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语文新高考Ⅰ卷的评析与商榷

2022-05-30 10:48:04闻歌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8期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一如既往紧跟形势,精准把握时代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配合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双减”任务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确定设计命题内容,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全力提升命题能力水平,着力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勇于改革创新,实现了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试卷模式的平稳转换,为第四批、第五批进入省份的师生和家长进一步作出了新高考内容改革的示范。全卷结构基本稳定,部分题型、题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创新推出了部分新题型,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加快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本文结合阅卷中反映出的考生答题情况,对新高考Ⅰ卷全卷进行了逐题分析;在梳理答题反应基础上,总结新高考Ⅰ卷4个主要特征,并就新高考语文命题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一、总体评价与命题商榷

(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着力建设文化自信

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践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的科学定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科学设计内容体系,充分运用“语文的”方法实现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保障高校生源质量的目标。不仅通过考试选人,而且强化“考试育人”,通过高考的考查,使具备较高政治觉悟、高尚道德情操、优秀意志品质和良好母语素养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试题素材选择上,有机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生动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现代文阅读Ⅰ由两篇高度关联的材料构成,其一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材料二摘编自郑敏的《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主要讨论重建中国本土诗歌传统和传统诗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通过分析“古典诗论的当代人文价值”,进而提出“没有传统何谈创新”的核心论点,与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紧密相应。这两篇文本都彰显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紧跟时代步伐、建立文化自信。材料的“政治性含量”很高,但问题设计却完全是“语文味”的,第4题和第5题均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一的理论分别对社会现象、文学现象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梳理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启发学生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观念在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当代价值,进而起到“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科学理论提升认识、指导实践的教育作用”。这些良苦用心及体现出的选择试题素材、设计问题的特点,在其他部分的试题语料和试题选项中也有充分体现。如语言文字运用Ⅰ选择我国军事、航天领域科学家艰难探索的故事作为素材,写作选择以“国粹”围棋的“三手”棋理启迪青年学子,都是充分发掘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巧妙融入试题中,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特别是作文命题体现出鲜明的写作育人导向,引导学生重视打牢基础,加强对规律的探索,不要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力图让考生在写作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实现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

(二)推进内容体系构建,落实五育培养目标

高考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其核心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考试内容体系和方法论的构建。而建立高考内容体系,就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人才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特性,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试题素材选择上突出德育引领,现代文阅读Ⅰ直接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论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试题;所选宋词表达的对“日日是人日”的向往,传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写作部分关于围棋棋理的阐述与申发、语言运用部分关于当代中国建设者事迹的引入等,都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二是在以德引领的同时,考查能力以智为基。德、体、美、劳的考查与引导,都建立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和关键能力考查基础之上,如写作以传统体育运动围棋的棋理为引,启发学生感悟思考,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构建体现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呼应的情境,如宋词中古代劳动美好场景的描述,语用板块Ⅰ中当代科学家的刻苦攻关事迹,语用板块Ⅱ素材对减肥与健康的探讨,这些贴近学生语文学习实际的选材与情境设置,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机融合,自然呈现于语文试题当中,形成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对语文学科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体系,落实五育培養目标,助力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三)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加大教考协同力度

新高考语文Ⅰ卷对考查内容的设计,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深度契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高校人才选拔。首先,试题设计积极与新课标要求相协同,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同和运用。新课标指出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点在试卷的第1-5小题、14、16小题等,和23题写作中均有不同程度体现。信息类文本阅读,使用了多个材料的组合,试题的设置也是对新课标“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方面的异同”等要求的体现。其次,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素材选取范围十分宽阔,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第三,全卷难度设计符合课标要求的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在材料选取时,现代文材料的选择注重题材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活,古代诗文材料的选择注重符合浅易的标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说明新高考Ⅰ卷命题不仅关注基础教育的变革,而且加大了教学与考试的协同力度,发挥了高考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的关键作用。

新高考Ⅰ卷还突出了对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一是从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加大了对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有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但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二是强调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Ⅰ的设题中得到突出体现。三是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今年语言文字运用题,较去年减少2道选择题,且把成语考查由选择改为填空,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也提高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区分度。尤其是21小题,考查人称代词“你”的用法区别,相对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学术”意味,这也符合新课标“阅读语言文字著作,学一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有兴趣探索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律和问题”的要求。四是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考查。小说阅读第8小题分值增加2分,但难度有增加;第9小题考查“改写”带来的文学效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考查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和文学评价能力。

(四)有效提升区分能力,探索评价方式创新

新高考全国I卷考查深度符合学业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层次要求,难度总体设计和梯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这有利于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拉开分数差距,体现学生水平差别,从而有效实现高考服务选拔的核心功能的实现。同时,全国I卷在试卷题型结构、分数结构、难度结构诸方面进行了微调,设计推出了一些新的试题呈现方式,显示出在探索评价方式创新方面的新努力、新成效。具体讲有下面四个方面。一是客观题减少2道,主观题增加2道,学生应试时思维量增大、思维难度增加,书写量也加大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全卷的难度。二是围绕语文学科主干内容,加强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重点对语用能力、思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学科认知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小题、第5小题,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基础上运用材料一、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的深度学习和思考空间都十分宽广。三是重视基础,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文言文阅读中的第11题、语用板块的5道小题因文设题,设问巧妙,又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反套路、反应试的引导指向十分明显。四是深度考查素养。命题将把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推向“深水区”,语用板块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不唯一,由单一而变为开放,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考点也相应从单一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加上了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第9小题要求学生比较《江上》对传统的“渔夫拒剑”的改写产生的文学效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既有开放性,又有一定规定性,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深度考查。而作文以围棋中的“三手”导入,要求学生写出感悟与思考,重点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别是与往年作文讨论“二元关系”有明显区别,嵌入“三元思辨”的概念,能够有效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到性。

(五)命题商榷意见

1.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调整问题

今年新高考语文Ι卷的客观题较上年减少2道,这已是第二次降低客观题数量。至此客观题数量退守至10道,30分,分数占比为20%,相应地主观题分数占比增至80%。我们知道,试题的所谓主观、客观“属性”,是由答案特征和阅卷方式决定的,两者各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功能,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题备有正确选项,主要考查的是对正确知识与方法的再认;而主观题则考查对知识的再现和运用,再现一般要难于再认。当然也不能绝对,良好的选择题同样可以考查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大规模考试中,选择题以其考查面广、高效、准确的特性满足了现代考试的要求;而主观题如写作、填空、简答、扩写与缩写等题型在母语考试中更是得到广泛的、大比例的运用。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并无一定之规,纵观恢复高考40多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中主、客观题的比例就一直在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与差异,往往体现出不同的考试理念、命题思想和考试方法。新高考Ⅰ卷近两年对选择题的压缩和主观题比例的提升,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推进,官方却缺乏明确的解读,是还会减少下去,还是保持一个波动区间?为什么要这样做?命题方似应有通盘考虑并适时予以解读,每年让考生和教师展其卷而“惊”其异,似乎不合大规模考试的基本规范。此外,非选择题比例的提升,应建立在命题水平提升特别是参考答案的科学拟定基础之上,并充分考虑大规模考试的阅卷效率。命题实践告诉我们,主观题重在提问,设题相对容易而拟定答案较难,评改难度更大;选择题命制则难在考点选择和选项设计,既要精准指向考查目标,又要有诱导性。选择题减少意味着人工评阅量的增加,评阅质量保障需要命题与阅卷的高度协同,尤其是直到6月7日看到试卷才知道需要临时增加2道主观题评阅人手的情况下。毕竟,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

2.主观题答案的拟制与中学教学协同问题

许多教育考试工作者都了解一个现象,即高考的主观题“易出不易评”,其实“易出”也不尽然,顶多是题目设问相对容易,但参考答案或答题要点就不易拟制,它不仅要紧扣题目指向考查目标,还要切合中学教学实际,预估考生能否做出回答、会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也算是“教—学—评”一致的一种努力吧。本卷第4小题的设题是全卷的亮点之一,近乎完美地示范了如何设定用原理分析问题的命题方法。但是,其答案的拟制却有值得商榷之处。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这一问题,答案的第一个要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这一要点又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儒家“恕道”,二是说明它很“中国”,体现了中国的立场、智慧和价值理念。后者在材料一的第一段有深入的阐述,考生很容易进行分析,不易“跑偏”。问题出在前者,因为在阅卷中几乎没有考生答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原因在哪里?从教材看,考生应该是能够回答出来的:统编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课《论语》十二章中收有《卫灵公》,即使部分省份还在使用“人教版”老教材,其必修一“名著导读”之《论语》导读中,也在讲到统率《论语》全书的思想——“仁”时,举例说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分析考生应知却不会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中教学讲到《论语》时,对传统儒家思想理念的学习与掌握,尚未要求学生达到能够概括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要求,学生应会而实际不会;二是从本卷第4题设问中找原因,题目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思路走向了结合材料一分析《论语》中这句话,至于这句话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并未明确要求考生说明,思维发散的考生能够答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自是最佳,答不出来也不影响“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的效果。看来,原因更集中于设题或者说答案的制订方面。在新课标推行、新旧教材交错的教学大环境下,高考题的设题和答案制订在与教学实际相适应方面还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好在评分参考中有“答对意思即可”一句,阅卷中结合答题反应进行了调整,否则这道题的最高得分就只有3分了。

202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教材指南》,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了顶层设计。儒家思想中的“恕道”,显然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范畴,在高考中予以考查是对《指南》的呼应和落实。但是,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在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值得教与考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长期研究。

3.大处着眼与小处审慎的问题

就一套语文高考试题来说,选择阅读文本算是具有导向性的“大事”。就新高考Ⅰ卷及其前身来说,小说作为阅读材料占据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阅读的“独”席之地,已很有年头了,尤其是今年的《江上》与2019年全国I卷中鲁迅的《理水》类似,同属“故事新编”,且与2021年新高考Ⅰ卷文学类阅读选文《石门阵》(作者卞之琳)一样,同是抗战期间诗人写就的小说,在阅读材料单一化的路上走得更远了。能否在材料选择上突出体裁、题材的多样化,着实值得命题组关注。教学备考中,语文老师们常常是散文、戏剧“照常教”,对小说则重点“训练”,高考试题素材选择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不可小觑。

从小处来说,本卷有三个问题涉及6处的命题处理值得推敲。一是试卷中有部分题目设题角度过于集中,并由此引发题目之间相互提示的“效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6题和第8题,考查的能力层级和侧重点貌似不同,题面却都是对人物心理的分析。第6小题题干上说的是“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下面4个选项却似乎与“艺术特色分析鉴赏”关联不大,从各项句中的关键词“心情写照”“心态”“心扉”“领会”等可以看出,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第8题又要求简要分析舟行江上伍子胥的思绪是如何随所见而有所变化的,考点的重复自不待言,第6题选项还可能给第8题的回答提供启发。二是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第12题和第14题也存在“互文”嫌疑。第12题题干说的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第14题要求“简要概括”孟尝君到赵、燕两国借兵策略的不同,而第12题的B、C选项分别“概述”了孟尝君到赵、燕两国借兵时的所作所为和结果,虽未概括到“策略”层面,但相当于为第14题的回答提供了支架,显得不够严谨。三是古代诗歌阅读部分两道题目间存在提示问题。第15小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其中D选项“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考生只要分析词中有无“议论”,即可做出正确判断;然而,考生却不需要自己判断本词是否“议论入词”,因为下面一行的第16小题的题干,已直接告诉考生说:“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干脆地予以提示。

二、试题与考生答卷分析

2022年新高考语文Ι卷共23道题,题型和分值结构略有调整:客观题较上一年度减少2道,共10道,赋分30分;主观题增加到13道(含作文)。第5小题由此前的6分调整为4分,第8小题由4分调整为6分;即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文本部分的分值由原来19分改为17分,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由16分改为18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选择题由去年的3道减为1道,6道小题中有5道为主观题。

阅卷点集中评阅的13道主观题(含作文)总赋分120分,考生的平均得分较上一年度有小幅增长,反映出整卷主观题难度较上一年度略有降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现代文阅读Ⅰ(17分)

本部分提供了兩则阅读材料,设题5道。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编自郑敏的论文《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材料后设置了层层推进的试题,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文章含意和逻辑脉络、选择论据支撑观点、运用观点分析问题。

第1题(3分)。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意的能力,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正确答案为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的判断不符合材料二表达的观点,对材料理解错误。

第2题(3分)。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意、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正确答案为B。按照材料二表达的主旨,无法推导出“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的结论。

第3题(3分)。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意、分析文章论证思路、选择论据支撑观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正确答案为C。A、B、D三个答案,分别表达的是“为文宜师古”“中体西用”“文化发展此起彼落”的观点,无法支撑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均错误。值得注意的是,这3个选项均含文言语句,正与新课标提出的“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要求一致。

第4题(4分)。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意、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答案分列为两点: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第①点的核心显然是“恕道”和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但考生能够点出“恕道”的极少,显示出考生对儒家核心概念接触和了解不够,也反映出参考答案制订脱离学生实际。评分参考标明了“意思答对即可”“可酌情给分”,因此答出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等的,均得分。如这个满分答案: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十分深厚,思想体系富有特色,体现中国人的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②总结好中国实践,中国文化便更有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此类主观问答题出现了答案越写越长的问题,考生怀着“多写便多得分”的想法,文字铺陈过长,既不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答案也因文字过长而不集中、不突出。因此,应该提倡答案的内容集中化、文字的精炼化。如下答案就得了满分:这句话体现了中国智慧,可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本题考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二,一是答题要点不全,或表述不准确;二是未能正确理解材料和设问的含义,回答错误。如下面这个答案便与材料本义和答题要求“南辕北辙”: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先做了自己所欲之事再借此帮人;②此法成为国际通法是因为: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都需要传承守护,所以要先弄清“己所欲”,才能再弘扬、创新;③只有深入落实了解本国传统的“己所欲”,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把“己所欲”实践总结好,才能有更强能力“施于人”,解决世界性问题。

第5题(4分)。本题考查运用材料中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包括四个要点:挖掘与阐发,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寻求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发挥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该题的问题产生于材料二,但答案,即解决问题的原则,却需要读懂材料一并在其中寻找。答案可表述为四点: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本题考生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答题要点不全、表述不准确。

2.现代文阅读Ⅱ(18分)

2022年的现代文阅读Ⅱ设题4道,较2021年减少1道客观题,增加1道主观题。阅读材料选自著名诗人、学者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的第六节《江上》。《伍子胥》共九节,每节均以地名为标题,标识出伍子胥人生苦难华章中最为重要的时空节点,演绎了他辗转逃亡、为父兄复仇的故事。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故事里的主人为了父兄的仇恨,不得不离开熟识的家乡,投入一个辽远的生疏的国土,从城父到吴市,中间有许多意外的遭逢,有的使他坚持,有的使他克服,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而于1942-1943年间展开这一“故事新编”的冯至,也正投身抗战,经历着人生与民族的苦难,颠沛流离而斗志不改。这样的写作背景使作品在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颇具现实意义。

第6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化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正确答案为B。即使在江上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伍子胥心情也波澜起伏,并非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B项答案对材料内容理解和概括不正確。

第7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段落、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D项所说“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对本文的概括显然不正确,D项为正确答案。

第8题(6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D。本题较易。答案根据文章表述线索可分列为三点:登上渔船,感到安宁;船到江中央,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渔船缓缓前行,感念渔夫恩惠或享受柔情。每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案可作如下表述: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本题提问清晰,考生回答较好。产生了许多精彩答案。如这个满分答案表述就清晰而简洁:①刚上船,子胥感到清新,思绪放松。②船到水中央,子胥见这流水,思绪痛苦。③船继续前行,子胥见渔夫姿态,感到一阵柔情,想和渔夫享受平和时光。④船靠岸,子胥感到不舍。此题回答中的问题集中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梳理能力不足,回答内容不全,或不准确。

第9题(6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可从四个方面回答:平凡人“恩惠”的博大;渔夫与伍子胥世界的对比;突出人物内心冲突;现实性、真实感。可表述为: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对4个要点,答对1个得2分,给满6分为止。本题难度较大。也有许多答案精彩,如下面这个就答出了④②③,文字也更为简洁:①将渔夫这一形象由历史中的义士改为普通人更加真实贴近生活;②渔夫作为普通人内心的平静和伍子胥构成对比,更加凸显人物形象;③渔夫作为普通人的悠然豁达,更加能够凸显出对伍子胥内心世界的变化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文言文阅读(20分)

第10题(3分)。本题要求为划线的文言文断句,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特别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可依据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用排除法进行断句。“之所以”是常用的文言句式,“所以”不能断开,可排除B、D项;“魏歃盟于秦”,“于”为指明所在的状语,不可断开,可排除A。故C为正确答案。

第11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B。正确答案为C,答案关联了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应该很容易理解。

第12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A项为正确答案。A选项中说孟尝君主动要求替魏王出使诸侯,与文中魏王“寡人愿子之行也!”的意思不相符,是错误的。

第13题(8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难度适中偏易,考生平均得分较高。

第(1)题(4分)。“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可译为: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对原句意思理解大体正确,译出大意可得2分,“岁不熟”“且”两处为重点字词,每译对一处得1分。“岁不熟”可译为“收成不好”“年景(成)不好”“歉收”“不丰收”等;“且”可译为“将”“将要”等。如下面这两个答案,对语句理解正确,且译对了关键字词,为满分答案:1.我的国家收成不好有两年了,现在又行进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要怎么办呢?2.我国已经粮食收成不好两年了,如今还要行军数千里援助魏国,我将怎么办呢?

第(2)题(4分)。划线句子可译为“如果燕国不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半送给秦國,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考生译出大意得2分;“折节”“去”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折节”,可译为“降低身份”“屈己下人”“屈尊”“放下身段”“折辱自己”“委屈名节”等;“去”可译为“离去”“离开”“退兵”“撤兵”等。

本题难度不大,一些考生得到满分,如:如果燕国不救魏国,魏王委屈自己的气节割地,把国家的一半给秦国,秦国一定会离开。本题考生答题失分原因,一是理解错误,未能译出本句大意,二是对关键字词理解不正确,出现错译。如这个答案:燕国不救援魏国,魏王折节割地,把一半国家给秦国,秦国必然去占地。关键词语“折节”“去”未译,大意亦欠准确,仅得1分。

第14题(3分)。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难度适中。本题答案有两个要点,一是对待赵国,分析利弊;二是对待燕国,威胁恐吓。意思答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则得3分。下面这个答案就是满分答案:对于赵国,是以秦攻占了魏来陈述利弊;对燕国是以武力威慑来劝说燕王。

本题考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有二,一是重复对孟氏出使赵、燕的过程描述,而非直接概括,如:①孟尝君面对赵王分析魏国现在困难的处境,对比赵国则十分安定的原因,由此打动赵王;②孟尝君面对燕王分析了如果魏国被攻打灭亡之后,对燕国有什么威胁,由此迫使燕王派出援兵。二是不能简要概括,语言啰嗦不得要点。

2.古代诗歌阅读(9分)

古代诗歌阅读文本为宋词《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作者魏了翁,为南宋理学家、诗人。这首词生动描写了农耕时代里的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安其乐、井然有序的人伦与社会秩序:农商各行安于本份,努力劳作,共同祈愿庄稼丰收、来年幸福。“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阐明“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的道理。作者认为,如果人人都懂如何做人、农商各安其道,世间就将每天都是“人日”,吉祥而充满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和“正心化俗”的愿望。

第15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正确答案为A。A项以“人情苦向南山觅”中的“苦”字为诱饵,若理解错误,会得出“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的结论。

第16题(6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偏易。本题要求考生答出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包括两个要点:“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每答出一点得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考生答出“热爱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给3分。如下面这个答案:①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村民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②孝敬老人,长幼有序。诗人看见老翁出门前后有子孙相扶,表达做人要有孝心,守孝道。③勤奋劳作,各爱其业。人日这天商人忙售卖,农民忙耕织,各行各业都勤勤恳恳,各司其职。本题回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诗词理解不准确,二是回答欠准确,反映出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如这个答案:①上阕中描写农家户户祈求丰收,谈到做人要懂得感恩;②下阕写“翁前子后孙扶掖”,谈到做人要能孝顺长辈。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都欠准确。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第17题(6分)。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B。平均得分偏低,显得一如既往的“难”。共3个小题,6个空,共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多字、少字,该空不给分;如果所答句子与小题序号不符,则该空不给分;如果同一小题中,所答句子前后顺序颠倒,则两空均不给分。正确答案示例如下: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3)示例一: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示例二: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示例三: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示例四: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示例五: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示例六: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第18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平均得分不足1分,较难。答案包括三处成语,每答出一处得1分。第一处可回答:不解之缘、深情厚谊等;第二处可回答:秘而不宣(露/泄/言)、讳莫如深、密不通(透)风、严防死守、藏形匿影、鲜(不)为人知等;第三处可回答:在所难免、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屡(数/累)见不鲜、不可避免、见怪不怪等。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

本题为新出题型,属于“主观题客观化”,第一、二处的成语选择相对容易,第三处“在所难免”这一最佳答案,则难住了不少考生。

第19题(4分)。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难度适中。答案包括四个关键短句:①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②第一步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③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④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写成两个短句,给1分;写成三个短句,给2分;写成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短句,给3分;表达流畅,给1分。

下面的答案为满分:1.①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②第一步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③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④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4分)2.他们先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整个团队按照这个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4分)

考生回答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漏掉关键信息,特别是漏掉关键信息“整个团队”的较多。二是表达累赘,如:整个团队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整个团队先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整个团队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整个团队最后进行潜艇发射。三是表达逻辑混乱,如:整个团队先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再进行潜艇发射,最后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第20题(4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偏易。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问的表达效果,其关键点“提请注意”(吸引读者,引起兴趣),“引导思考”“强化回答內容”(突出了失败带来的后果);二是排比的表达效果,又可分两点:一是形式表达效果,可表述为“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二是内容表达效果,可表述为“把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层次地表达出来”(强调了失败的各种结果)。

考生回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点不全,反映出对设问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功用缺乏深入的理解,更缺少对其功用的正确表述能力。如这个答案设问、排比效果均未答全:①提出失败的意味。②排比列出失败的意思,“错付之一炬”“工作艰苦卓绝”“变换赛道”。③运用设问增强语气,强调失败的后果。运用排比增强叙事性,强调失败的严重性。

2.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第21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文中的“你”是泛指,并非指称特定个体对象。C项中的“你”与文中用法相同,是正确答案。

第22题(6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答案共三处,意思答对即可得2分,每处所填不超过10个字,超过规定字数则扣1分,表达欠准确亦扣1分。本年度此题的得分较好,一方面与设题难度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近年学生得到较多训练的结果。

(四)写作(60分)

第23题是作文。本题能力层级E,考生均分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难度基本相当。

今年的写作材料由“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导入,以类比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学习的问题,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为学之理、为人之理,通过指出初学者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并正确处理基础与提升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考生只要能够围绕“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议论,感悟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均为符合题意。试题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同时,试题也有一定的规定性,这种内在的规定性要求学生根据而不是局限于材料,从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出发,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出来。强调的是对材料内涵的感悟和思考,因此必须以材料为思考的起点去延展深化。

本题命题意旨明确,学生很容易读懂,也就大都有话可说,因而总体看考生在审题方面问题不多,偏题跑题的较少,但仍有部分考生在审题方面犯有错误:如通篇不提材料内容,文章中也没有与打好基础重要性等相联系的内容。

今年写作题考试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空洞和空泛,反映出考生写作积累和思维能力之不足。具体讲有以下几项:一是内容空洞,情感生硬,用大话、套话贴“努力”“拼搏”“变化”“爱国”等标签。二是对题目的认识不足,不会将“三手”关联起来,更不会联系实际进行说理;部分考生只会抓住“本手”讨论基础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对“妙手”和“俗手”与“本手”关系的理解,只在“基础很重要”这一个观点里面打转转。三是对题目理解有偏差,一些考生脱离材料“联系实际”,将已备好“套作”的内容生硬地写上试卷,反映出其对试题材料的意蕴缺乏思考,写作时生硬拼凑材料,机械套用材料。

闻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