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华
俯仰天地,未来已来。在中华大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在新的征程中,文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任务。而文化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现代文化,只能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而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文化现代化是在更大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转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人民群众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物化了的社会发展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重要特性,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思想情感等核心因素。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都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与紧迫,它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和确保民族精神的世代相传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江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典藏美不胜收,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在江苏境内,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昆曲、古琴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10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位列全国第一。还有108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长期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寻找非遗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尤为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我省新社会群体、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成为我省非遗保护的一支新生力量。
他们重在传承。许多新社会阶层人士本身就是非遗工作者,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非遗,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非遗事业,而且当好非遗传承人,培养非遗接班人,使非遗不遗,生生不息,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生活中。
他们重在保护。有些新社会阶层人士虽然不是非遗工作者,但也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他们热爱传统,钟情非遗,或出钱出力,或奔走呼号,为非遗保护尽心尽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重在利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是非遗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有效经验。许多新社会阶层人士深谙此理,他们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把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开展文化活动,以此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同時,在文化产业开发中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他们重在创新。非遗保护并非墨守成规,也需要创新发展。在这方面,一些新社会阶层人士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用现代技术、现代手段对非遗进行包装,或者撷取非遗元素,加上现代因子,进行融合创新,让非遗活起来、新起来、长起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非遗”。
可见,非遗在新时代遇上了新阶层,遇上了好机会。
这是偶遇吗?非也。这是巧合吗?非也。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时代的召唤。可以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下,非遗事业一定会更加卓有成效,进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省委统战部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共同举办“苏新·非遗·传承”新人新作展系列活动,并向全社会开放。这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件善事,必将有力提升人民群众对非遗的参与度、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向文化现代化的新跃升!(作者系江苏省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