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语典故类成语文化内涵丰富、隐喻性极强,在文化背景及认知方式不同的使用英语国家中准确传达意思并传递中国特有文化的难度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从跨文化、认知语言学等角度研究了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但都聚焦于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结合“语言—认知—社会”层面构建的架构理论,分析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发现霍克斯译本有效地实现了架构再现,既准确传达成语含义,又自然地传递了中国文化。本文进一步探究为了激活使用英语国家的读者和中国人一样的心理架构,再现原文的架构可以采取的策略,发现译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留架构、修饰架构(架构成分替换、架构成分增删、架构层次调整)、置换架构等策略,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架构理论;红楼梦译本;典故类成语;成语翻译
汉语典故类成语形式简练、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民俗习惯、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等。汉语典故类成语的成功翻译对于有效传播中华文化至关重要。典故類成语具有很强的隐喻性,不能直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而必须透过语言表象了解语言民族内在的文化因素,因此也成为翻译的难点。目前学者们主要从跨文化、认知语言学、心理学角度对典故类成语进行翻译研究。如李华等[1]在文化语境下研究汉语典故类成语的英译,从语言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不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黄民燕等[2]从目的语读者认知操作出发,结合概念整合理论,发现译者可以通过整合套译、整合改译和整合释译激发目的语读者原有认知空间与译文空间产生类属空间,从而形成整合空间来建构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路径;王爱珍[3]从阐释学理论出发,发现《红楼梦》杨宪益、霍克斯译本都采用了阐释的方法;莫拓宇等[4]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视野下,运用该理论“整体性”“闭合性”和“同形性”三大原则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的隐喻性建构进行了探究。
一、架构理论
21世纪初,Lakoff[5]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并提出架构理论,揭示政治话语背后的架构方式。架构由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所构成。表层架构是由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深层架构则是由表层架构激活的价值观,可以影响人类的推理和行动。[6]
架构具有整合性,旨在探究语言的本体、认知、社会、情感、心理、文化、语用等方方面面,为语言研究提供了“语言—认知—社会”层面的分析模式。[7]架构具有隐喻性。架构分为隐喻性架构和非隐喻性架构。话语中隐喻性架构更为普遍,隐喻性架构就是从一个架构到另一个架构的映射。[7] 架构具有文化差异性,体现在架构的非对应性和架构成分的差异上。[8]
近十年,学界多将该理论应用于语用学和话语研究方面,如国外有学者研究SARS 等突发疾病官方媒体报道中的架构隐喻[9]和美国政治语篇的架构隐喻研究。[10]但较少应用于词汇学方面。架构理论作为构建了由“语言—认知—社会”层面构成的分析平台,充分考虑语境及其激活的百科知识,可细致探究词汇不同侧面的意义,极大地拓展了词汇研究的视野。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架构理论出发,通过揭示《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探讨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
二、《红楼梦》典故类成语翻译的架构再现
(一)典故类成语的定义
所谓典故类成语,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类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民族色彩,在民间广泛使用,约定俗成。具有隐喻性,表现为其隐喻性的构建以经验为基础,靠概念映射来完成,其中经验的相关性作用尤为重要。[11]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典故类成语架构再现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典故类成语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可能激活不同的心理架构,从而影响成语架构再现。译文能否实现对架构的再现是衡量翻译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将结合架构理论,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译本的架构再现翻译效果。
1.不同历史文化
历史上发生过的众多故事或事件,后人常用简洁说法表达其内容,沿用久了就成了成语。显然,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和英语国家发生过不同的历史事件。汉语典故类成语蕴含的历史事件在英语国家很可能是不存在的,译者不能完全照搬。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的处理方式如下:
得陇望蜀
杨译: The more you get, the more you want!
霍译: You?re like the famous general——one conquest breeds appetite for another.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陇”和“蜀”指的是三国时期分别位于甘肃东部和四川东部的两个地方。原文通过 “香菱是刘秀”的隐喻构建了“贪婪”的架构。杨宪益舍弃了原文中的隐喻,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贪婪”架构。而霍克斯保留了原文中的部分隐喻特征,通过famous general、breed、appetite体现了香菱“像将军一样,攻下一个城池之后,野心勃发,还想攻下其他更多城池”。通过异化的方式,再现了原文的“贪婪”架构。虽然大部分英语国家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得陇望蜀”的历史故事,也不认识刘秀是谁,但是霍克斯没有舍弃翻译这个典故,因为 “将领企图攻下更多的领土”的深层心理架构对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因此,霍克斯的译文既完整地保留了原文中的“贪婪”架构,又传递了中国历史文化。
2.不同宗教神话背景
中西方国家人们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中国文化的人性赋予自然的人性。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宗教的神和上帝的天堂与佛教的佛性呈现有较大区别。西方文化的人性则赋予原罪的人性,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人的神性,人性在神性的庇佑之下赋有原罪。对此,杨宪益和霍克斯对于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汉语典故类成语,他们的处理方式如下:
超凡入圣
杨译: transcendent views
霍译: learning from you something that would help me transcend this mortal realm we live in and enter a more spiritual plane
该成语出自《朱子全书·学一》,通过 “思想是境界”隐喻构建了“赞扬”架构,凡人的思想修养极深才能得道成仙,进入圣贤的境界。杨宪益舍弃了原文隐喻,采用意译的方式,再现了原文架构。而霍克斯保留了原文隐喻,直译出原文意思,完整地再现了原文架构。因为无论在中国文化还是英语国家文化中,他们都相信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能决定他死后最终的结局。因此,霍克斯的译本能顺其自然地激活英语国家读者相同的心理架构,再现原文中的“赞扬”架构,同时也体现了典故类成语本身蕴含的道德观。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被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向往。中西方国家孕育着各自的神话。中国有创世神话、伏羲神话、女娲神话、俈帝神话、日月神话、动植神话等。西方则有超神与原始神、泰坦神族、奥林匹斯众神、癸干忒斯和其他巨人、概念神和法则神等。因此,杨宪益和霍克斯对于不同神话背景下的汉语典故类成语,他们的处理方式如下:
蟾宫折桂
杨译: pluck fragrant osmanthus in the palace of the moon
霍译: I wish you every success.
该成语出自《晋书·诜传》,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月宫中一只长了三条腿的蟾蜍攀折桂花的故事,表达了对月亮的美好向往,后人用这个传说比喻科举及第,进而演变为考试取得好名次的寓意。原文“学校是蟾宫”隐喻构建了学业有成的架构,杨宪益保留了原文中的隐喻,通过直译的方式,翻译原文意思,但是却不能激活英语国家读者的心理架構,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根本不存在这个神话故事,采用异化的方式去翻译,不但没能传递中华文化,还造成了读者一定的阅读障碍,因为他们不能明白此处的含义。相反,霍克斯舍弃了原文中的隐喻,通过意译表达了原文含义,虽然不能传递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原始寓意,却能激活译入语读者的心理架构,再现学业有成的架构。
3.不同风俗习惯
受风俗习惯影响,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包括动物、颜色、婚姻等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不同风俗习惯背景下的汉语典故类成语,杨宪益和霍克斯的处理方式差异较大:
龙蛇混杂
杨译: A dragon begets nine offspring, each one different and inevitably among so many boys there were low types too, snakes mixed up with dragons.
霍译: there are nine kinds of dragon and no two kinds are alike. Where many are gathered together the wheat is sure to contain a certain amount of chaff; and this school was no exception in numbering some very ill-bred persons among its pupils.
该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原文中“人是龙、蛇”隐喻构建了“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架构,杨宪益保留了原文的隐喻,通过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再现了原文的架构,但不是通过隐喻激活心理架构而再现的。相反,该隐喻不但没有起到激活使用英语国家人们相同心理架构的作用,反而给他们造成了阅读障碍。因为在中国风俗习惯中,龙象征着成功和权利,蛇象征着邪恶和冷血,但在西方国家风俗习惯中,龙和蛇都是邪恶的象征。snakes mixed up with dragons会让西方国家读者由于前面说的“有好人有坏人混杂在一起”和“龙蛇混杂”的意思不匹配而感到疑惑。霍克斯则舍弃了原文中的隐喻,将原文隐喻替换成“人是长势良好的小麦或长势不好的干草”,激活了西方国家读者相似的心理架构,从而形象地再现了原文架构,并异曲同工地传达了中国的风俗习惯。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霍克斯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国家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可能会蕴含与中国人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认知方式,激活不同的心理架构。因此,他结合个人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文化、宗教神话背景及风俗习惯等不同文化背景的认识,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采用直译或意译、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方法,从而有效地再现原文的架构。这样一来,译入语国家读者既能正确地理解典故类成语深层的文化含义,也能自然地了解中国典故、领略到中华文化。
三、典故类成语架构的翻译策略
通过上节的分析可以发现,为了使得译入语国家的读者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的译文能激活同样的心理架构,再现原文架构,可以采取通过保留隐喻、修改隐喻、更换隐喻从而保留架构、修饰架构、置换架构三种认知操作策略。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每种操作策略对应的情况及具体操作方法。
(一)保留架构
当英语国家和中国对于某一隐喻现象的认识及心理架构相同或者相似时,选择保留架构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情况占少数,但是也是存在的。如:
火上浇油
杨译: This added fuel to the fire of the old lady?s anger.
霍译: The words were as oil upon fire. The old lady blazed.
原文通过“坏事是油、原本不好的情况是火”隐喻构建了“生气”的架构,此处杨宪益和霍克斯都保留了原文的隐喻,再现了原文“生气”的架构,因为西方国家人们和中国人一样,都能理解在火上浇油的情景,翻译成英语后也能激活他们一样的心理架构。既再现了原文架构,又传递了中华文化。
(二)修改架构
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西方国家和中国对于某一隐喻现象的认识及心理架构是略有不同或者截然不同的,完全照搬会造成译入语国家读者的阅读障碍。因此,译者需要采取对原来心理架构进行修改的策略。另外,根据不同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修改架构方法。
1.架构成分替换
当原来喻体在译入语国家不存在或者不熟悉,却有喻义相同的对应喻体时,就要进行架构成分替换。即基于中西方文化的人们对同一文化意象所触发的认知结构不同,将原文的意象更换成译入语国家读者更熟知且内涵相同的文化意象。
鬼使神差
杨译: all these people turn up as if by magic.
霍译: It?s almost as though providence had sent these people here to make it prosper.
原文通过“不明原因是鬼神”的隐喻构建了“出乎意料”架构,杨宪益和霍克斯都没有照搬原文隐喻,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脑海中,根本没有中国的鬼神的概念,他们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鬼神,且它们能作为一股神秘的力量促使某人做某件事情。因此,杨宪益选择将喻义同样为神奇的力量的magic替代原文中的“鬼神”,霍克斯则采用providence,也就是西方人信奉的上帝取代和中国人脑海中概念相似且能激活相似心理架构的喻体,两者都能起到完整再现原文架构的作用。
2.架构成分增删
当原来喻体在译入语国很难产生相同喻义造成理解不顺畅时,可以采取架构成分增添的方法。即增加在译入语国家有着相同内涵的文化意象。
冰炭不投
杨译: their talk had shown him that they were as incompatible as ice and charcoal.
霍译: the two of them were poles apart, as far removed from each other as the proverbial ice and coal.
原文中“两个人分别是冰和炭”隐喻构建了“彼此合不来”的架构,杨宪益完全保留了这一隐喻,也能激活译入语读者的心理架构,再现原文架构。但是,相比较而言,霍克斯在保留原有隐喻的基础上增加the two of them were poles apart,即两个人是互相排斥的磁铁两级的隐喻,更能顺其自然地激活西方国家的人民相同的心理架构使他们更顺畅地理解原文意思。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不习惯用冰和火炭不能共存的现象,更喜欢用磁铁两级互相排斥的现象去形象地比喻两个相处不融洽的人。霍克斯的译文更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架构。
当原来喻体在译入语国家无法产生相同喻义造成阅读障碍时,可以采取架构成分删除的方法。即删除原文的文化意象,只保留文化内涵。
拔去肉中刺,眼中钉
杨译: to rid ourselves of this pest, this thorn in the flesh
霍译: Let us get of this-this thorn in the flesh
原文中“香菱是肉中刺、眼中钉”的隐喻建构了“讨厌”的架构,杨宪益和霍克斯都保留了原有的“肉中刺”的隐喻,都表达了“讨厌”的架构,因为用“肉中刺”来比喻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在西方国家和中国都是能理解并接受的习惯表达,而“眼中钉”在西方国家很难被理解为“让人讨厌的人”,于是霍克斯将这一隐喻删除,但也没有使原文造成架构缺失。而杨宪益用“香菱是宠物”来取代,不是很恰当,因为在中国把人比作宠物有时候带有贬义的意味,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有中性甚至赞扬的意味,此处更换为“香菱是宠物”这一隐喻的做法稍显累赘。
3.架構层次调整
当原来喻体在译入语国家喻义不同且不能找到对应喻体时,可以采取架构层次调整的方式。即将原文文化意象上调至内涵更抽象的上义词文化意象或者下调至内涵更具体的下义词文化意象。
夯雀先飞
杨译: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
霍译: The sillier the bird, the sooner it must begin.
原文中“人是麻雀”隐喻构建了“勤劳”架构,杨宪益照搬了原文隐喻,造成了译入语读者的阅读障碍,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的麻雀不像在中国文化中一样,可以象征弱小的力量,而是象征着灾难、死亡,与原文中的喻义和激活的心理架构不同,因此霍克斯将喻体更换为具有麻雀的上层语义的喻体“鸟”,也能激活西方国家读者相同的心理架构,从而使得他们理解原文。
(三)架构置换
在目标语国家的读者不能接受原文中的喻体表达某种喻义时,可以进行架构置换。即基于对原文成语的理解,试图找到译入语文化中类似的架构进行翻译,以使受众能够准确地理解成语传达的意思。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杨译: A centipede dies but never falls down.
霍译: The beast with a hundred legs is a long time dying.
原文中“宁荣两府是百足之虫”的隐喻构建了“还未衰败”的架构,杨宪益保留了这一隐喻,却无法在西方国家读者心中激活相同的心理架构,因为西方国家的人们不能理解“百足之虫死了也不会掉落”可以体现生命力顽强,自然也无法理解原文传达的“宁荣两府遭遇变故还未衰败”的架构。而霍克斯将原来的隐喻更换为西方国家人们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宁荣两府是长了一百条腿且长寿的怪兽”,成功地激活译入语国家读者的心理架构,从而再现原文架构。
四、结语
目前《红楼梦》典故类成语的翻译研究考虑到了文化因素、认知过程、文本阐释及心理因素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效果的影响,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只集中强调某一因素。本文结合架构理论,综合考虑语言、认知、社会三个因素发现霍克斯译本较杨宪益译本具有更好的架构再现翻译效果。再者,本文发现译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保留架构、修饰架构(架构成分替换、架构成分增删、架构层次调整)、置换架构的操作策略,帮助激活西方国家人们和中国人类似的心理架构,从而再现原文的架构,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对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研究及中华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架构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国家形象构建”(XYCSR2021022)
作者简介:杨文娇(1998—)女,江西宜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参考文献:
〔1〕李华,李延林.文化语境下汉语典故类成语的英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1):100-102.
〔2〕黄民燕,史小平.概念整合视角下汉语典故成语的隐喻英译[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報, 2021,22(2):25-30.
〔3〕王爱珍. 从阐释学理论论《红楼梦》中典故类成语在杨、霍译本中的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 23(2):123-125.
〔4〕莫拓宇,史小平.从格式塔心理学看汉语典故类成语翻译的隐喻性建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33(20):184-186.
〔5〕LAKOFF, G.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M]. Hartford: Chelsea-Green Publishing, 2004: 40.
〔6〕LAKOFF G.Whose Freedom? The Battle over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Idea[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13.
〔7〕汪少华,杨开烨.从发展演变及应用前景看架构理论[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4-14(A03).
〔8〕肖开容.翻译中的框架操作——框架理论视角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9〕WALLIS, P. & B. . Nerlich Disease metaphors in new epidemics: the UK media framing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5, 60(11): 2629-2639.
〔10〕梁婧玉,汪少华.美国两党医保国情咨文(1946—2015)架构隐喻的历时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18,35 (1):19-26,112.
〔11〕张国微. 汉语典故类成语的隐喻性研究[D].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2011.