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关照宇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政策沟通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环节。日前,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政策沟通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绿色标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标准对接。
“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的进展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符合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政策沟通的推动下,构建“绿色丝绸之路”在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国内层面,通过政策沟通,统一绿色标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时就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6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更是强调,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习主席多次公开强调加快构建“绿色丝绸之路”,形成了自上而下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等通过政策沟通,不断统筹协调,统一国内绿色建设标准,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发展。2017年4月24日,我国推出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初步确立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大纲。 2017年5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又颁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具体指明在国内层面落实构建“绿色丝绸之路”。
在国际层面,通过政策沟通不断拓宽绿色“朋友圈”。首先,在推动“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与多国取得了重大进展。2021年“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期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共29个国家,共同發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就推动“绿色丝绸之路”达成了共识。其次,搭建了“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的国际平台。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为推动政策沟通,打造国际性对话和沟通平台,中外相关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联盟已经与26个国家的环境主管部门,9个政府间组织,85个非政府组织、智库以及32家中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20年4月,蒙古国正式接受邀请,成为联盟第一个绿色发展示范国家。最后,“绿色丝绸之路”理念获得了大量国际组织的认可与支持。围绕“绿色丝绸之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国际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能源基金会、欧洲环保协会等国际组织与中国进行了沟通与合作。此外,2018 年,中英两国机构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就绿色投资标准达成共识,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
加快“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的迫切性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交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沟通,协调各方利益,凝聚发展共识,建立“绿色丝绸之路”标准体系,是共同应对全球发展危机的题中要义。
第一,统一全球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引发了气温升高、风暴肆虐、干旱加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食物不足等诸多全球性影响。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信息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全球平均每年都有超过2300万人口因极端气候被迫流离失所,陷入贫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每年产生了超过75%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据了90%。同时,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经济水平差异明显,对发展方式的认知存在偏差。因此,通过政策沟通构建“绿色丝绸之路”、统一绿色发展标准、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符合人类共同发展利益。
第二,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减少能源依赖的迫切性。作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俄乌冲突加剧了欧亚地缘政治裂变,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欧洲遭遇“能源荒”和“用电荒”,社会通胀压力增大,凸显了能源依赖的脆弱性。除了欧盟外,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受到了影响,减轻能源依赖,提高经济安全性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政策沟通,加强绿色标准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十分必要。
第三,克服疫情危机,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迫切性。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改革提供了契机,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和“云商务”等绿色产业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领域。世界主要经济体看到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绿色发展目标,并发挥政策优势,鼓励绿色投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由于各国经济受疫情冲击程度不同,经济复苏政策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沟通对接各国绿色发展标准,共同构建“绿色丝绸之路”。
推动“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的路径
构建“绿色丝绸之路”需政策沟通先行,除了加强官方沟通机制的建立外,还要搭建民间“二轨”对话平台,发挥国际组织第三方平台的作用。
第一,加强官方沟通机制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政策沟通最终要落实到国家间的沟通中,利用现有政府间多、双边机制,积极寻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最大公约数”。可通过元首会晤确立政策方向,政府部门继续跟进政策设计。
第二,借助“二轨”学术对话,通过学者、退休官员等民间交流凝聚共识。目前,“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虽然在国际层面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认知和水平参差不齐。对此除了官方的政策沟通机制外,还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学者的作用,搭建政策沟通的“二轨”平台,在沿线国家民间首先形成共识,减少政策沟通阻力。
第三,发挥国际组织优势,搭建多边政策沟通平台。在政策沟通过程中,与具有国家属性的政治主体相比,国际组织拥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专业性和多元性特点,更容易协调多方利益,获得各方共识。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绿色标准的制定和对接,强化绿色标准在“走出去”中的支撑作用,使“绿色丝绸之路”标准更加具有国际权威性。
张婷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关照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