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监察制度对当代的启示

2022-05-30 10:31:05王云豆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启示

王云豆

摘 要:当前中国的监察体制框架已经逐步搭建起来,但是他的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打造适合中国的监察制度,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以前的监察制度。明代的监察制度在吸收了各个时期的优点之后,监察体系已经想当完备。本文通过分析明朝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和结构设置,以及明朝监察制度的特征,总结明朝监察体制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分析明代监察制度对当代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下。

关键词:明朝监察制度;机构设置;优势和局限性;启示

一、明代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

最早记载监察制度的文献记载于《周礼》i。战国时期开始慢慢出现,在秦朝正式确立,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监察体制。汉朝监察制度继承秦朝,并且也有所发展,御史台就是专门的监察机关。

接下来到了混乱动荡的魏晋时期,御史台由最高统治者掌握。并且开创的风闻奏事制度被以后的朝代所继承。创设了司隶台和谒者台,此时具有监督百官和监督法律执行的权力。到了唐代监察机构更加细化和明确,设立台院、殿院和察院三大机构。为了限制皇上权力和监督皇上出现了谏官。宋代为了进一步巩固监察制度,宋朝给予其更大的职权,使其御史台和谏官合二为一的局面ii。元代首次设立行御史台,作为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明朝随着专制中央集权达到空前强化,监察制度也达到了他的顶点。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同时在唐朝和宋朝出现台谏合一的谏院废除,六科给事中专门设立,是为了与都察院分庭抗礼,为了方便统治者对六部的监督。

二、明代监察机构的设立

(一)中央机构

1.都察院的设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六部取代唐朝中书省,并且六部由统治者直接领导。监察制度最大的修改在于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被后世的清朝所继承。明朝都察院里面的最高长官为左右都御史,官位极高。iii明太祖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百官,十三道监察御史选拔十分严格,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才能录用。

2.六科给事中。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制约六部的权利,防止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专门设立六科给事中。iv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监督六部官员,包括政绩和考核。同时具有代替统治者批阅公文的权力,并且与都察院是平级关系。

(二)地方监察机构

1.提刑按察使司。朱元璋废除了元代的行省制度。v将行中书省撤掉,把权力分为三部分,分为都指挥使司、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同时提刑按察司为地方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地方的官员和刑名的事务。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是按察使,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和考试。

2.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实质上就是皇上的耳目,是钦差大臣,平常在京城待着。为什么名为巡按御史呢?就是替皇帝巡查地方,所以名为巡按御史。当然官员的选拔也是十分的严格,都察院事先商定两人,交给帝王最后指定。时间为期一年,一年以后汇报巡查结果。监察官在弹劾和举荐官员以及在平反冤假错案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及在维护封建王朝统治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3.總督和巡抚。在上文已经分析了,提刑按察司、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已经取代行中书省,成为了重要省级的机构,因此遇到重要的事情时由三者共同商议。当然,任何制度有利有弊,虽然进行了权力制约与平衡,但是此项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涉及到不同省的重大问题时,三个机构行动会迟缓,严重了影响了效率。巡抚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弊端而产生的,也是对三司的补充和修正。在此之后总督制度也产生了。总督的权力比巡抚的权力要大的多。

4.三厂和锦衣卫。笔者认为明朝的三厂和锦衣卫可以说一个独创,那么三厂指的什么呢?是指东厂、西厂和内行厂,三厂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督百官; 锦衣卫除了监督监督百官以外还监督百姓。锦衣卫权力非常大,任何机构都不能干预它。三厂和锦衣卫的设立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起初锦衣卫的权力不是很大,只是充当门面,但是后来权力越来越大,权力滥用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限制锦衣卫的权力,明成祖设立东缉事厂来监督锦衣卫。锦衣卫和三厂制度虽没有冠以监察机构之名,但是实际上却监察机构的职责。三厂制度和锦衣卫制度对监督百官和防止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该制度导致了宦官的权力极大,宦官把持朝政局面最终出现,最终导致了明朝走向了灭亡。

三、明代监察制度的特征

(一)监察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和垂直领导性

明代的监察制度形成了从上到下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地方监察机构完全以统治者为主,受中央的指挥。同时监察权和行政权相对分离,不受当地政府控制,从而保持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更加保证了有效的效率。行政权和监察权在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分离,到了明朝巡按御史直接听命于督察院,这种垂直领导的模式有利于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监察机构和监察官依照相应的监察法行使权力

一个完整的监察制度应该包含监察机构、监察官和配套的立法。监察法律事无巨细的规定了监察官员的各项活动,行使监察权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进行。

监察法规的制定,我们会发现他不管是对封建王朝还是对百官的监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既可以要求监察官依照监察法行使权力,从而保证了监察官的职业操守;也在监察百官惩治贪官污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监察官的任免严格化和权力的极大化

统治者对于监察官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做官的经验、高深的学问、廉洁奉公的操守。首先是做官的经验,监察官要求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多从有实际经验的尉及主簿中选拔。第二就是具备廉洁奉公的操守。许多官员掌握了权力以后,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都是因为意志不坚定,没有崇高的职业操守。最后是监察官要有高深的学问,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考试的方式筛选优秀的人才,将不合格的人从监察官队伍中剔除。

(四)监察权力的制约性

监察官的权力极大,但是如果不进行约束的话,容易造成权力的腐败。因此各个朝代通多各种方式来约束监察官,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出现。明清时期六科给事中专门设立,是为了与都察院权力进行制约;vi这些手段和方法都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监察机构内部权力滥用的现象,并且很大意义上,维护了皇权。这样使其在监督百官的同时,也在内部互相监督自己,这样的层层监督,防止权力的腐败提供了双层保证vii。

四、明代古代监察体制的评价

明代的监察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70多年,是无数有志之人的思想结晶。为了维护统治,避免腐败提出的政治主张。不仅包括机构还有人员和立法,所以说非常全面,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时经济文化社会统治阶级局限性,存在了一些问题,毕竟明朝的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产物,归根到底存在了一些问题,这是其弊端所在,我们应该从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一)优点

明朝的监察制度为封建王朝一批服务于封建王朝的优秀监察官,他们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丰富的从政经验和高深的学问,这些必备的品质成为监察制度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中国古代由于官僚体制的问题,存在严重腐败问题,使中国的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导致民不聊生和朝代更迭。明朝的监察制度,在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健康稳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百姓搜刮民高,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上层建筑是有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明代的监察制度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的客观规律,对当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它的优点大于缺点。

(二)弊端

1.对皇权的限制有限。由于阶级统治的局限性,明朝的监察制度弥漫在皇权的统治之下。尽管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但是该制度也是名存实亡,本质上不是限制皇权,而是更好地维护统治,防止皇帝错误地行使权力,影响其统治。监察机关不过是统治者的一个维护统治的手段,是皇上监察百官的耳目,本质是用来限制相权以及百官的。

2.监察官的权力的滥用。监察体制需要顺利运行,需要配备相应的权力,所以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会给监察官更大的权力,很多中央的监察官的长官都和地方的监察官也是位高权重,很多监察官的地位非常之大,可以和当地执政者平起平坐。并且监察官的职权范围相当之广,渗透到行政、司法等领域。正所谓权力极大会滋生腐败和权力滥用,因此在整个监察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监察官监督其他官员同时,自身也在腐败,怎么能让人信服。

3.监察体制不合理。监察体制在发展过程中,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最突出是配置的问题。明代的监察体制尤其强调等级观念,表现在统治者常常赋予以很高的权力,但是官职配置很低。目的在于有权力监督百官的同时,防止监察官结党营私,从长远来看,它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监察体制的发展。viii

五、当代的启示

(一)行使权力不受外部干扰。对于当今社会,监察机构要不受外部的干扰,既要排除自己的上级又要排除其他部门的干扰,明代的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统治者,现在的监察也要与其他部门相分离,避免影响权力的行使。

(二)加强对官员的选拔。明代的监察制度,特别关注对官员的选拔。尤其是对政绩、品行、学识的考察。当前的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我们要重视官员的素质的考察,防止滥用权力和贪赃枉法的事情出现。

(三)加大对基层监察官员的监督。许多基层的监察官员,许多地方监察官员都是当地的,因此对当地的知根知地,包括风土人情和当地困难,这些都是好的,但是也要防范当地官员利用这种方便,形成自己的小团体。严重破坏了监察体制,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当地发展,因此中央要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最好派专人监督,防止出现腐败现象的出现。

六、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ix明代的监察制度我们应该站在跟高的角度思考明代的监察制度,不断发现其中问题,然后总结出现的错误,让现在的监察制度更加完美。

注释:

i 张其镇.论西周时期的审计制度及其历史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06(7):4.

ii 刘社建.古代监察史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67.

iii 郑永兰,梁润.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J].金陵科技 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 : 60 - 65.

iv 田源. 明朝监察制度论析[J].才智,2018,( 36) : 178.

v 王新. 明朝监察制度的构建及现世思考[J]. 文化学刊, 2019,( 1) : 218 - 219.

vi (清)张廷玉: 《明史》卷二百五十三 《薛国观传》,北京: 中华书局,1974: 6539.

vii ( 清) 孙星衍: 《汉官六种·汉官旧仪卷上》,北京: 中华书局,1990 :  40.

viii 李文悦.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 [D].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2012:24.

ix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 2011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1:1

参考文献

[1]巩建萍.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评析及其现代镜鉴[J].法制博览,2021(02).

[2]李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借鉴[J].法制与社会,2020(35).

[3]张德权.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之当代借鉴[J].社会科学动态,2020(11).

[4]韩兵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简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6).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9:44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46:10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0:18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08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