修养,积极主动地调动和发挥自身的道德积极性,从而形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于“仁义礼智”的社会属性。《孟子·公孙丑上》中也提道:“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虽然说孔孟都讲仁爱,但是从仁爱的范围、程度和中心来看,二者还是有着一定区别。首先,孔子和孟子虽然都注重孝悌的伦理,但是其中心却不同。《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本”指的是仁之始端,并不同于孟子提出的“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将孝悌当作仁之根本所在。其次,孔子的仁爱是从孝悌开始,但最终是要“泛爱众”,所以说孔子的仁爱是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具有博爱意识和普世关怀,孔子的仁学思想也是因此具有不可磨灭的光辉和价值。但是孟子却形成了以“亲”为中心的有差等的仁爱意识,虽然有其内在的逻辑,但其实并不完全符合孔子的本意。

荀子则是侧重探索孔子“习相远”之认识,提出了与孟子相对的“性恶论”。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可见荀子是从人自身具有的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性,这其中就包含了类似于当今我们所说的人类所具有的生物生理本能性和心理本能性。并且荀子还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这就较为充分地表明了,人借由感官同外界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并通过“心”的总领来表现出人自身所具有自然本性的客观物质性,“人性”具有先天不可改变性,以及人性产生于各种器官相互作用的错综性。另外在荀子看来,虽然人的天性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人的社会属性却是可以改变的。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伪”就是人区别于禽兽以及自身自然属性的关键,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荀子对于这种观点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王制》)其中的“群”“分”“义”便是“伪”的具体体现和展开,但概括来说就是礼义。正是通过礼义,人才能够得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群体,进而一同去创造有利于自身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正是通过礼义的引导、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圣人之师的教诲、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习俗的熏陶,凡人便也能够做到“化性起伪”,逐渐实现自身的“仁爱”之善。

不同于儒家对于人性的辨析和探讨,从小生产者阶级立场出发的墨家则是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其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总的来说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墨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就在于人必须依靠自身的生产劳动才能够得以生存,这一观点可见《墨子·非乐上》:“今人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也正因如此,他对于人的关注点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且他对于人性的考量也主要是从利益出发,提倡“交相利”“兼相爱”。有别于孟子的“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由己及人、爱有差等、透露着较为强烈的宗族血缘色彩的仁爱观,墨子的“爱”是以现实的功利为基础。虽然墨子的这种关爱天下一切人的无差等之兼爱,在实际上更接近于孔子的仁爱主旨,但是由于只是扩大了小生产阶级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互相的合作而达到互利的狭隘经验,并进而企图通过这种“普遍的爱”来平息杀伐、争取太平,并不像前者那般具有强有力的现实基础,从而最终导致其自身成为一种乌托邦理想。

二、义利观

仁爱观的差异不仅单纯表现为对于人性本身的不同认识,另外对义利关系的思考也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更深入的探索。对于这个问题,各个思想家也都有着不同的观点。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非是单纯的褒扬或者贬义,但是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努力做到“见利思义”,至少做到不“放于利而行”,这样的话对于自己来说,起码不会由于引起众怨而危及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孔子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理解国家组织的,因此孔子所说的“君子”,在更多时候指的是衣食具有保障的统治者,并且其“见利思义”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君子”而不是劳动者提出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因为统治者本来就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是由于统治者往往由于不明道义,总是不停地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造成百姓的贫困,而百姓的贫困又必然会造成国家的政治危机和动荡。但相反,如果君主能够充分考虑道义,保證百姓的生活之利,便能够实现国家社会长期的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实现自身适度的私欲。总之,孔子强调“重义轻利”的最主要目的是对统治阶层过度的贪婪进行劝诫,并非是真正否定人对于物质追求的欲望。另外孔子也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所以孔子对于富贵和贫穷的基本态度与普通人相比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由于孔子道德修养的精神境界之高,因此总能够安贫而乐道。

孟子提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可见,儒家从未忽视过民众的利益和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认为民众求利之愿望是合理且正当的,而且指出人民之利是安邦之基础,是统治者应该努力协助实现的。另外,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现统治阶层政治地位、有利于统治者的私利,儒家也给予其合法性。由此可见,儒家所反对的富,仅仅是那些过分贪婪的不义之富。也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而从表面看起来最为重视利益的墨子,实际上也并非不重视仁义,而是他认为唯利于天下之义,才能真正称为仁义。“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虽说墨子是从利益出发来考虑义利问题,但其关注的问题确实具有根本性,即“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乐上》)可见墨子考虑的仁义,是为天下忘我地谋福利的大义。而墨子之所以会倡导为天下人谋求幸福的“兼相爱”“交相利”,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只有转变人自私自利的心理和行为,才能够止息社会的一切征伐和祸乱。

三、民生观

虽说对义利关系的思考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更深入的探索,但隐含于其中的更根本问题其实是民生问题。对于民生问题,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民生思想;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民生思想。总的来说,儒家的民生思想基本上属于“主政型”,虽然体现了统治阶层对于自身权力的巩固,但与此同时百姓也确实在这种思想中受到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沉重的压力。儒家的民生思想大致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是注重道德关怀的政治思想。儒家一般认为,百姓是政权和君主统治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百姓的拥护,那么相对地,任何政权和君主都会失去其自身的地位和意义。正因为儒家看到了民生问题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所以才对民生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其中,孔子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不断修养自身德行的前提下,实施仁政去提升百姓生活的质量,正如在《论语·宪问》中提到的:“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而孟子则巧妙地从另一个方向出发,先指出“暴政”对民生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然后经过对比,很自然地能够突显出自己的“仁政”思想。而其所谓“暴政”,就是独享奢华生活而无视百姓死活:“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其所谓仁政,就是爱民、视民为宝:“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

二是推行惠民政策的经济思想。儒家希望通过推行符合道义的经济政策,以实现其惠民、利民、富民的目标。而这种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集中体现在物质生产当中。儒家尤其注重通过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支持百姓正常的生产活动,进而达到惠民富民的目标。其中孔子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其经济思想:第一,主张“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不乱用、不滥用民力,从而能够保证生产者的生产、保证农忙时民力的需要。第二,主张采取节用薄敛之类的惠民措施。可见于“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而孟子则提出了“恒产论”的这一主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此处的“制民之产”,也就是保证民众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侧重于从利益的角度来论证关切民生的经济价值。其民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兼爱”为中心的伦理思想、以“交相利”为目标的经济思想、以“非攻”为理念的战争思想、以“立法为公”为信念的法治思想和以“节用”为导向的社会思想。虽然儒、墨两家的视角不同,但是都饱含了对于民众的体恤和关爱。

四、人性善恶之依据

毋庸置疑,由人性之善恶引申出的思考,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深刻意义。但与此同时,不得不思考的是,作为根本前提性的人性之善恶或者利害之道义的根本保证或依据又是什么?

在墨子看来,义之所以高贵,之所以能够作为指导人世间的准则,就是因为义出自最富有智慧的天,“然则义果自天出矣”(《墨子·天志中》),因此天是作为墨子之义的最高根据和根本保证。但是对于墨子来说是作为客观尺度的“义”,与孔子对于“义”的理解是大不相同的,孔子之义是人对于生命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具有实现人自身尊严的价值。

而对于孟子来说,义则是发于人内在的先天的“四端”,最终凝聚而成为一种不可战胜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会化为个体生命中的道德正义感,会成为个体的精神信仰和道德力量。相较于墨子将义的根本保证置于外在之“天”,孟子将义的根本保证置于人心内在的良知,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二者对于“义”的根本保证还是要通过信仰才得以实现。

荀子综合了墨子和孟子的观点。一方面,荀子同墨子一样将义的根本依据置于外部,但是同墨子的“天志”不同之处是,荀子并没有将天神秘化,而是客观地承认天的自然性和现实性。而另一方面,荀子具有和孟子相似的观点,不否认义可以内化为人内在的先天之性,也不反对“义”可以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但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除了看到先天具有善端的人性能够作为“义”的基础之外,更注重以外在礼义的培养来确保人性之善的实现。

五、诡诈的仁爱

兵家在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时代往往被认为是小人之学,而非君子之学;是诡诈之道,而非仁义之道。但是兵家思想作为齐鲁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支,除去其思想中的战争技艺性,其核心仍然是“人”。兵家同儒家、墨家一样尊重人的生命,肯定人的价值。只不过文化思想家提倡修身养性,是从正面体现出来自身仁爱思想的;而军事思想家则是提倡以战止战,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胜利,从而保全人的生命和尊严,是从反面体现出来自身仁爱思想的。

虽然自古以来兵家的确重诡诈之道,但这也是相对于敌人来说的,相反对于平民和士卒,兵家则无处不体现出仁爱之道。但是以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待战争,能够以虽是诡计之策,然实为非流血之计尽可能地去制止战争、尽量减少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这也体现出兵家热爱和平的仁爱之心。

参考文献:

[1]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孟子[M].北京:中華书局,2017.

猜你喜欢
兵家墨子荀子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墨子号”与墨子
儿童时代(2017年14期)2017-10-13 08:14:34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中国诠释学(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5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兵家名言录
军事历史(1988年6期)1988-01-18 07:51:23
《兵家史苑》第一辑出版
军事历史(1988年4期)1988-01-18 06: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